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燕
互聯網是新時代的一種新生產物,同時是20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之一,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文明進程。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不言而喻,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網民數量達到30億,而普及率已經達到40%,可以說全球范圍內已經實現了網絡互聯、信息互通,小范圍乃至遠距離的交流沒有任何問題,世界真正變成了地球村。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滲入了人們的各個方面,無論學習、工作、生活還是娛樂,都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方面和新鮮感。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應的弊端也隨之而來了,比如個人隱私的泄露,網絡秩序混亂沒有合理的法律體系保障,網絡侵權事件屢次發生。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規,這給互聯網的繼續安全運行和操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和問題。因此,在我看來,制定一部關于網絡安全的法律迫在眉睫,下面簡單贅述一下我關于網絡環境的維權與保護的看法。
一、網絡時代帶來的問題
1、網絡侵權問題
所謂網絡侵權也就是說計算機互聯網上的用戶和提供網絡者利用互聯網有關漏洞或而已破壞達到侵害國家和他人的民事權益的目的而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的行為。網絡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捷和方便,但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給我們的財產、精神、知識產權等眾多權益帶來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對一個人的身心都會帶來影響,比如前些年轟動一時的“艷照門”事件,給社會和當事人都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因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治理和預防:
(1)從根本解決需要制定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規以解決網絡侵權問題。(2)改善網絡虛擬環境,加強人們的維權意識,降低網絡侵權案件的發生率,構建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3)著重培養網絡的技術性專業的人員,為網絡侵權著力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
2、網絡隱私泄露問題
因為在網絡社會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要給他人或者某些網絡平臺提供一些個人信息,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無法控制自己的私人信息具有了被傳播的可能性,當然也無法限制他人對我們信息的處理。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泄露個人信息:(1)不合理搜集個人信息(2)濫用個人信息以獲得某種利益(3)盜取他人密碼,篡改他人私密郵件(4)傳播網絡有害信息(5)侵害個人數據甚至集體數據系統
因為網絡是個虛擬環境,沒有現實社會的真實感,人們在交流溝通時可以選擇性的透露真實姓名,不強求一定透露,因此這使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既是接受者也是傳播者。同時因為它的匿名性,導致網絡使用者也就是傳播者的顧慮減少,因此可能在不經意間挑起事端。比如現在流行的人肉搜索:當一個人可能由于一件事激起了其他人的反感或氣憤,就會有一部分人經過自己某種途徑的搜索,然后在網上公共平臺公布此人的信息,包括他的姓名,電話,住址等隱私。其他人就會自主選擇給這個人帶來騷擾或語言攻擊也就是網絡暴力,直到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停止。其實一旦我們換個思路,如果有人故意挑起事端,編造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在網上哄抬并肆意將他人的信息曝光在公共平臺上,大部分人是沒有辦法辨別真假的,也就會導致輿論導向隨著散播謠言的人的方向行進。針對這種情況,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從自我做起,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合理使用網絡
(2)政府加強宏觀調控和監管
(3)提高社會道德建設,加強行業自律精神
二、我國當前網絡環境的現狀
1、我國的網絡立法內容比較單一
目前我國在網絡使用上的法律條款依然存在許多空白,尤其是在關于網絡隱私問題的法律法規。網絡隱私權的法律體系保護依然是當前的一個新課題,雖然在有關行政法規中有一些籠統的限制,但我國的網絡立法依舊缺乏針對性的建設,缺少一部適合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根本大法。
2、我國并沒有對網絡內容進行分級
互聯網上的內容形形色色,涉及各個方面比較混亂,使得一些未成年的兒童過早的接受了不良信息的傳播和影響,導致未成年的犯罪率近幾年大幅度提升。同時我國的網絡立法又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明確的分類導致了現在這種混亂的狀態。開放有利也有弊,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一旦網絡上的內容開始肆意散播,就會帶來無法想象的情況和局面。
3、網民自身缺乏道德素養
當前的網絡體系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或者有些人發布虛假信息導致部分網民上當受騙,使得青少年甚至未成年做出違法犯罪行為,擾亂網絡秩序。
三、保護網絡環境的措施
網絡世界給數以十億計的網民帶來了大量合適的機會,這些機會也正得益于網絡監管的有效性,因此對于網絡監管的重要性一經提出不出意外就會帶來極大的爭議。當然我們不可否認,隨著互聯網在人類社會地位中的提升,如果缺乏網絡監管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許多威脅,從而影響人類的生活。眾所周知,互聯網這個備受推崇的大眾平臺已經逐步變成了許多大型企業用來宣傳的工具,也可以說是某些犯罪行為的溫床,甚至可以說是國家之間矛盾沖突的來源,然而老百姓通常高是網絡暴力的最終受害者。因此,網絡監管的改善勢在必行,國家和個人或是企業都應該付出相應的努力。一旦一個國家開始對它的網絡體系展開大規模的審查,或是利用某些后門程序管控它的網民是,整個網絡體系必定會收到它帶來的危害。
在我看來,這一切都基于對網絡監管的建立有一個自愿的協議作為目標,毫無疑問,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如果始終不能形成一個合理的規范和準則,則無法真正保證我們日常的互聯網的正常運行。時至今日,我們十分重視的網絡監管已逐漸被人所熟知,當然這一事實確實動搖了民眾對互聯網的信任,也喪失了信心,更使其對互聯網是否具有作為人際交流、獲取信息的條件產生了懷疑。
網絡作為當今時代最豐富的知識載體,由于其復雜多樣性涵蓋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同時它也蘊含了許多豐富而復雜的道德涵養。重視網絡對于青少年成長的重大作用和提高年青一代的網絡德育是發展生存的有力武器,也可以更快地使每個青少年都能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