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 要:博物館在人類社會文化進程中的作用是對傳統文化的保存、整理、研究和傳統文化的傳播。在博物館文化產業體系中,文化衍生產品的開發工作是核心環節。目前我國在這個環節中尚處于起步階段,其理念、體制、資金、政策、模式等均有待思考與探索。所以應該借鑒國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及運作模式,理念,和開發原則及方法,才能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衍生產品體系。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產業;文化傳播
一、博物館文化傳播
在社會文化的運作中,傳統文化的傳播對其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文化傳播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商業模式,一是公益模式。現在的很多博物館的性質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機構。所以,博物館的文化傳播主要就是以第二種模式——公益模式開展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實施免費開放的制度,中國博物館的公益性特征也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博物館的主要社會功能是收藏與傳播。何謂收藏,就是有目的,有選擇地收集與博物館定位相適宜的歷史遺存,在進行審定、篩選之后將之作為文物而收藏或保護。而傳播則是以一定的形式將所收藏或保護的文物所蘊涵的文化價值和意義,傳播給社會大眾,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播。
作為一項傳統的傳播形式,博物館陳列在博物館文化傳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具有展出價值的文物進行陳列,對陳列的物品作出詳細的設計都是對文化進行傳播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外的博物館的新理念不斷傳入中國,一些先進的展示技術及設備也被運用到了我國博物館的陳列中。
博物館文化傳播的另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博物館的宣教講解。對于觀眾來說,再美的陳列還是停留在視覺過程中,要他們自我組合、樹立并尋找出有益的信息,還是需要專業的博物館人員給予指導。在博物館文化傳播過程中,對博物館專業人員也越來越重視。以人的因素為基本考慮點的陳列往往有更長久的時效性,更符合博物館陳列相對穩定的特性,更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
二、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的重要性
隨著博物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博物館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而在博物館文化產業中,除了博物館文化傳播之外,文化衍生產品的開發成為了博物館文化產業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在通俗意義上就是指那些和博物館藏品和展覽相聯系的一系列帶有紀念意義的商品,運載著博物館主題相關的歷史、科學、文化個性和藝術品位。這些產品一旦被觀眾帶出館門,這些信息就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銷售到哪里,這些相聯系的歷史、科學、文化信息就可以傳播到哪里。所以在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要更加重要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的開發工作。
三、如何開發博物館衍生產品
目前,博物館自主開發的創意產品形式主要以畫冊、光盤、明信片、文物仿復制品、服飾、文具、玩具、生活用品等為主。個別博物館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中雖然已取得一些成績,但是整體看來,我國博物館行業文化衍生產品開發由于時間和資金,制作數量,消費群數量等等的限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存在一定壓力和限制。衍生產品結構有待完善,產品質量也有待提高,成本有待下降。從一系列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產業化還任重道遠。如何提升我們的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縮短開發周期,建立更有效的開發模式
產品開發確實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所以對產品進行開發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程序,只有嚴格遵循程序才能使產品開發工作協調、順利的進行。一般來說,產品的開發流程從產品定位到設計再到生產,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同樣要遵循這個原則。所以再準備產品開發之初,要進行更全面的調查研究。制定產品開發任務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如果有詳細可靠的調查研究報告就可以為開發產品提供正確的計劃,也更容易再產品上市后得到市場的認可。
除此之外還需要博物館內部成員的緊密配合,博物館的文化衍生產品開發人員應當與不同的人員進行密切溝通以便獲取準確信息,提高產品開發成功率。
2.依托展館,多方位進行產品銷售
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規模受到制約的一大因素是博物館的銷售力不足。產品開發人員都知道自主開發的產品想要投入生產需要一定的起定量。如果缺乏市場需求,沒有銷售力,不僅會造成資金流轉不及同時大量的庫存也會造成壓力。所以博物館在文化衍生產品開發時不僅要積極進行開發還要拓寬銷售途徑。采用靈活的手段,嘗試不同渠道積極進行銷售。第一,采用與社會機構進行合作。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的銷售網點就從紐約一直鋪到了歐洲的超市,雖然國內許多博物館比起大都會博物館在社會影響力和開發實力上都有差距,但是這樣靈活的銷售模式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博物館除了依賴參觀客流的提升外,還可以嘗試向一些社會機構合作推廣產品,提高產品的開發營銷范圍。
第二,關注與博物館相聯系的行業展會。近幾年來,行業類的相關展會發展迅速,已成功舉辦過兩屆的“中國仿古工藝品及技術展覽會暨中國文物衍生創意商品展覽會”在業內引起廣泛好評,該展會旨在為文化創意產品和國際專業賣家搭建交流平臺,所以博物館可以對類似這些活動多予以關注并積極參與,抓住機會,積極推廣自己的文化衍生產品。
第三,挖掘品牌潛力,提升品牌價值。還可以利用產品形象進行市場拓展,博物館的形象資源很多,LOGO,特色文物,都具有發展成優秀的形象品牌的潛力。如果可以利用這些進行策劃,那么可以很大力度的提升產品品牌的價值。當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再對此進行授權,這樣可以從更大角度上獲益。現在有些博物館會涉及自己的卡通形象代言人,通過這些卡通形象代言人獲得大眾的喜愛,如能為其賦予一定的性格特點,故事經歷,賦予它生命,就可以成為生動的品牌形象。
四、結語
要想使博物館發展更為迅速,并讓它的發展帶動我們的文化傳播,除了對博物館文化進行積極的傳播之外,還要大力發展屬于自己的博物館文化衍生產品。離不開高效的開發模式以及良好的營銷推廣,這樣才能讓產品開發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同時才能也能不斷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真正做到將我國的文化資源傳播開來。
參考文獻:
[1]李艷. 文化產品開發成為博物館事業發展新的增長點[J]. 中國文物報,2010,03:134.
[2]段勇.當代美國博物館[M]. 科學出版社,2003.
[3]黃光男. 博物館企業[M]. 臺灣藝術家出版社,2007,.
[4]鄭奕. 博物館呼喚文化產業開發[M]. 中國文物報,2010,03:198.
[5]焦晉林. 博物館自有知識產權謅議[J]. 中國博物館通訊.
[6]王丹. 博物館紀念商店在互聯網上的開辟[J]. 數字博物館.
[7]劉夢溪.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M].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