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勇平++肖紅



摘 要 論文提出了政府的效用函數,結合預算線推導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由于公共圖書館服務具有外部性,因此政府在公共圖書館方面的投入將小于在其它方面的投入。通過數據比較,論文說明近年來公共圖書館投入滯后于城鎮化進程,指出應該增加公共圖書館投入,跟上城鎮化步伐,并逐步完善服務內容,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
關鍵詞 城鎮化 公共圖書館 新型城鎮化
分類號 G258.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1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iu Yongping, Xiao Hong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derive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of maximum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budget line. Because of the externality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will be less than the investment of other aspects. Through data comparison, it proves that the investment of public library lags behi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nvest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be increas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ervice content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iversified business model should be explored.
Keywords Urbanization. Public library. New-style urbanization.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關于城鎮化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通過文獻梳理可以將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著重對圖書館面臨的問題、作用等的規范分析,二是注重對城鎮化進程中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發展機制進行實證分析。本文擬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首先提出政府的效用函數,找到其財政投入的均衡條件,從而得到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建設方面的投入幅度,然后通過數據比較,證明近年來公共圖書館投入滯后于城鎮化進程,最后提出結論和建議。
1 城鎮化進程中公共圖書館投入的模型分析
我們可以假設,在城鎮化進程中,政府財政有兩個投入選擇方向:一個是建設公共圖書館,一個是其它項目(例如房地產項目)。L為政府財政在公共圖書館建設方面的投入量,R為政府財政在房地產建設方面的投入量。政府的預算函數為:■。其中PL和PR分別為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價格(成本)和房地產方面的建設價格(成本),為財政支出。為簡便見,設定PL=PR。
3 推進公共圖書館建設,服務新型城鎮化
2014年3月6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第十六章第三節提到:要加強公共文化、公共體育、就業服務、社保經辦和便民利民服務設施建設。而公共圖書館建設應該是公共文化的主要方面。我們認為,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快推進公共圖書館建設。
3.1 跟上城鎮化步伐,擴大覆蓋面積
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提出“三個一億人”概念,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這實際上指出了新型城鎮化的三種基本途徑:轉移人口城鎮化、本地城鎮化和就近城鎮化。其中轉移人口城鎮化又可以分為城市新區、產業新城和原地膨脹模式,這對公共圖書館的布局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前兩者要求首先建設中心圖書館,然后逐步向社區、街道延伸;后者則要求原中心圖書館進入新出現的社區、居民點。相比之下,產業新城模式對于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需求更為強烈。一些地方的產業新城除了廠房就是宿舍,幾乎可以稱為文化荒漠,文化設施的極度匱乏不僅降低了轉移人口的生活質量,對當地社會環境也存在不良影響。本地城鎮化通常伴隨著商業開發,公共圖書館不能僅僅成為被商業氣息所包圍的點綴,而應該成為能夠引導、滿足居民文化訴求、信息訴求的“圣地”。同時要注意城鎮化涉及到城市、鄉村兩套公共圖書館體系,尤其是農村新社區更加需要多樣化的信息服務。此外,要認識到城鎮化的本質是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對于那些短期內難以實現城鎮化的地區同樣要加強覆蓋,不可厚此薄彼。
3.2 逐步完善服務內容
城鎮化增量人口需要什么?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首先是生存,然后是提升生活質量,最后是實現自身價值。因此,公共圖書館首先要提供城鎮化增量人口所需要的成本分擔信息和產業支撐信息,例如涉及城鎮化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等內容,也包括就業選擇、就業信息、就業培訓在內的實用型信息資源;其次是文化知識與技能知識,農村人口在城市落戶,進一步補充文化知識以及提高生活、職業技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實踐證明,存在相當比例的城鎮化增量人口在知識、技能需求方面處于茫然無助的狀態,公共圖書館在這一方面大有可為;第三是各種教育知識或信息。眾所周知,很多農村人口為了下一代教育而選擇進城買房或舉家搬遷到城市,為了孩子在城市租房的也大有人在,這類人口在青少年及兒童(素質)教育方面的知識需求非常強烈,而這方面的書籍價格并不低廉,公共圖書館傳統的借閱服務恰恰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實現知識傳播、擴散的功能。第四是咨詢查詢、藝術欣賞等多層次需求。公共圖書館至少可以在兩方面提供助益: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專業化的信息咨詢、信息傳遞服務,另一方面是用專注高雅文化的傳播理念驅散當前彌漫于一些城鎮的庸俗文化氣息。
3.3 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
考察發達國家的經驗,公共圖書館資金來源除政府財政外,還包括相當比例的社會捐助如基金會、企業、家族及個人捐款。我國國民一直有樂善好施的優秀傳統,但在這方面還需要加強制度建設,盡快出臺關于社會捐助的法律法規,從稅收減免、福利調整等方面鼓勵和引導針對圖書館事業的社會捐助。對于部分商業性的捐助,也可以通過冠名、舉辦各種活動對捐助者進行回饋。此外,通過吸引公眾及志愿者參與圖書館建設也是當務之急,一方面可以降低圖書館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圖書館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逐步將圖書館從一個知識倉庫轉向一個人人參與的知識傳播平臺。
最后,我們應該認識到,現代圖書館的標志不在于宏大的建筑、價格高昂的服務器、各種先進的終端設備,而在于公眾能否與之發生聯系,能否通過利用圖書館從中得到幫助。
參考文獻:
[ 1 ] 譚小華.城鎮化與兵團圖書館事業的發展[J].圖書館建設,2004(6):65-67.
[ 2 ] 劉群.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14(7):51-55.
[ 3 ] 李玉芬.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鄉鎮社區圖書館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2015(5):57-60.
[ 4 ] 倪四秀,徐佳寧.江蘇省城鎮化與區域圖書館協同發展實證研究[J].情報探索,2015(2):108-112.
[ 5 ] 倪海燕.城鎮化進程中社區圖書館發展模式探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2):5-7.
[ 6 ] 范興坤.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圖書館發展的社會基礎與政策趨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5):44-52.
[ 7 ] 朱善利.微觀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88-90.
[ 8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05-106.
[ 9 ] 范躍進.微觀經濟學[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10-111.
[10] 牛勇平,肖紅.山東各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比較及煙臺的對策[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5(5):25-31.
牛勇平 山東工商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山東煙臺,264005。
肖 紅 山東工商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山東煙臺,264005。
(收稿日期:2016-05-03 編校:劉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