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佳
【摘 要】本文就英語課外閱讀提出自由化、協作化、拓展性指導策略,強調優化教學策略對豐富學生認知視野思維的促進作用。圍繞學生理解感知規律,注重多樣化策略指導,便于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深化敏銳感知,提高綜合語用技能。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外;交流
課外閱讀是學生英語知識和運用技能補充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獲得豐富感知體驗的重要渠道。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的詞匯量不少于30萬詞,能讀懂一些科普、社會等不同題材的素材。不過,傳統的課外閱讀多以教師的指令性安排為主,要求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選擇性閱讀。此外,閱讀理解不能在短期內奏效,需要慢工細活的積累,使得很多同學產生誤解:閱讀需要依賴靈感,平時的閱讀訓練只是增強自身理解的一種方法而已。對此,消除上述理解誤區刻不容緩,需要教師作適當引導。
一、自由閱讀,滿足學生獵奇需求
課外閱讀應該是自由的,應該是學生自主選擇和多樣發展的必然需要。運用自由化閱讀引導學生有針對性運用,能幫助他們在不斷深入研讀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更能夠使得閱讀成為他們自主學習探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圍繞課程教材閱讀內容,注重自由化閱讀,能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機會。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閱讀教學后,不妨建議學生從狄更斯的其他作品中摘錄相關主題內容,讓學生就其中的內容選擇更多的閱讀資料。有的同學則根據閱讀素材的發展趨勢,圍繞“Can you guess what would Polly do after meeting the fog?”來主動摘錄相關的素材,讓他們能夠從中發現閱讀的生成點。
自由化閱讀,能使得學生有更多閱讀學習自由權和支配權,幫助他們在主動篩選運用的過程中強化感悟體驗。建議學生根據學習模塊主題內容,嘗試通過互聯網資源、報刊雜志等途徑搜集相關閱讀素材,開闊知識視野。鼓勵學生主動摘錄篩選相關的精彩語篇、語段,并鼓勵他們通過推薦的方式引導其他同學主動閱讀,讓他們在資源共享的過程中深化理解。
二、協作探讀,幫助學生交流讀感
利用合作探讀的方式引導學生交流,能使得他們在主動探究理解感悟中形成更為豐富的體驗。閱讀理解合作多樣化,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感知,便于他們在主動交流中產生不一樣的感知。
協作探讀模式運用,能使得學生跳出個體理解思維局限,便于他們及時修正認知不足問題。如,在一篇題目為“The different and strange greets in the world”的課外閱讀指導中,可建議學生以模塊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Rea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為模板,就“What else do you know from the article?”和“Why did the people do that?”進行QQ、微信等方式交流,幫助他們在主動搜集相關閱讀發現和意見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理解感知方法。
協作交流的形式應該多樣化,應該能夠讓學生從自我閱讀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問題和答案,幫助他們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感悟。突出課外特征,引導學生就素材主題、閱讀方法、感悟生成等方面主動拓展,讓他們在不斷搜集整理相關背景資料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精彩。尊重學生的意見,允許他們在提出不一樣的觀點看法的基礎上,能幫助他們取長補短,讓他們主動參照對比中豐富自己的理解感悟。
三、反思展讀,培養學生創意精神
閱讀離開了反思就不會有“余音裊裊”的升華效果,就不能體現學生的發展創意精神。延展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理解感知不斷深化和發展創意不斷生成的過程。通過反思延展閱讀,能讓學生在不斷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感悟。
注重從閱讀學習策略方法入手,引導學生就閱讀發現反思,讓他們能夠在自成一家的探索中強化感悟。如,在一篇題目為“Are you healthy?”課外閱讀中,可結合作者提出的“Laughter is very important, good for our health”觀點,可要求學生深入反思:How did you understand the authors ideal?可建議他們從自身的閱讀素材發現、理解感知方法等方面去歸納相關認知措施,給他們更多的引導。針對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可引導他們就“How to become more healthy?”提出自己的觀點,給他們更多的理解指導方法。
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反思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幫助他們在深入總結的過程中形成準確感悟思維。關注學生的拓展延伸,引導他們就閱讀發現、認知感悟、情感升華等反思,幫助他們在梳理閱讀理解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形成發展創意的意識。可運用續寫、縮寫、擴寫等方式來延伸,能使得閱讀理解更有深度。
總而言之,英語課外閱讀作為英語閱讀的有效補充,對豐富學生認知視野思維和活化理解感悟有著積極促進作用。突出自由化、合作化和反思性,讓學生在閱讀中主動積累知識、發現問題、探究難點,能使得閱讀教學成為競相爭取和自由發展的有效陣地,讓學生由被動應付向主動接受轉變,給他們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間。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劉紅梅.淺談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措施[J].教育學,2015(13)
[3]徐錦珠.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探討[J].求知導刊,2016(2)
(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