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艷
學會感恩是德育教育的應有之義
路艷
德育教育在學生的教育結構中至關重要,感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應有之義。當下社會,感恩教育存在著不足,因此,通過知識的學習和感恩教育的培養,來達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感恩 德育 教育
德育又稱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政治、思想、道德規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過程的客觀規律,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使社會政治、思想、道德規范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品德的教育。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對其健康成長具有特殊意義,對小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導向意義,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文化傳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等感恩思想早已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以及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感恩也是一種責任,知恩圖報,有恩必報,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儒家經典著作中的感恩準則比比皆是,“這里流露的反哺之情與報恩之意實乃滌蕩心弦,感人肺腑。它既體現了一種生命的根源意識,又表征著人類源于動物而又超越動物性的關系與情感。沒有感恩,就喪失了做人的最起碼的道德。
“教書”與“育人”是學校教育的兩大目標,不可分割,從理論上說,學校德育工作目標的實現需要感恩。然而,反思現在的教育行為,在應試教育的牢籠之下,許多學校為了眼前的分數利益,更多的傾向于課本知識是學習,將學校的重心放在學科教學上,放在考試和對于分數的評判上,“重教書、輕育人”,重原理知識的灌輸、輕學生情感的培養等現象普遍存在,并不能立足以人為本的全面教育的發展觀,讓人擔憂。正如郅庭謹教授所言:“當今教育最為深刻的教育危機之一,就在于知識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培養和塑造‘知識人’成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始終指導和制約著教育的實踐。”加之,現在家庭都為獨生子女,父母視孩子為掌上寶,一切由著孩子來,過多的寵愛喪失了德育的培養,家長也只盯著自己孩子的分數和名次等,“感恩”主題已被遺忘。甚至出現“山西朔州青年教師郝旭東被學生殺害”、“云南大學馬加爵殺死室友”等事件,這些都是不懂感恩、德育教育缺乏帶來的惡果,可謂給我們慘痛的教訓。
因此,破除舊有教育觀念的影響,樹立起嶄新的育人理念,已經成為當今時代教育改革的最強音。傳承優良傳統,倡導感恩思想,培育感恩精神,付諸感恩實踐,理應成為學校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我們所期待的德育實效就是要通過課程的情感教育價值觀目標來認識到感恩是德育教育的應有之義,通過德育活動,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達到內在的質變效果,讓長期以來的“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和注重貧乏的道德說教遠離,讓德育教育貼近生活,進入學生的心靈。筆者認為要實現德育教育內容融入學生的心靈,必須是使德育內容成為學生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學生最豐富和最直接的情感體驗,從這個角度上說,感恩教育理念理應成為學校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語文出版社六年級下冊第26課《理想的風箏》,寫了身殘志堅的劉老師一直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和對生活強烈的愛與追求,培養了一批批有理想的學生。選取了劉老師課堂上敬業,操場上蹦跳放風箏這兩個典型事例來具體說明,從工作以及生活兩方面寫出了劉老師完美的人格,完整地表現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最后一段:“劉老師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雖然是普通的語言,但是這深情的呼喚道出了對老師的感恩、崇敬和懷念。學習這篇課文,明確三個學習目標是很重要的,首先,知識與基礎,就是生字、生詞的認識,課文的朗讀等基礎目標;其次,過程與方法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文中講述的劉老師的兩件事,學會分層理解,學會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的描寫方法,重點學習劉老師身體殘疾但是意志堅強,對待生活持樂觀態度,培養出了一批批有理想的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就是充分體會作者對劉老師的懷念、感恩之情,把作者的感情融入自己的心里去,從而想到自己的老師嘔心瀝血培育學生的艱辛,從而對自己老師心生懷念與感恩之情。懂得感恩這個主題,在自己的生活與學習中學會感恩并且付諸行動。學會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對自己的老師感恩,對自己的同學、朋友感恩,對社會感恩,對這個生存的世界感恩,從而實現了感恩教育,那么德育工作也就通過學習知識而學習了,也就全面實現了學習目標,從小學生這里就將中華文化的感恩精神綿延下去。通過此課的學習,老師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學生搞關于感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策劃、互相交流學習,從而深化感恩精神,讓學生達到精神的教育與學習。學校的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是學校里的學生集體組織,可以讓他們組織開展關于感恩的德育教育方面的活動,從而達到整體的學習。課外、校外的活動是學生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實施德育的要求,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實行社會宣傳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修養鍛煉??傊?,讓德育教育不僅僅掛在嘴邊,更重要是融入學生的心里,融入其精神世界里,從而外化為實際行動。
語文教育的學習中應該重視感恩教育,“感恩”二字也是學生日常生活常見的主題詞,心存感恩是有道德之人的具體表現,感恩教育理應成為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感恩的過程中,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達到道德升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