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燕
摘要:在工具主義主導理念影響下,當代大學教育呈現功利化趨勢。這導致作為本體價值存在的大學教育的主體性發生異化或失落,大學教育的本體意義受到質疑,并陷入自反過程。在最終意義上,當代大學教育出現質性日漸疏離,大學精神不彰。
關鍵詞:功利化;主體性;異化;本體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2-0206-02
一、大學教育的功利化
大學作為社會組織在與社會系統其他維度不斷作用與反作用中存在和發展。在中國社會轉型和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人們對于物質、實用性、技術、效率等的追求和實現片面膨脹。大學亦毫不例外,逐漸走出了傳統意義的“象牙塔”而逐漸大眾化,遵循市場邏輯下的社會實用價值。中國大學教育進入與經濟社會發展亦步亦趨的“功利化”時代。
首先,大學在專業設置、課程研發、學科門類的開設等方面主要參照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尤其能否產生近期效用。有些大學熱衷于追逐“熱門”專業,擴張規模,增加數量,由此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力。受社會分工和就業的影響,大學愈來愈專業化和職業化,無論教育的提供者還是接受者都將大學簡化為“好專業”和“好就業”。務實性、速成式培訓,資格性教育成為首先被推崇的大學教學模式。大學儼然成為因應市場需求的“文化超市”、“職業培訓場”。大學在與公眾需求、經濟發展不斷迂回中,樹立起自己的服務意識,證明著自己的現實價值?!笆袌鼋洕w系國家中的大學雖非具有完全市場功能的經濟組織,但其作為特殊商品(高級勞動力和科技知識產品)生產者的性質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笨梢?,教育價值的社會本位取向,強調大學教育的社會功能,同時把教育過程中的人看作實現社會功能的工具來培養。大學教育的本質目標是成人,是理智訓練和人格完善。顯然,社會功用至上,或以淺近效率為最高目的的大學教育已經是異化的功利主義教育,已然出現對以人為本的背離。
其次,大學教育價值評判的物化和庸俗化。教育價值是對教育內在規定性的揭示,“真正的教育永遠是精神尋求”。而大學教育功利化將“有用”和相應的物化標準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和效果的最后依據。
基于市場邏輯,大學生被視為教育服務的消費者。以“顧客導向”,如圍繞大學生學習目的、學生的“滿意度”等建立教學評判標準,對教學做孰優孰劣的評判。大學生越來越習慣于以消費者要求或看待大學教育,認為在短期內有效果的教育服務是最佳選擇。那些體現“實用主義”的實踐教學環節因學生和教育管理者對于短期效果的追求而備受推崇。大學教師為了適應學生需求,迎合“消費者”口味,有的甚至不惜犧牲專業性和文化價值,增強課程的娛樂性以博得認可?!白鳛橐粋€消費者,要求個體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這需要兩個條件:能夠獲取高質量的信息以及運用這些信息的能力?!倍鴮W生往往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占有信息的能力和信息質量較低,其選擇很難是理性的、成熟的、切中實質的。因此,大學課堂首先追求感官刺激,而非真正的“教育性”;重視教育結果而非教育過程;甚至大學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自尊水平,往往要幫助學生避免失?。ㄈ绮患案瘢?,而不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助推了大學教育的異化。“顧客導向”下的大學教育似乎被簡化為金錢與資格證書的交換,成為從開始便可預期終點的消費過程。這也助長了學生的投機和急于求成心理。
另外,大學管理的科層化顯示了工具理性管理理念對大學組織的強滲透,其結果既助力于大學教育的功利化,但又逐漸展現出功利化導引下大學管理理念的異化。大學科層化意味著科層制從管理手段異化為目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大學教育也會越來越受制于行政權力,呈現功利化趨勢。
科層制下的大學組織在管理或督查教學時過分倚重于紛繁復雜的數字指標等量化形式,并且量化制度與資源分配密切聯系在一起,形成讓大學人就范的“宰制空間”。大學教師或求職稱晉升,或為近期效率等功利化目標而一再放棄知識分子的操守,迎合具有權力資源的科層管理。不同層次的功利化目標轉化為各種評審制度,大學便終究陷于評估符號的非實質性競爭之中,學術泡沫的大量出現不可避免。在文化的物化標準下,學術成為大學人追名逐利的手段,嚴謹、深沉的東西甚而被視為虛幻不實,沒有價值?!坝行巍钡膬r值教育層面彰顯,而無法“物化”的價值教育層面則或被忽略,或居于評價體系的次要地位。功利主義教育質量觀指導下,對技術、專業的培養給予顯性關懷,但并不能解決由于教育內涵認識的偏頗而導致的教育真正質量的提高問題。
二、大學教育的主體性失落
在認識論意義上,“主體”是指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承擔者。大學突出其教育性和學術性,因此教師與學生理應擔當大學教育的主體角色。大學教育的主體性是圍繞大學教育主體再現出的內在規定性、特征。它體現了教育的本體價值,是大學精神得以實現的前提和保障。功利主義使得“以人為本”的大學教育價值失落,本體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喪失。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等體現為學生、教師的主體性被遮蔽而發生異化或失落。
1.以人為本教育價值的異化。教育是基于人的發展的文化事業,是人性本位的。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功用是啟迪智慧,文化啟蒙,養成獨立人格,使人之成人。功利主義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將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對立起來,陷入價值相對主義;以人的工具價值掩蓋人的全面發展,導致人發展的片面性;以單純知識的占有掩蓋本真的生存意義的主體性發展。受制于外在因素,教育的主體發生錯位,主體性被遮蔽而發生異化或失落。
