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思
“私人定制式”家長會淺議
王思思
加強家校合作有助于優化學生成長的生態環境。家校教育的分離,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生進步的“攔路虎”。一般而言,家校溝通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班級家長會”。家長會是成為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發展情況的主要窗口。但由于傳統班級規模較大,“傳統家長會”簡單化地成了試卷分析,在校表現的老師報告會,無形之中讓家長、學生與教師見“分”不見“人”。而今,“私人訂制家長會”悄然興起,著實是家校合作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家校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的全新契機。
為了使家長全面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及能力發展情況,“私人定制”式家長會召開之前,班主任老師召集科任老師一起制定出與家長溝通的談話提綱,列出要溝通的內容及要商討、解決的問題。老師們拼上課桌,擺上生機勃勃的盆摘,為家長沏上清香的茉莉花茶,讓家長感受到不一般的重視和尊重。
分組、分時、分段、分類地由家長與班級科任老師組成“私人定制式”家長會,為家長就孩子家庭教育、能力發展、人際關系、心理狀態及學習情況提供了深度交流、個性化問診的機會并做出個性化的評價,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交流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平等互動,讓家長們毫無壓力感,且對今后孩子的教育、學習有章可循。
一.將個性化教育理念融入“私人定制式”家長會。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同樣的孩子。教育的宗旨是培育完整的人,讓每個人成為他(她)自己??鬃釉趦汕Ф嗄昵熬鸵呀浱岢觥耙虿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也許這是最早關于個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了。
“傳統的家長會”班級規模較大,交流和評價的方式都比較相對單一?!八饺擞喼剖健奔议L會讓家校關注重心不自覺中拋棄試卷、逐步轉向以孩子真正成長和進步為中心。在“私人定制式”家長會上,教師更方便收集到來自不同家長提出的教育難題,也會聽到各種對問題成因的解釋,還能匯聚多元教育觀念,對于教師來說,這些“千差萬別”就構成了個性化教育的圖景。
二.將有效溝通理念體現在“私人定制式”家長會中。有效溝通是教育發揮作用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溝通,師生交往需要有效溝通,家校合作就是為了實現教育內外的有效溝通。
“傳統家長會”困于人數眾多,針對部分學生的不足或存在的問題,老師也只能點到為止,使得一些家長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清不楚”或“不痛不癢”。通過“私人訂制”家長會,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全面而個性的評價,也可根據不同類型(退避型、溺愛型、學問型)的家長對其進行針對性個案分析,并提出促成有效溝通的策略,實現教育合力。教師看到了家長眼中的“孩子”,家長們也看到教師眼中的“孩子”。通過這種溝通,家長和教師不僅就孩子的成長問題進行意見交換,而且也是不同教育觀念的交融與更新。
三.將發展性評價理念融入“私人定制式”家長會。發展性評價是面向未來教育的評價理念,一種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只重結果輕過程不同的是:它以尊重教育規律、提倡發現法和發展觀為基礎。
在“私人定制式”家長會上,教師用發展性理念對學生進行從“表面到本質”的深刻評價,從“抽象到具體”的目標評價,從“幼兒到未來”的綜合評價,從“家庭到教室”的全面評價。評價方向,是一切為了學生未來全面發展;目的,是促進家校的充分、主動、全面合作與發展;功能,是全面開發、全面激勵、全面發展家校合作,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內容,針對學生是精神、知識、身體、個性、能力;標準,等多方面發展性評價,是多維、多元、靈活、立體的評價。教師們基于對每個孩子的觀察、了解,用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刻畫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特征變化,交流孩子的各方面表現,以及分析每個孩子的學習進步與期待,就形成了一部部記錄孩子成長的“檔案”。
“私人定制式”家長會相對于“傳統家長會”而言,是因材施教的一個良好方式,也是扭轉以分數為主的、真正實現孩子自由而全面成長的嘗試。從實際效果來看,“私人定制式”家長會讓家長們和老師們面對面的、有針對性的、有互動性的溝通,更有助于家長全面掌握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情況,特別是性格養成、情感培育和孩子認知水平等方面,這是“傳統的家長會”很難有的效果。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