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毅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086-01
青少年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他們現在形成的道德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國家和民族將來的整體道德水平。學校是學生接受品德教育的主要陣地,要采取多種措施教育引導學生,讓他們滋德養性、積累良知,從而明辨是非,棄惡揚善,提升道德思想境界。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只重視考試成績,而忽略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素質的培養。即使有品德教育課,不少教師也只注重道德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對學生情感、意志、行為的培養,造成知與行的脫節。這是一種短視行為,實際上帶來了很大的危害。一些學生自私任性缺乏擔當,妄自尊大欺凌他人,或者弄虛作假欺騙別人、怯懦自卑缺乏自信等等。這些表現,與教師是否重視品德教育,尤其是對學生進行自信心和責任擔當意識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教師應當把樹立自信和責任擔當作為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且讓學生付諸實踐,歷練品性。
首先,教師要把“學會做人”作為教育的第一要務。學會做人,而且要“學做真人”:誠實坦蕩,做事擔當責任;嚴格自律,常作自我警醒;積極進取,勇敢克服困難;尊重他人,文明友好相處等等。這既是品德教材里的內容,也是我們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教學工作固然重要,但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更加重要。
其次,教師要通過多種措施,教育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擔當意識。通過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自信,才有勇氣去擔當某份責任。賞識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教師布置適當的學習或工作任務,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給予賞識性的語言獎勵,學生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學生如果遇到困難,也要鼓勵他們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大多數學生,特別是自卑學生的自信心就會不斷增強。同樣,適度的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讓學生經歷一些失敗,經受一些磨練,他們的意志才會更加堅強,才會勇敢面對困難,積極解決問題。
再次,通過自制教育和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自制是孩子將來獨立于社會的一種基本能力。沒有自制力的人習慣于我行我素,必將形成任性、自私,貪圖安逸、追求物質享受的不良性格。而有較強自制能力的人,就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我反省,努力進步?,F在的孩子受不得一點委屈,哪怕一點小事也要斤斤計較。這就要教育他們:與同學在一起要寬容、理解、克制,對自己和他人要負責任,要開心相處。責任在心,擔當在行,一個人有責任感,就會自覺,就會不斷進取。中小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可以通過讓他們參與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校園衛生工作,開展集體活動,幫助其他同學等來培養,讓他們在勞動中承擔責任,克服他們的惰性,并適當予以表揚,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習慣和能力,班干部各司其職,分配的任務,各負其責,抹窗戶、關電燈、整理清潔工具柜、檢查個人衛生、開關門鎖等班務工作,在學期開始就讓學生自愿報名承擔,爭取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擔當。回到家里,也要讓學生承擔一些家務,比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洗衣服、照顧弟妹等等。這些措施,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擔當意識,也會盡心盡責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
最后,通過競爭教育和協作教育,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協作是個人對團隊的責任擔當,是一種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的自覺行動。當前,學校、家庭過分強調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而忽視了集體的協作教育,容易造成學生心胸狹隘、性格孤僻,產生猜疑、妒忌和仇視他人的心理,易形成極端個人主義,這樣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處理好競爭與協作的關系,通過設置情境、觀看電影等方式讓學生明白:個人乃至少數人的奮斗,突破不了巨大的體系工程。我們國家歷次戰勝重大自然災害、建成舉世矚目的一些重大工程,無一不是全民協作攻堅才取得的成就。在未來,國家的競爭必須依靠全民協作與共同參與,既要勇于競爭,又要善于協作,才會取得更多更大的勝利。
青少年學生接受教育和影響所形成的習慣,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家庭和學校要切實擔當起責任,對他們從小加強教育和引導,并注重知行統一,培養他們自尊、自重、自立、自強、謙讓、合作、助人等基本道德品質,為他們今后的順利發展打下基礎,也為國家美好的未來打下基礎。將來,當大家的道德素質都提升到較高水平的時候,對國家和社會、家庭和個人都有一份擔當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及社會才會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國家才會發展得更文明、更和諧,也才會更強大。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