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禮
摘 要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身體素質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師身體素質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的好壞。一個身體素質良好、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的教師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尊重,更容易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更容易完成“傳道、授業、解惑”和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健康發展的使命。
關鍵詞 教育 教師 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107-01
教師的健康不僅關系到每一位教師,更關系到每一位學生,關系到國家、民族的事業。對于教師這一負有重大育人責任的群體,被人們譽為“人類心靈工程師”的教師的健康需要社會各界人們的關注。終年辛勤工作在三尺講臺上的教師們正在面臨著健康殺手的考驗。
一、教師身體亞健康是現狀
目前我校教師的身體狀況令人堪憂,老齡化結構不說,很多教師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如由于常年站立授課,一男性教師患上了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常見癥狀為腿部腫脹,下肢靜脈猶如蚯蚓狀彎曲或結節成團,皮膚發紫。此外,還會出現皮疹和瘙癢感,行動不便。教師經常要看書、備課,因此視力容易受到損害,故青年教師中近視眼特別多,老年教師中老花眼十分常見。
二、忙碌的職業特點和強烈的責任心是誘因
現在的教師忙碌得很,正常的教學、問題學生的教育、學校繁雜的事務、統考的壓力、名目繁多的業務培訓、繼續教育等等,這些占滿了教師們的時間,他們的心靈每天都如拉滿弦的弓一樣,繃得緊緊的。
強烈的責任心也讓教師從不為一點點感冒、慢性咽喉炎、胃腸炎而請假,久而久之,也漸漸地“養”成了大病,于是重病花大錢,成了教師的沉重負擔,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痛”,也成了社會關注并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心理壓力大于身體健康壓力是現實
現在教師面臨的心理壓力比身體健康壓力還要大。一直以來,隨著全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教育內部的改革,諸如“年度考核與工資掛鉤”“結構工資的實施”“全區成績排名”“教師輪崗”“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職稱評聘”“崗位競聘”等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卻使得廣大教師的身心壓力加大,這樣就更加重了教師的身心負擔,使教師的發病率更高。
學校絕不能漠視這一問題。不能再讓教師們做“燃燒的蠟燭”!心理壓力大,不良情緒體驗多,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中,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生理功能而產生障礙。正是由于教師的職業和社會角色的特點,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要高于社會上的其他職業,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大大高于一般人。
四、實施“教師健康工程”是關鍵
一方面,廣大教師必須加強身體鍛煉,多做戶外運動,加強保健意識,注意飲食結構,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運動方式,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心理健康,學會自我減壓、正確對待挫折、合理宣泄、自我放松;擺脫思維誤區、克服不合理信念;保持積極樂觀穩定的情緒、完善自己的性格、淡薄名利、平衡心態、處理好人際關系,保證心理健康。第三,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重視教師的健康狀況,每年至少到當地權威醫院給教師進行一次全面查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第四,學校領導要想方設法組織引導全體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促進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在這方面,我校教師做得很好,聘請教練帶領教師學練太極拳、組織全員參加的各種各樣的比賽、自發開展晨練走步、乒乓球、籃球、羽毛球比賽等等。而北京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對本市首部全民健身法規——《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草案)》進行了初審:學生在校體育鍛煉時間每天至少要達到一個小時被寫進法規草案。教師不僅僅是監督者,也應該是個執行者,在鍛煉身體方面也應起個表率作用。同時要培養學生包括自己有“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最后,為了推進教師的身心健康鍛煉,大力推進并實施各有特色的“教師健康工程”,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幸福指數,讓學校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和成長樂園。
參考文獻
[1]李林英、楊紅英.給教師的健康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2]張明.成為合格的教師:心理健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精英教育服務機構.每個父母都是教育家[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