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音樂大綱明確指出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很多學校中,初中的音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筆者簡要談一談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策略。
一、存在的問題
1.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夠
不管是學校領導、音樂教師還是家長對初中音樂教學認識模糊。初中音樂教學中,歷來在教與學兩個方面都不曾引起社會的重視,有的學校領導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變成了學生苦學文化課之余的娛樂課、放松課,還經常被一些主課老師所占用;家長認為音樂課沒什么用,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認為學生上學的目的是為了考上大學,至于綜合素質更無從談起。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在音樂教學的軟硬件上的投入更是欠缺。
2.音樂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缺乏有效培訓
由于音樂教師嚴重缺失,由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音樂教師,這與音樂專業學校畢業的教師相比,理論和專業素質無法相提并論,所以教學不能展現音樂的魅力,學生學習沒有得到加強。而中學音樂教師很少有機會開展有效的繼續教育培訓,致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及學校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
3.音樂教學的模式陳舊,缺少吸引學生的趣味性內容
傳統教學中,錄音機、齊唱成為初中音樂課堂上唯一的教學形式,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這樣單一陳舊的教學形式嚴重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4.教師對新課標認知度不夠
教師對教材的鉆研和音樂情感內涵的挖掘還不夠,對學生在音樂課上的要求不嚴,教學內容過于隨意,認識度嚴重不足。因此,學生對教材中的歌曲和欣賞知識缺乏認同,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5.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
中學音樂課堂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老師只關心學生能不能學會,而不關心他們喜不喜歡學、能不能聽懂。課堂上,教師不信任學生的能力,學生缺少表現的機會,因此,學生整體參與度越來越差,這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
二、應對策略
1.教師應從自身轉變入手,轉變教學理念
學校和家長之所以輕視音樂學科的原因就是沒有擺正對音樂教學的觀念,教師應該把音樂擺在與語數外同等的位置上,以當前流行的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游戲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加認真、積極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2.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為了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興趣,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合唱”“舞蹈”“器樂”等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3.精讀課標、深挖教材
新課改時期教學要求更嚴格,教研工作需要隨時加強,我們應該以課改文件為工作指導,避免閉門造車,用群組和網上交流的模式,真正吃透課標要求,并在教學中合理地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教學方法上,借助多種教學法的優勢
新課程不斷地推廣新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對高效教學法提得最多,教師要借助高效教學法和新意教學法打破陳舊的傳統教學,把教和學的位置交換,協調教師為主的課堂,尊重學生學習,把學生的學習需要作為教學的依據。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法的直觀性和動態性展示學生學習需要的信息、圖片、音樂等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借助游戲法搞活課堂氣氛,最終實現教師輕松教,學生快樂學的目的。
5.課堂評價要多元化、及時、到位
音樂課程教學評價對學生興趣和信心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教師不能像以前一樣考查學生的知識性東西,而應該分層次引導學生敢于表現。針對學生表現好的地方及時表揚和肯定,評價主體不能局限于老師一人,而是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做到“自評”“組評”“師評”三結合。評價中注重“改進”“優秀”“聽話”“紀律”等各方面,多元化評價學生在語言、表現能力等方面的成績。教師在表揚學生時切記不能泛泛而談,而是要具體點明其哪里做得好,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式,最好采用建設式批評,這種及時、到位的評價方式能給學生的發展提供很大的促進作用。
6.以課堂樂器為突破口,找到音樂理論學習的捷徑
音樂理論的學習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把它單獨拿出來學習,應該利用一切教學手段把它融入課堂環節中,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幫手。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已經有了器樂進課堂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樂器的同時還能提高識譜能力,他們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鞏固課堂的重點、突破難點,之所以會出現現在中學階段的現象,是由課堂樂器教學貫徹得不徹底等原因造成的。
總之,我們應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以學生為主體,注意生成,讓學生在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興趣,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收獲自信,從而讓課堂變得更加靈動,讓學生收獲更多快樂,從而獲得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獲得屬于他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