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俊帥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莫俊帥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各科教育教學方式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只有遵循語文教學規律,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才有尋找到有效的語文教學策略,從而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新課程背景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構建 教師
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人類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的推進使素質教育廣受推崇,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語文學科知識,更要致力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語言文化素養的提升。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是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保證,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決定了其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們要重視對小學生的語文教學,積極尋找對教學工作開展有利的因素,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也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必要的保證。筆者通過在日常工作中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簡單地談談自己的看法。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缺乏一定的課堂參與性,加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考試內容,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考試成績。這樣急功近利的思想難免使處于活潑好動階段的小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長期下去,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學目標及教學方式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來制定和進行。新課程倡導素質教育,主張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發展為主要宗旨,充分信任學生,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只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夠順利的進行,教學效率也能夠有效的提高。
新課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學習,主張學生在語文學習方式上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向自主、合作、探究轉變。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重視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多多給學生參與課堂實踐的機會。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進行思考,確定思路并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如果學生自己實在無法解決,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獲得成長。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能夠集思廣益,使問題得到最為快速和最有效的解決。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課堂教學節省時間,還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與分享帶給他們的快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某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堂表現所給出的評判,教師在制定教學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根據不同學生間存在的學習、能力差異給出不同的教學評價標準,使評價內容符合學生的發展方向,過低或者過高的評價標準都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贊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良好表現給予及時的關注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習自信心?!墩n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式也作出了相應的要求“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肯定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發現每一位同學的優勢和潛力,促進班級整體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語文教學評價是語文課程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重視課堂教學評價,把握好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不同個性,不斷進行教學評價方式上的創新,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和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語文教育的基礎性要求小學生具備基本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新課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規范也要求學生在具備扎實的語文學科知識的同時,使品德個性和行為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積極學習新課程教育理念,改變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中的落后因素,不斷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從而總結新的教學方法及策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河池市環江縣大安鄉大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