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蓉
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陳文蓉
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比較法、實例分析法,分析了開放教育模式的特征與教學理念,分析了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旨在為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參考數據。
開放教育 漢語言 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指研究中國漢語的詞語、句法,賞析中國古典、現代等經典文學作品,熟悉相關新聞、圖書編輯出版的基礎知識的一門學科。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扎實的漢語功底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具備評價我國文學作品、編輯和出版作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1]。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概念和教學目標可知,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特點是培養的人才主要是從事人的工作,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學不是像會計、金融等學科一樣直接體現在實際應用上,而是體現在對社會價值觀念和精神的取向上,它獲取的利益無法用具體的量化數字統計。傳統教育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師、教材提供知識,學生獲取漢語言文學知識的渠道非常單一,獲取的知識非常有限,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這違背漢語言文學專業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寫作能力、文學評價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必須進行改革,下面本文針對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進行詳細探討。
1.1 開放教育模式的特征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開放教育模式具有三個主要特征,一是開放教育模式的教學核心是學生和學生的學習,它擺脫了傳統教育圍繞學校、教材、課程、教師為中心的模式,這個特征是開放教育模式區別傳統教育最顯著的特征。二是開放教育主要以現代先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為主要手段,有別于傳統教育一本書、一支筆的課堂面對面交流教學。三是開放教育模式擺脫傳統教育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為社會上所有想要學習的人提供方便。這三個特征構成開放教育模式,如果缺少任何一個特征都不能構成完整的開放教育模式。由此可以總結出開放教育模式的概念是指用現代先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為主要手段,以學生和學生的學習為核心,為社會上所有想學習的人提供教學服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1.2 開放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
開放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最大的改變是教育理念的改變,開放教育模式主要有三個核心教育理念,分別是服務理念、平等理念和協作理念。服務理念是指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教師、學校不再高高再上,處于上位者的角色指揮、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和酒店、旅游等服務行業一樣將服務放在第一位,一切以學生和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從教師、學校上位者論轉變成客戶上帝論。開放教育模式下的客戶便是指學生,開放教育模式中一切都要為學生和學生的學習讓位。因此構建開放教育模式的第一步是轉變教學理念,樹立良好的服務理念。平等理念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的地位平等,和學生交流是教師的主要工作形式。教師從傳統的被迫交流轉化為積極主動交流,教師從傳統的單向知識壟斷者、傳播者的高姿態教學向低姿態交流、教學轉變。協作理念是指開放教育模式中教學手段、形式豐富多樣,教學已經不能像傳統教育一樣單靠一個教師便能解決一節課程,開放教育模式下教學需要多個教師、多項現代化技術等進行協作教學。比如:網上文言文語言教學直播、疑難解答,需要文言文教學部門、網絡通信技術部門、文言文專業教師團隊、網絡系統維護工程師等多方緊密協作才能完成[2]。
2.1 教學理念改革
傳統教學模式圍繞教材、教師和學校課程安排教學,課堂教學主要依靠教師,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由于教師處于知識壟斷者、傳播者的地位,其在教學中的角色是上位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下位者,這必然會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和意向,導致教學與學生的需求相背離。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不但阻礙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還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效率。在強迫學習環境中學生將漢語言學習當成一種義務和包袱,在長期的壓迫下會喪失學習漢語言專業的興趣甚至生出反感。針對傳統文言文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應首先改革教學理念。樹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服務理念、平等理念和協作理念,利用開放教育先進教學理念構建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將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和教師的地位平等起來,將以教材、課堂、學校、教師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向以學生和學生學習為核心的理念轉變。樹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協作教學理念,調動多方資源協助教學,充分整合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資源,實現最優資源配置,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進而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效率和質量[3]。
2.2 整合資源,改革教學手段
根據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點可知,閱讀是提高學生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寫作技能、獲得基礎語言知識的重要手段,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離不開大量的閱讀資源,因此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需要整合教學資源。整合教學資源的具體措施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收集、歸納社會上我國文學精品,輔助漢語言文學教學,整合多元化專業知識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資源服務。傳統教學手段注重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只是被動的單向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長期運作下容易使學生麻木,失去對漢語言的興趣,失去主動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針對以上缺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改革應注重教學手段的改革,校內課堂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手段為輔。校外遠程開放教育以現代教學手段為主,傳統教學手段為輔。漢語言教學手段應擺脫傳統的教學元素,利用現代化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和形式。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手段,為校內外想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提供周到的服務。比如:利用網絡技術、雙向視頻技術等,構建網上漢語言文學專業直播疑難解答,構建遠程面對面集中授課,完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共享平臺,安排專業守護共享平臺的教師,及時為學生解決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針對特殊學生特殊對待,開發有針對性的教學服務,為校內、校外學生提供周到的教學服務[4]。
2.3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無論是哪門學科下何種模式下教學,都需要教師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尤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對教師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如果教師不熟悉漢語言專業知識,便不可能做好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工作。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對教師的改革,首先要加強教師專業知識功底的培訓,通過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功底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專家形象,獲取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進而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據相關資料研究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知識差距,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入21世紀后我國進入全面信息大爆炸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在這種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更應不斷學習新知識,加快專業知識學習的速度,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專業服務。其次,教師應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學會熟練操控現代化信息技術。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擺脫傳統教師與學生近距離面對面教學模式,主要以現代化技術為載體進行現代化教學,即是人-機-人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教師應熟練掌握各種與教學有關的現代技術,學會使用雙視頻技術與學生遠程面對面交流,學會做PPT等課件,學會用BBS、微信、微博、論壇等與學生交流,通過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幫助解決,為學生提供周到、細致的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是學校重視,學校鼓勵教師學習遠程開放教育理論,鼓勵教師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將遠程開放教學納入教師考評,比如:將遠程開放教育教師輔助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2.4 教學內容改革
新模式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可避免的需要改革教學內容,因傳統漢語言文學教材只適合傳統教學模式,不適合遠程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傳統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的缺陷是缺乏應用性,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文學評價能力和編輯出版能力等,教學的目的是為國家、社會提供新聞、編輯等行業提供高端人才,傳統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知識、理論的提升,不注重學生技巧、能力的培養,培養出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容易被社會淘汰。針對以上問題改革應重視學生實戰技能、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圍繞應用性開展。具體措施是教學內容改革以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踏入社會的就業指導為導向,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為中心,將教學內容與國家、社會的需求掛鉤,培養國家、社會需要的真正人才。比如:現在我國正處于網絡時代,社會需要綜合素質高的網絡編輯人才。學校經過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方向調查、分析、預測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各種應用類、技巧類教學課程,定期向學生開放,并根據需求適當提高這類課程的比重[5]。
近年來我國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政府制定一系列方針、政策對我國教育進行改革。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作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我國新聞、出版、編輯等行業的發展。學校應響應國家政策、方針,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改革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開放教育模式打破傳統教育理念、教學手段等,可為所有想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人提供服務。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應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在教學內容上重視學生實戰技能、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圍繞應用性開展。
[1]黃志剛、劉麗娟、高建青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宜春學院學報,2015 (8 ):117-120.
[2]薛曉霞,賀智利.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榆林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為例[J].陜西教育,2017(2):18-20.
[3]洪芳.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思考———以燕山大學為例[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5(1):88-90.
[4]劉煥芳.就業導向下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營銷教學,2016(35): 200-203.
[5]何靜.淺談對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問題的分析 [J].才智,2015(14): 156-158.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