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 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加強學法指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具有獲得知識的能力而終身受益。因此,教師不僅要改進教學方法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而且要探索、研究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 學法指導 比較歸納 觀察發現 設計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53-01
生物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是一門實驗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加強學法指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學生具有獲得知識的能力而終身受益。因此,教師不僅要改進教學方法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而且要探索、研究學習的方法。教法對學法有指導作用,學法的指導應體現在教法之中。對學生進行生物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生物、探索生命奧秘的主人,才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向互動的教學過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能力,培養智力。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一、指導學生預習 的方法
1.通過閱讀教材,初步了解教材內容。要對這一節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主要講了哪些知識點,掌握了多少,還有哪些知識點理解不了。在預習閱讀過程中可對一些生物學概念、規律等結論性內容用筆勾勾劃劃。
2.注意分析、歸納,加強新舊知識聯系。預習過程中,會發現前面所學的知識若掌握不牢,就會影響新知識的學習。因此,預習時可以及時復習與新內容有關的舊知識,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
3.特別注意課本的插圖。插圖有某些知識點具體描述圖、章節主題圖、結構模式圖等,插圖既是重點、難點,也是學習應該注意的關鍵點和解決問題的突破點。例如:《細胞的基本結構》中的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從整體上有利于學習和把握住動植物細胞的組成、結構、特點,明確動植物細胞之間的異同。
二、指導學生聽課的方法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雖高,但聽課方法不當,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學會聽課是學習、求知的基礎,更是學會自學的基礎,聽課是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需要認真聽、看、讀、寫,更需要集中精力去思索。針對生物學的特點,引導學生聽好課的方法是看清楚掛圖、模型、標本、投影、錄像、演示實驗;聽清楚講課的內容、順序;記下標題,板書條文,重點和難點,包括疑問;根據講課的思路、提示去思考、分析、判斷問題;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并勇于提出疑問。未弄懂的知識或問題要及時向老師請教,不可積壓。
三、指導學生運用比較、歸納的方法
生物學中,比較、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有比較才能鑒別,會歸納才能形成新知。生物種類之多,誰能一一盡知?生命現象紛繁復雜,無數生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認識、理解、掌握各類生物的特征及其生命活動的現象、規律、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善于比較、歸納,進而獲得印象深刻、不易遺忘的知識。比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心臟,只要認真比較其結構特點,就會發現,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有心房和心室。不同點是心房、心室的數目不同。還會發現從魚類到哺乳類,心臟的結構越來越復雜、高等。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還會留下這么一個印象,這幾類動物之間有親緣關系,為今后學習生物的進化作了知識上的準備。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