現代教育必須以人為中心,協調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關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當前中國大學教育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出發點,以實現學生價值為目的,設計和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建立順暢的大學教育主體間性,實現教育主體角色的合理擔當。
2.大學生主體性的形式化。功利主義大學教育在實施社會本位、市場取向時,形式上并非將學生完全視為教育的受動對象,后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以“顧客”身份或大學教育的消費者評判教育過程,甚至與教育機構對等交流。但他們選擇或評判的依據首先來源于人力資本、市場適應力、職業能力、實踐能力等培養需求,參照急功近利的社會服務和社會適應需要。教育對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當作社會發展的工具或器物,學生儼然是模式化、標準化的工業化流水線產品。人格完善,信仰和精神的內化和升華等真正使人之成人的教育目標有所忽略。學生習慣于以外在尺度評判教育功用和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而似乎缺省了以內在尺度引導自我發展。尤其,機械化甚至極端化看待“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出現以凸顯后者地位而犧牲前者重要性的現象。如果缺乏與教師主體的交流,缺乏教師的必要引導、啟發、激勵,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創造性的建構便會被扭曲或顯得空洞。學生尚未在理性認識自我地位、能力、屬性等基礎上,將之轉化為其主體活動的目的。學生自我意識模糊,學習內在動力不足,要么成為外向灌輸的知識技術接收器,缺乏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要么成為憑借外力評判確證的“偽主體”,缺乏應有的創新精神。其實質是“物化”主體性,形式主體性,“工具化”主體性。
3.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超越。大學教師是與大學生存在交互作用的另一主體,是大學精神的承載者和實踐主體。而在功利化背景下,教師逐漸淪為教育管理者實現功利化目的的工具,體現其主體性的獨立自由精神、探究精神、批判精神等被扭曲或異化。而科層化管理建構起權力至上、效率至上的組織文化,行政權力過多介入學術事務,體現于大學教師身上的學術權力在大學的地位沒有得到充分落實。學者對學術事務的管理被忽視或形式化成為普遍現象。由此大學組織出現背離其基本屬性——學術性和教育性的傾向。
功利主義大學教育實質上是片面強調教育的近期效用,而犧牲系統長遠的功用;機械強調教育主體某個方面的價值,而忽略教育主體其他方面的存在意義,將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嚴重對立。主體性本質上是關系范疇,只有厘清教育與人的關系,構建起大學主體——管理者、教師、學生間合理協商對話、相互啟發、共同參與的關系,才能使大學教育不失其主體性。否則大學教育將陷入自我否定,而使大學精神不彰,或其存在意義受到質疑。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78-83.
[2]陳列.市場經濟與高等教育——一個世界性的課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The Utility of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Loss of Its Subjectivity
LIU Hong-Ya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Hebei 050061,China)
Abstract:Utilitarian Trend of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Losing of Subjectiv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dea of instrumentalism,there appears a utilitarian tendency in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China. The subjectivity is the ontology value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utilitarianism causes the dissimilation or the loss of the subjectivity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whose ontological meaning is questioned,lapse into self converse. In a final sense,quality nature of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alienationed and college spirit doesn't show.
Key words:utilitarian;subjectivity;alienation;ontolog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