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康
貴州歷來以山水而聞名,但是貴州山水到底有多美,通過貴州旅游資源大普查,我們來尋求答案,現在,讓我們回眸一下,2016年的這次地質旅游大事件,一起去探尋貴州的神秘山水。
“貴州是山的王國,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靈。山地是多彩貴州最美的風景,也是貴州人民最美的鄉愁。發展山地旅游,對于貴州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增加人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2015年10月,在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上,時任省委書記、省長陳敏爾曾說過這樣的話。
那貴州的山水到底有多獨特,有多美,有多少靈性,貴州旅游資源普查可以給你答案。
2016年3月,貴州省地礦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實現全省旅游經濟井噴式增長”部署要求,以發展山地旅游、摸清資源家底為己任,通過深入思考,主動向省委提出了“以縣為單元,開展全省旅游資源大普查”的專家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一項在貴州“史無前例”的旅游資源大普查行動,由此拉開了序幕。
2016年4月,省委、省政府成立了旅游資源大普查領導小組,全省數十個廳局、九個市州及貴安新區成為大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牽頭組建了旅游資源大普查辦公室,省內十二個旅游資源主類的專家、學者成立了旅游資源大普查專家委員會,下設十二個專項專家工作組。
貴州省地礦局、貴州省煤田局、貴州省有色局三個地勘部門作為旅游資源大普查的主力軍,承擔了全省89個縣(市、區)的野外普查任務。其中,貴州省地礦局承擔貴陽市、遵義市、銅仁市、畢節市、黔東南州及貴安新區的“旅普”任務;貴州省煤田局承擔安順市、六盤水市的“旅普”任務;貴州省有色局承擔黔南州、黔西南州的“旅普”任務。
2016年5月,在“旅普”專家委員會制定《貴州旅游資源大普查技術》的基礎上,開展了技術骨干培訓與試點工作,取得了開展這項新工作的初步經驗。
2016年6月,貴州旅游資源大普查工作在全省全面展開,地礦、煤田、有色三大局動員了四千多名地質隊員、組建89支旅普工作隊,在各市州、縣、鄉鎮、村組各級政府部門近十萬人的積極配合下,冒著炎炎烈日,踏遍千山萬水,走訪村村寨寨,以全面、科學、精準的技術規范要求,對貴州17.6萬平方公里的旅游資源,進行了拉網式、篦梳式的實地調查登記。
2016年12月,全省旅游資源大普查工作完成,八萬多個旅游資源獨立單體與集合型單體及數以千記的旅游資源綜合體被記錄在案,確定了經緯度坐標、海拔標高、形態特征和評級打分,并進入了貴州省國土資源地理信息數據庫。從此,貴州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就從盲目狀態走了向理性狀態;旅游資源的利用將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旅游資源大普查,史無前例,其意義與作用,歷史將會做出證明!(編輯/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