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曈
摘要:高一學生寫作議論文往往寫成記敘文,甚至四不像——沒有鮮明的文體特征的的文章,不倫不類。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弄清楚議論文和記敘文的文體特征,二者之間的文體區別。改變寫作的思維定勢,不能記敘文寫得得心應手,就寫記敘文,而要從頭強制改變這種想法。教給學生定向轉述的寫作方法和邏輯。同時,要教會學生收集議論文的論據源頭、途徑、方法。這樣便能寫出特征鮮明的議論文了。
關鍵詞:高一學生;議論文;議論;記敘文;記敘;定向轉述;論據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58-01
高一學生由初中寫作記敘文,進入高中轉而寫作議論文。學生很不適應,顯得力不從心,甚至茫然無措、灰心喪氣。這固然有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寫作能力低下的先天不足的因素之外,還有高一學生不可避免的學習過程中的疑惑。
首先,寫作思維定式侵蝕著議論文寫作這個新事物,也就是學生思維停留在初中早已爛熟于心,寫作時駕輕就熟的記敘文寫作當中,很難從這個思維的套子中走出來。寫作議論文時,仍然以記敘文的寫人敘事手法寫作。要寫作一篇論述"毅力是成功的條件"的文章,他們往往會寫成一篇敘述自己在學習當中遇到困惑,便不恥下問、敏而好學,甚至廢寢忘食,功夫不負有心人,克服一個個難關,釋疑解惑了。在文章中會把自己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內心波瀾細致入微地描述出來。這種認真嚴謹的寫作態度,不能不說學生想把自己最真實、最動人、最熱烈的思想感情傳達出來。但這弄巧成拙,吃力不討好啊!這是只是學生沒有把議論文中記敘和記敘文中議論深入領悟,依然按照初中的思維套路寫作議論文。
要寫好議論文,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必須弄明白記敘文中的議論和議論文中的記敘的根本差別。記敘文中的記敘是為了人們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及真實情景,使人入其境、忘其情。而議論文中的記敘是作為事實論據,論證中心論點的。前者要窮形盡相,唯其不能打動人;后者要簡明扼要,只求讀者心服口服。所以記敘文中的記敘要詳盡、生動、能突出中心;議論文中的記敘要簡明、概括、能扣住論點。
議論文是通過直接說理、論述闡明問題,表達思想觀點。這便決定了議論文的語言要高度概括、凝練。也就是說將具體事物加以抽象,反映出事物的本質特征,特別是在敘述事實論據時,要緊扣論點,做到惜字如金、簡明扼要、概括精練。切不可為了敘述而敘述,始終要清醒領會為議論而敘述。要做到這些,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證明觀點的部分,舍次存精,與論點無關的內容棄之如敝履。其次要學會用概括性的語言表達出來。
這就要學會定向轉述。定向轉述關鍵在定向上,同一個材料,服從于不同的議論觀點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轉述,就有不同的論證效果。定向轉述不是把人物原來的經歷和事件照搬,而是服從議論需要的再創作。為了論點的需要,定向轉述要選擇與論點高度契合的角度或口徑,轉述有關事情,為議論提供依據,是敘述的材料與所要論證的觀點一致起來、高度統一融合。《水滸傳》中林沖棒打洪教頭的片段,原文洋洋灑灑一千四百多字的故事,而在茅盾《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中,為了證明《水滸》故事發展的"前后勾聯""搖曳多姿"、"錯綜而富于變化"的特點,茅盾這樣定向轉述:
"要說比武了,卻又不比,先吃酒,當真開始比武了,卻又半真(洪教頭方面)半假(林沖方面),于是柴進使銀子叫解差開枷,又用大錠銀子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結束了。"
只用了七十來字就轉述了這個比武的故事,抓住了故事發展的三個波折點:不比、假比、真比,這樣的定向轉述有力地證明了"搖曳多姿"、"錯綜而富于變化"的觀點。
其次論據的選擇使用要準確、可靠、新穎、典型。
韓寒在《三重門》中這樣描述學生作文:"勤奮學習的是愛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為樂的是雷鋒,不畏死亡的是劉胡蘭,身殘志堅的是張海迪,鞠躬盡瘁的是周恩來,就這么幾個死定的例子,光榮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國這么多考試和比賽的高手。"這是學生議論文寫作普遍的問題,論據陳舊、匱乏、一成不變。無論題目、論點如何改變,抱定以不變應萬變。
這其實是學生思維僵化、懵懂的原因。其實告訴他們論據俯拾皆是,來自于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古詩詞賦、繪畫舞蹈、大自然的動植物,來自于我們讀過的課外書、課本,來自于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來自親身經歷、時事新聞、社會熱點……并且經常讓學生留心積累,時時在意新聞話題,攝取鮮活事例、人物,及時記錄、積累,梳理整理,以備不時之需,又豐富了生活,開闊了視野。
還要糾正學生千篇一律,無論觀點是什么,去生搬硬套,而要論據準確、可靠,使論點與論據匹配,嚴絲合縫,才能有說服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去論述不要輕視小事的觀點,便驢唇不對馬嘴了,顯得冠冕堂皇,偏離觀點了。這告誡學生議論文是邏輯性嚴密的文章,不能想當然,任意妄為。
這些是高一學生寫議論文經常犯的錯誤,只要開宗明旨,指點得當,學生便會寫出觀點鮮明、論據準確、論證充分的好的議論的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