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強+楊永輝+遲濤
摘要:針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現狀,結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特點,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從校內外實驗和實踐環節出發,闡述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和建設思路,形成“電子產品設計”、“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信號處理算法與實現”實踐群,完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實踐教學體系;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2-0137-02
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應用型人才過程中,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并將知識內化為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操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屬于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新技術層出不窮,如何提高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中的作用
在國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兩個重要教育改革規劃文件非常明確地指出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點發展方向是“加快培養重點領域相對緊缺的應用型人才,優化學科布局,辦出各自特色,為地方服務”。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許多重點大學先后進行了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經過多年實踐檢驗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功經驗。但是各高校的性質和特點并不完全相同,其人才培養模式雖有借鑒,但差異較大,尤其對于地方高校電子信息專業教學體系的改革還未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因此,緊跟本科高校教育轉型的時代步伐和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根據我校地方背景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自身特點,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刻不容緩。
因此,緊跟本科高校教育轉型的時代步伐和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根據我校地方背景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自身特點,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刻不容緩。
二、構建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際出發,按照被服務行業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需求,調整和優化課程實驗教學內容、校內實踐環節、校外實踐環節及創業實踐環節,建立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突出應用能力培養的、科學合理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創業意識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1.明確專業培養方向,突出辦學特色。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時期,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對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應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結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特色,以服務行業為目標,培養出更多的能夠勝任電子產品設計與開發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直接關系到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未來。
2.建立開放的實踐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協會,制定行之有效地激勵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及教師科研項目的政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制定合理可行的實踐教學學分置換方案,形成“協會+項目+競賽”的實踐教學模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產品的設計和仿真,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3.提高教師開發設計實踐教學能力,保證實踐教學有序進行。多來來,我國教育或多或少地受到精英教育思維的影響,存在重理論、重研究、輕實踐的慣性思維,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是從一個學門進入到另一個學門,雖然學術水平、科研能力顯著增強,但存在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動手能力較差的問題,因此建立鼓勵教師投身企業實踐、提高工程設計能力的激勵措施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
4.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多渠道解決學生實踐問題。隨著我國大眾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人數大幅增加,而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相對不足,實驗設備臺套數不足,加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實驗設備淘汰率較高,單靠學校的實驗設備很難滿足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企業和第三方教育機構的資源,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模式,完善學生實習安全防護措施,建立校內外實踐環節學分置換政策,才能保證學生有充分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三、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形成與特色
基于以上建設思路,并結合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辦學特色和多年來形成的就業領域,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在專業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按照所服務的行業對學生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的需求,將學生的培養方向細分為“電子產品設計”、“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信號處理算法與實現”等方向,針對每個實踐環節構建與培養方向相適應的平行實踐項目指導學生按興趣和能力合理選擇,并在此基礎上,開放實習內容,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組成研究小組,開展自主性研究,不斷完善學生校外實習安全保障機制、學分置換機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校外實踐基地的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1.構建分層次實踐教學體系,適應學生能力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們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環節分為三個相互平行的實踐群,每個實踐群強調不同實踐能力培養,鼓勵學習按自己的興趣選擇。“電子產品設計”實踐群以電子產品硬件設計及調試為主,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設計工業檢測儀表、通信產品、日用消費電子產品的能力。“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實踐群重點培養學生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智能電子產品的開發能力,強調的是軟件的開發、設計、調試能力。“信號處理算法與實現”實踐群對理論性要求相對較高,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基礎,以DSP開發和FPGA開發為主,強調的是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
2.實際產品設計,豐富實驗內容。重新優化和整合課程實驗內容,在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基礎上,豐富實驗內容,使各專業課程的實驗即自成體系,又相互補充,使得所設計的實驗最終成為一個實際產品或實際產品的一部分。
3.“仿真+實物”的校內實驗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校內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對所設計的內容進行仿真研究,在充分理解設計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實物設計,這樣既有利于解決實驗設備缺乏的問題,又可以使實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4.“協會+項目+競賽”的校內實踐模式,學生創新精神顯著提升。首先,按照滿足“電子產品設計”、“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信號處理算法與實現”領域的需求,整合校內原有實踐項目,設計三套平行的實踐方案,并引導學生按照自己興趣合理選擇。同時,鼓勵學生參加“電子協會”、“仿真協會”、“計算機協會”等協會,并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教師的科研項目,以及各種科技競賽,實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常態化。
5.“學校+企業+第三方培訓機構”的校外實習模式,增加就業機會。為了進一步解決學生工程訓練的需要,在增加企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學校鼓勵學生參加社會上的第三方培訓機構,完善校外實習安全保障機制及學分置換機制,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張曉宇.一種應用型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新型實踐教學體系[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4):88-91.
[2]潘丹青,楊小勁.應用型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教育觀察,2015,4(21):113-115.
[3]李新國,鄭明才.師范院校卓越電子工程師培養的實踐探討[J].湖南學院學報,2015,15(5):44-48.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QU Qiang,YANG Yong-hui,CHI Tao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Anshan,Liaoning 114051,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sed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which take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the core and bases on inside and outside campus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groups of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embedded system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ation" are form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improved.
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