陸鳳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063-01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而寫字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之基礎。學生通過長期的寫字訓練,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堅毅意志、審美觀念和一絲不茍、愛好整潔等良好習慣,有益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小學階段必須重視寫字教學,特別是對于低段學生,這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基礎工程。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對于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師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要求教師做到以身示范。我們認為,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的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全過程,直觀地感受到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均勻、協調,能領略到書寫漢字的韻律美和漢字的結構美。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明確規定教師在課上板書和作業批閱時,要寫規范字,不僅做到書寫認真、端正,而且必須起筆、運筆也要規范,無形之中老師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切實能夠起到表率作用。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更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筆畫。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的寫字教學開一個好頭。
2.字的偏旁。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更為合理。
3.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于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長短寬窄也要留心。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三、在書寫中鞏固并發揮評價激勵的作用
教師應該引導鼓勵學生沉浸到閱讀中,靜心地閱讀。從人的心理上講,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面部表情、體態語言、激勵措施對學生的表現予以及時、恰當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老師始終在關注著自己。同時,在教學中不搞評比,不對學生進行排隊,引導學生多進行“縱向”比較,少進行“橫向”比較。讓學生通過與自己前后變化的對比,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進而樹立書寫漢字的自信心。
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將漢字的筆畫名稱、筆順規則、偏旁部首等逐步地、點點滴滴邊板書,邊以“自言自語”的獨白形式,傳授給學生,鼓勵已認識這些漢字的的同學介紹記字方法,學生會自然地借助自己認識的部件和部首介紹記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介紹識字方法的學生會有一種識得漢字的成就感。同時這也是一種聽的訓練途徑,對于學前識字量少的學生,在多次聽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記在心中,自然吸收一些漢字知識,這對于記憶字形是有益的。
最后,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邊教識字,邊教寫字。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練習寫字的時間。既不能用識字教學代替寫字指導,更不能只顧理解字的含義而忽視寫字的基本功訓練。只有做到寫字教學與識字教學的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和寫字水平。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