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兵
近幾年的中考語法考查呈現出新的特點,多以動態的、應用的形式設題,常以選擇的題型考查,知識點包括詞性、短語結構、句子成分、復句類型及其結構關系等。
考查點一:詞性判斷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按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是有實在意義的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虛詞是沒有實在意義的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六類。
例1.(2016年山東德州卷)下面句子中畫線部分的詞性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在(A)秋天里,我喜歡蘆花。它生在細細的(B)葦稈的上端,在日漸寒冽的風里不停地(C)搖曳。然而,從來沒有一束蘆花是被(D)寒風吹落的。
【解析】本題考查辨別詞性的能力。其中“(A)秋天”“(B)葦稈”“(D)寒風”都是名詞,“(C)搖曳”是動詞,所以選C項。
【“口訣”秘授】
對于眾多詞語,有些確實較難區分,不妨借助下面口訣判斷:
有些詞類難區分,典型特點要記清:
動形加不名不行,動能加甭形加很;
連詞前后能調換,介詞前后調不成;
嘆詞總是單獨用,語氣助詞詞后跟。
考查點二:短語類型
短語,也叫詞組,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組合而成的、能夠獨立運用語言單位。按結構來說,初中學生需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補充短語、主謂短語等五類類型。
例2.(2016年湖北黃岡卷)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正確的一項是( )
A.“大國工匠”“記住鄉愁”“精準扶貧”“履職盡責”四個短語結構各不相同。
B.“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這個句子的主干是“價值觀是力量”。
C.“他一直不很喜歡《奔跑吧,兄弟》《非誠勿擾》《快樂大本營》等類電視節目 ,從內心深處。”這個句子中“從內心深處”充當狀語。
D.“讓座不是一種法律責任和義務,而是一種道德自律行為,所以讓還是不讓的權利,掌握在當事人自己手里,別人無權干涉。”這個復句的第二層是因果關系。
【解析】本題A項考查短語類型的判斷:A項中“大國工匠”和“精準扶貧”都是偏正短語,“記住鄉愁”是動賓短語,“履職盡責”并列短語,四個短語有兩個相同,所以A項是錯誤的。另外,B項的句子主干是“精神追求是力量”,所以B項也是錯誤的。C項的句子主干是“他不喜歡電視節目”,“從內心深處”是狀語,這個判斷是正確的。D項是一個二重復句,第一重在第一個單句后,前后屬于因果關系,標志性詞語是“所以”,也說明前一分句表原因,后兩分句表結果;表原因的前兩分句,以關聯詞“不是……而是……”連接,為第二重關系,是選擇關系。所以D項是錯誤的。參考答案:C。
【“口訣”秘授】
對于短語結構類型的辨識,可以借助幾個關鍵詞來識別:
基本短語四類型,嵌字不同可辨清:
并列能嵌 “和”“而”“并”,
主謂能嵌“較”“很”“更”,
嵌“的”和“地”是偏正,
嵌“著”“了”“過”是動賓。
可以嵌“得”是補充,
出現“得”字更典型。
考查點三:單句成分及提取
句子成分分為主干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表述句子的主要意義;枝葉部分,包括定語、狀語、補語,使句子所表達的意義更具體、形象。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語、謂語、賓語的中心語。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句中,作狀語的否定副詞“不、沒有”等不能去掉,否則意義就會完全相反。
例3.(2016年陜西卷)請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第④句:“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個懂節制、能節制的人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
【解析】本題以簡答的形式呈現,考查考生句子主干的提取能力。提取句子主干,就是去掉定語、狀語、補語等修飾成分,留下主語、謂語、賓語就是主干。在這個句子中“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主語,“是”是謂語,“境界”是賓語,“一個懂節制、能節制的人所能夠達到”“最高”用在賓語前,作定語。所以這個句子的主干是“‘隨心所欲,不逾矩是境界”。
【“口訣”秘授】
應該說,句子成分的辨析與提取對初學者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借助下面“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
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后補。
狀語有時位主前,逗號分開心有數。
還有助詞來區分,的定地狀得字補。
考查點四:復句類型及關系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構成的句子叫復句。在復句中,單句稱為分句。根據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初中學生應學會辨識以下八種類型:并列復句、承接復句、遞進復句、選擇復句、轉折復句、因果復句、假設復句、條件復句。
例4.(2016年山東泰安卷)下列語句的復句關系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并列復句)
B.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轉折復句)
C.如果稼軒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假設復句)
D.我并不知道這就是在寫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這種東西。(遞進復句)
【解析】本題考查復句結構關系的判斷能力。解答時應分三個步驟:
⑴總覽全局,確定分句數目。
⑵理解全句語義,確立層次。
⑶辨析關聯詞語,依據搭配關系逐層分析。綜上所述,A項是錯誤的,應該是條件關系。B、C、D三項是正確的,所以參考答案是A。
【“口訣”秘授】
辨析幾種常見的復句類型,關鍵是借助關聯詞,可借助下面的口訣: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