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 要 為了最大程度地優化幼兒的一日活動,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我園積極開展優化幼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的研究,通過分析過渡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探尋優化過渡環節的策略,有效豐富了幼兒一日活動,減少了消極等待,幫助幼兒建立了良好的常規。
關鍵詞 《指南》 優化 過渡環節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120-0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七條中指出:“合理安排幼兒在園時間,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避免消極等待和時間的隱性浪費。”在深入學習、貫徹《指南》精神的前提下,我園積極開展課題“優化幼兒一日活動過渡環節的研究”,旨在轉變教師的過渡環節組織觀念,提升教師班級管理能力,優化幼兒的一日活動,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是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前提
現代幼兒教育特別強調和諧融洽的師幼關系,它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尊重幼兒情感獨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師幼關系對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要求教師細致地觀察幼兒,如: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愛的需求也不同,教師就應以不同的愛撫慰孩子的心靈。小班的孩子需要母親般的關愛,教師就通過抱一抱、親一親,讓孩子感受老師給予的溫暖;中班、大班則是通過說悄悄話、談心給孩子以鼓勵和幫助;對于膽小的幼兒,則留下無拘無束的時間與空間,使他們感到快樂自由。幼兒在情感滿足的同時也愛上了自己的老師和幼兒園,建立了親密和諧的師幼關系。
二、調整作息時間,融合過渡環節是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根本
1.版塊式的作息,利于教師的靈活安排
版塊式的作息改變了原有的一段時間完成一件事情的嚴格限制的作息模式,增加了彈性的時間,為教師和幼兒提供了較大的自主權,教師可以依據班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需求,自由安排活動的順序和時間長短,為幼兒在過渡環節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提供了條件,減少了教師不必要的顧慮,有利于教師真正從幼兒身心轉化節奏的角度出發來靈活組織一日活動,真正體現幼兒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2.版塊式的作息,利于幼兒的自主調節
版塊式的作息將以前零碎的時間合并為大塊的時間,使“長時間完成一件事情”和“跨時間完成一件事情”變為可能,使幼兒在活動之間的自主調節也變為可能,有效緩解了消極等待現象,賦予幼兒更多自我鍛煉、自我管理的機會。例如:《快畢業了,我們要做的事情》這個主題活動中,教師就給幼兒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讓幼兒依據這一主題,去設想、討論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將具體完成的過程交給幼兒自己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需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安排,并進行合理的分工與統籌的安排。這無疑對幼兒的自主能力是一個比較高的考驗。
三、豐富組織形式是優化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核心
1.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幼兒是自由的個體,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可以到自然角觀察、照顧動植物;也可以在美工區做做手工;愛說話的孩子可以頭碰頭說說悄悄話;愛看書的孩子自己到圖書角翻翻圖畫書;喜歡建構的孩子可以到建構區進行搭建……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混亂的景象,但這是難得的鍛煉自主、自理的機會,將教師的刻意安排改變為幼兒的主動活動。為幼兒發展個性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同時也使一日活動的安排少了一些刻意和制度化,多了一些自由和民主化。
2.音樂、故事法
音樂是孩子們學過的、熟悉的歌曲,故事是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意義有趣的小故事。餐前等待時間,幼兒小手洗得干干凈凈。這個時段,組織幼兒唱歌、聽故事是最明智的選擇,既不會把手弄臟,也不會讓幼兒無所事事。每到午睡脫衣服的時候睡室里就亂糟糟的,上廁所的、脫衣服的、跑進跑出的,一片“忙碌”的景象,調皮的孩子渾水摸魚再添個亂,這時往往讓老師一個頭兩個大。這時放一些好聽的兒童歌曲,讓孩子們輕輕地跟著唱一唱,一邊唱一邊做自己的事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推薦“小老師”
有時等待的時間不是特別長,比如吃點心的時候,等待的時間也就幾分鐘,不適宜讓孩子們自主選擇活動,老師可安排先吃完的孩子或做“小老師”,讓他帶孩子們聽音樂做動作或玩手指游戲,一個手指游戲結束或者一段音樂停止,“小老師”根據孩子們的表現來請下一位“小老師”,依此輪流,既激勵了沒有吃完的孩子加快動作,也讓孩子們的等待變得有意義。
4.弱者先的方法
過多的同步操作是把孩子放在同一水平上去設計、開展一日活動的,而孩子往往存在著差異,能干的孩子動作快,能力弱的孩子動作較慢,也就出現了消極等待現象。如上廁所、喝水的時候,讓自理能力較弱、動作較慢的孩子先去,這樣既能緩解擁擠的現象,也減少了等待的時間,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錢潔.日常活動中如何減少幼兒的消極等待[J].和諧教育研究, 2013,(23).
[2]周裕芬,魯艷.幼兒園一日生活過渡環節的優化策略[J].基礎教育,2013,(08).
[3]李振瑩,孫照惠.做好過渡環節,提高保教質量[J].新課程學習,2011,(09).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