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馨

[摘要]目的研究鹽酸氨溴索與多巴胺聯合治療感染性肺炎新生兒的療效及預后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兒患兒122例,對照組61例采用常規的抗感染治療措施,觀察組61例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以及預后情況。結果對比兩組患兒治療的有效率,觀察組要明顯比對照組高;對比兩組患兒各項主要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均要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氣指標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不良反應要明顯低于對照組,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兒,采取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各項癥狀,具有較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鹽酸氨溴索;多巴胺;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療效;預后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其發病率較高,是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首位。如果患兒未得到及時的救治可能會導致患兒發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重者會直接導致患兒死亡。如何及時有效地控制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以及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一直是醫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近年來,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治療中,本研究旨在探究這兩種藥物聯用的療效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兒患兒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齡2~14d,平均(3.1±0.6)d,平均體重(331±0.24)kg,采用常規抗感染治療措施;觀察組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齡3~11d,平均(3.3±0.4)d,平均體重(3.31±0.28)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本研究入選患兒均符合臨床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診斷標準,主要癥狀表現為以下幾點:(1)患兒主要臨床癥狀為呼吸急促,部分患兒存在黃疸、憋氣等癥狀;(2)進行肺部聽診可以明顯發現患兒存在干濕噦音;(3)對患兒進行x線胸片檢查,可以明顯看出肺炎的影像學征象。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抗感染治療措施,具體如下:對患兒實施高壓泵霧化吸入、面罩吸氧等常規措施,進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療,并保證患兒的對電介質平衡和酸堿平衡。觀察組則再次基礎上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進行治療,每日給予患兒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黑龍江中桂制藥有限公司,H20051581),每日15mg,一日兩次,且輸入的時間不得少于1h,持續治療7d,同時聯合服用小劑量的多巴胺(通化巴里莫爾制藥有限公司,H20040212),每日兩次,每次3ug/(kg·min),持續治療7d。
1.4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的對比;(2)觀察兩組患兒主要癥狀消失時間的對比。
1.5療效標準
治療7d后對患兒療效情況進行評估,具體如下:顯效:患者主要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噦音完全消失;有效:主要基本癥狀有所好轉,噦音大部分消失;無效,患患者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將顯效+有效者占比稱之為有效率。
1.6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療效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的有效率,觀察組要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各項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兒各項主要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均要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改善情況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氣指標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都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憋喘1例、胃食管反流1例,并發癥總發生率3.3%,對照組呼吸困難3例、憋喘3例、胃食管反流2例,并發癥總發生率13.1%,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921;P=0.048)。
3.討論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兒最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病率較高,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氣管、支氣管的發育尚不完全,大多都呈現較為狹窄的狀態,且黏膜十分嬌嫩、纖細,纖毛的引動性也較差。加之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也不完善,因此極易發生感染,造成新生兒氣管的阻塞,從而引發呼吸困難等癥狀。重癥感染性肺炎患者往往表現為氣道黏膜水腫,小氣道發生痙攣,從而導致憋喘、氣喘的出現,患兒肺部通氣、換氣功能明顯受到損害。加上患兒細小管腔受到感染,其肌肉會出現收縮、水腫的現象,累及到肺泡和支氣管。若患兒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
本文為分析鹽酸氨溴索與多巴胺聯合治療感染性肺炎新生兒的療效情況,選取病例進行分組研究,結果發現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的有效率要明顯比對照組高,各項主要癥狀的恢復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血氣指標的控制同樣要優于對照組,與俞珍惜等人的報道大致相符,提示了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究其原因,考慮與兩種藥物的作用有關:鹽酸氨溴索屬于呼吸道黏液溶解劑的一種,其主要作用為減少患兒呼吸道黏液的分泌,減低患兒痰的黏度。同時,鹽酸氨溴索還能夠作用于患兒呼吸道纖毛,使其運動能力得到明顯增強,從而加強了呼吸道的自凈能力。同時其還能夠增強纖毛的運動能力,促進纖毛上皮的再生和纖毛功能的恢復。其對于感染性肺炎治療的特點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1)增強呼吸道的清潔能力,對患兒呼吸道的分泌作用進行調節,使得痰液對呼吸道內壁的黏附性明顯降低,對于痰液的排除有積極的影響;(2)促進患兒肺臟的發育,有效預防肺泡出現萎縮;(3)加強抗氧化的作用,降低支氣管黏膜的高反應性。而多巴胺則屬于腎上腺素的前體,本質是兒茶酚胺,其具有a和B受體的激動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多巴胺的作用效果與其劑量有較大的相關性,給予小劑量能夠對患者心肌的血供造成積極的影響,還能夠增強腎血流量,此外還能夠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和心血管情況。多巴胺還具有改善患者肺部微循環的功效,促進肺噦音的消失。此外,其還能夠抑制肝腎與血漿中的無活性化物,提高新生兒的代謝速率,從而達到控制炎性因子的目的。本文觀察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更少,這也充分體現了聯合治療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本研究認為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達到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不僅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血氣指標,而且還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對于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患者,采取鹽酸氨溴索聯合多巴胺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各項癥狀,具有較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