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華
摘 要 當前,伴隨時代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巨大的轉變,在這個變幻莫測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媒體環境也在逐漸變革,將傳統媒介與新型媒介相互融合是當前媒體傳播的新方式,要想更好地發揮媒介融合的優勢就需要新聞編輯做好職能轉型工作,為實現媒介融合提供保障。文章首先分析了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工作的變化,其次提出了新聞編輯職能轉型的幾個方面,以期為當前新聞編輯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媒介融合;新聞;編輯;職能;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3-0123-02
伴隨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新聞,更多的是來自于互聯網媒體的傳播,這種信息傳播方式的特點就是更新速度快,使人們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事件最新動態,滿足了當前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為了使新舊媒體共同進步,和諧發展,人們開始采用媒介融合的方式開展新聞傳播,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做好職能的轉變,從而更好地為新聞事業做貢獻。
1 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工作變化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其最簡單的定義是將原先屬于不同類型的媒介結合在一起。美國馬塞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認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將“融合媒介”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他強調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個媒介之間的合作和聯盟。而受到媒介融合的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也會有所改變,比如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就會面臨職能轉型的挑戰。以下我們分析了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的特點變化。
1.1 新聞內容的改變
正如上述我們所說的,媒介融合的本質就是將傳統報刊、電臺媒體與現代網絡媒體相互融合。在過去,新聞報刊所刊登的內容通常都是已經發生的事件,而如今,媒介融合下,新聞內容不再局限于對所發生事件的報道,還包括對未來的預測,這種新聞內容會大大增加人們的好奇心,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新聞內容上的變化必然導致新聞編輯工作也不能夠再按部就班的進行,而是要結合當前時代的需求,將新聞內容編輯的更加具有趣味性,當然,這種趣味性是在保證新聞內容遵循道德原則的基礎上,為了增加受眾興趣而進行的。
1.2 受眾群體的變化
在過去,受眾群體主要就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他們接收信息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每個人在接受信息后的態度都各有差異,但是他們對信息的意見很難及時得到反饋。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在媒介相互融合的今天,信息傳播的途徑大大增多,人們開始使用手機、電腦隨時隨地接收最新消息,同時,能夠及時上傳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受眾群體的這些意見能夠立即傳輸到媒體客戶端,這樣一來,媒體就可以根據受眾的觀點給出合理的答復,逐漸形成一種互動溝通的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的關注度,而且可以使信息得到輿論的監督,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可
靠性[1]。
1.3 新聞畫面上的變化
媒介融合下,新聞報道中對畫面內容、真實感、生動性、創新性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將會面臨更多與圖像相關的工作。畫面是對人們視覺沖擊最強的新聞內容,很多人在選擇新聞時會對畫面產生更多的關注度,畫面的真實感、趣味性都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因此,新聞編輯要在新聞畫面上下工夫。
2 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職能轉型
2.1 向信息傳遞者轉型
過去,新聞編輯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新聞內容的整理,包括信息的策劃、版面的組合等,總之都是一些后期的幕后操作。但是,在如今新型媒體傳播形式下,新聞編輯的這種職能定位顯然已經與社會需求不相符。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的職能要向信息傳遞者轉變。首先,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編輯熟練掌握多種編輯技巧是最為基礎的,只有這樣才能迅速的判斷采集到的信息用哪種編輯形式能夠具有更加良好的反映效果;其次,對當前各種媒介形式的特點、傳播方式等要非常清楚,培養發散性思維,具有開拓創新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統,用個性化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最后,以廣大受眾全體為中心,真正了解和分析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信息的內容、信息傳播方式等,進而對群眾提供更多具有針對性和吸引力的信息,使他們得到更加個性化和優質的服務。
2.2 向全景式新聞報道轉型
媒介融合的新聞傳播方式不僅僅要在技術和內容上提升和豐富,更重要的是將多種媒體的終端融合在一起,換言之,就是吸收各種媒體傳播方式的優點,改進其中的不足,最終形成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終端平臺,從而為全體受眾傳播更加廣泛、富有新意的新聞信息,使人們感受到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我們將這種新聞形式稱之為全景式新聞報道,通常而言,人們對新聞閱讀的要求主要講究實效性、全面性、真實性,而全景式新聞報道就是要將網絡上傳播的大量新聞信息進行統一的整理、系統的分析,剔除一些虛假信息,補充一些更加具體的內容,從而最終為大眾展示出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全景式新聞還要善于引用新技術進行報道,增加新聞的趣味性和創新性,使新聞變得更加有看點,同時還能使人們產生深入研究的欲望。
2.3 向新聞引導者轉型
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不再局限于過去幕后對信息的整理和優化等工作,而是要在必要時積極進入公眾視線,成為新聞的引導者。當前,各大新聞媒體所發布的新聞內容都會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人們會通過網站平臺闡述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不滿,甚至有些人會故意扭曲新聞的事實,使輿論導向出現不和諧的現象,通常網絡暴力就是這樣產生的。而新聞編輯就要在關鍵時刻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將輿論向著積極、正能量的方向引導。比如新京報網站的某欄目編輯,不僅對新聞內容進行排版、優化利用傳統媒體方式進行傳播,除此之外,還在網站上對相應期刊的欄目做一系列的話題討論,新聞讀者可以借助這個平臺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互相溝通和交流。這一工作上的突破,使新聞編輯不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幕后工作者,而是積極參與到臺前充當了論壇主持人的角色,并且這樣新穎的媒介傳播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受眾,給他們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給了更多人一個暢所欲言的空間,新聞編輯也成功完成了向新聞引導者轉變的
過程。
2.4 向網絡平臺的意見領袖轉型
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式,而且新聞傳播者不再局限于新聞人,還有一些非職業的新聞人也加入到了新聞傳播的工作中。這對于職業的新聞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緊跟時代步伐,在新聞工作中有更多的突破,才能夠在新聞界立足。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新型的網絡平臺給新聞編輯帶來了機遇,與非職業的新聞人相比,新聞編輯具有更加獨到的新聞視角,更加專業的新聞素養,從而更能夠勝任網絡平臺新聞主播之類的職務,成為媒介融合下的意見領袖者[3]。伴隨網絡平臺的多元化,相信越來越多的新聞編輯都能夠找到適合于自己發言平臺,并且成為更多新聞受眾群體的意見領袖。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時代的改變促使媒體傳播形式必須進行更新,以此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媒介融合下,對于廣大的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只有完成向信息傳遞者轉型、向新聞引導者轉型、向全景式新聞報道轉型以及向網絡平臺的意見領袖轉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在新聞行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而這個轉型的過程也是艱難而又漫長的,這就要求廣大新聞編輯人員必須牢固掌握新聞編輯的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緊跟時代步伐,探索更加新穎的新聞表達形式,同時,在市場經濟日益激烈的今天,新聞編輯只有努力提升自我,增強自身實力,才能在新聞行業立足,為新聞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陶莎.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職能的轉型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153.
[2]趙曉杰.芻議媒介融合下新聞編輯職能的轉變[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105.
[3]蔣宜.淺析媒介融合下的新聞編輯職能轉型[J].新聞傳播,2014(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