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德育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與對策
柳德育
小學數學應用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所以加強應用題教學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基于這種認識,文章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展開了分析,并結合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障礙 對策
應用題教學的開展,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實現數學教學的意義。但就目前來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遭遇了較多障礙,以至于小學數學教學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相關人員還應加強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障礙的分析,以便尋求有效的對策改善應用題教學效果。
1.1 例題教學程式化。目前,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存在著例題教學程式化的問題,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總是習慣采用利用文字形式進行例題內容敘述的例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識字能力有限,選取該類例題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解題熱情被削弱。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講,閱讀大段例題描述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1]。此外,采用形式單一的例題進行應用題教學,往往也只能產生單一的答案。長期開展該種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在應用題解答方面形成慣性思維,進而不利于應用題教學的開展。
1.2 教學脫離實際。長期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在教學內容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總是針對簡單化或純粹化的數學問題進行解答。這些問題大多脫離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以將給學生理解問題帶來困難。在應用題教學中,多數應用題都是純粹的數學框架,問題和條件經過了人為篩選,因此彼此之間不存在矛盾,提供解題條件也相對完善。解答這樣的應用題,顯然將得到唯一的正確答案。而開展這樣的教學,將導致學生反復進行與時代脫節的陳舊數學問題解答,無法積累現代數學問題的解答經驗,進而難以形成綜合解題的能力。
1.3 解題方法單一。在應用題教學中,一些教師習慣于采用一種解題方法進行問題講解,并且傾向于將模塊化的解題思維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一些教師甚至會將學生遇到的數學應用題人為劃分為多個類型,然后針對每種類型進行特定解題方法的講解。長期開展該種教學,學生將習慣于背記數學公式,一旦遇到題型上稍作變化的應用題,往往就會出現無法靈活解答問題的情況[2]。而這樣解答應用題,其實就是在進行公式套用,學生并未真正掌握數學問題的分析方法,因此無法在面對實際數學問題時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
1.4 能力培養不足。開展數學應用題教學,就是為了對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要求學生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運用發散性的思維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但就目前來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能力培養不足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較為單一,無法從復雜的實際問題中看到問題實質,所以難以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出現這種情況,與教師過于注重數學應用題中的數學知識教學有關,以至于教師一味強調學生掌握題目中的數學知識,卻未能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進而導致學生難以形成數學解題的綜合能力。
2.1 豐富例題教學模式。在開展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教師還應豐富例題教學模式。具體來講,就是為學生提供一些包含圖、表等內容的例題。借助直觀形象的圖、表,學生則能更好的理解例題描述的問題,并對數學解題產生濃厚的興趣[3]。而在小學階段,教師還應認識到感官體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還要加強教學模式的設計,以便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激發。
例如,在講解五年級數學下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內容時,教師可以布置“修建長60米,寬40米的長方形操場,需要先鋪一層三合土,土厚度為10厘米,然后在鋪一層煤渣,厚度為4厘米,問需要多少三合土和煤渣?”的例題。在講解該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畫圖,也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制作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模型,然后通過觀察模型特點理解應用題的問題,進而更好的完成應用題的解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畫圖或制模過程,并詢問學生是如何成功畫圖或制模的,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采取該種教學模式,則能使學生在描述畫圖意思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應用題的結構方式,并形成應用數學知識解題實際問題的思維[4]。按照《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應用題啟蒙階段,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抓住畫圖入門的關鍵。因此,教師在選取應用題例題時,還應以表格或圖畫為主,以便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應用題做出合理的判斷和理解,并且能夠從復雜題目條件中完成解題思路的梳理,進而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
2.2 緊密聯合生活實際。不同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不高,所以習慣于從直觀的事物中認知事物。考慮到這一問題,教師還應加強應用題素材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系,以便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生活理解應用題的內容和解答意義,進而更好的解答問題[5]。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解,以便尋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事物形象作為應用題內容。采取該種教學方法,也能使學生克服解答應用題的畏難心理,進而使學生主動進行應用題解答方法的學習。
比如,教師在講解單價、數量和總價關系的內容時,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應用題的設計。例如,小明媽媽買了3千克的桃子和4千克的梨,一共付給商店收銀員23.4元,而每千克梨的價格為桃子的1.5倍,問梨和桃子的單價為多少?在解答這道問題時,學生可以直接聯想到日常生活,并結合日常經驗認真分析這些數量之間的關系。而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則能使學生將桃子單價設定為x,從而得到梨的單價為1.5x,然后列出x+1.5x=23.4的方程式,進而順利解答出問題。而在小學階段,應用題有較多類型,能夠與日常生活中的銷售問題、工程問題和出行問題等各種問題聯系在一起[6]。教師還應結合應用題的類型進行素材的選取,從而加強應用題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進而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經驗更好的理解和解答問題。
2.3 運用多種解題方法。在小學階段,教師還應運用不同解題策略激發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的興趣,并加強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還應采用一題多解的方式進行應用題的解答,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多種解題方式,進而獲得解題能力的提高。就目前來看,小學階段采用替換、列舉、假設等解題策略,正確進行策略的運用,則能幫助學生找好解題方向,進而更好的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題。
例如,一個籠子中有多只兔子和雞,從上面看只能看到8個頭,從下面看則能看到26只腳,問兔子和雞的數量?這道題目實際上為經典的數學應用題,通常教師都會采用方程法進行解題,即假設雞的數量為x,然后列出2x+4(8-x)=26的方程進行問題求解。但除了采用該種解題策略,教師也可以利用畫圖法和假設法解答問題,從而使學生的解題思路得到拓展。比如采用假設法解題,就是先假設籠子里都是兔子,計算可得籠子里有32只腳,比實際數量多出了6只。而雞比兔子少兩只腳,所以應該有6/2=3只雞。如果采用畫圖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畫8個圓圈,用于表示動物的總體數量,然后先在每個圓圈上畫上2只腳。通過數數,可以發現如果每個動物兩只腳,一共就只有16只腳。所以,還要將剩下的10只腳分給5個動物,因此兔子的數量為5只。而運用畫圖的方法解決應用題,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畫圖能力得到培養,還能使學生透過概念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并形成數學建模思想,進而更好的解答數學問題。此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采用一題多解的教學策略,也可以采用多題一解的方法解答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學習到的解題方法[7]。
2.4 加強解題能力培養。在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還應加強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首先,教師需加強學生審題能力培養,確保學生能夠在閱讀冗長、抽象的題目時正確理解題意。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完成題目中關鍵句的有效分析,以便從中提煉出有效的字眼。
比如在解答路程、速度和實踐等問題時,還要找到題目中“多”、“比”、“提前”等能夠形成等量關系的關鍵字眼。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應用題的結構形成相應的解題思路。比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講解因數和倍數的特征,然后在學生對這些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相應的解題思路解答應用題。再者,教師還要加強學生良好解題習慣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完成應用題的規范分析和求解。所以在學生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指導學生較好的完成問題解答思路的歸納和總結,以便從中獲得有效的線索快速完成問題的解答。最后,為加強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教師還應在學生完成應用題解答后,帶領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和改編,如通過改變問題數量關系和條件等內容進行新的應用題編寫[8]。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些條件并不完善的數學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分析題目找到應用題缺乏的條件,然后通過調查完成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進而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目前存在著例題教學程式化、解題方法單一、脫離實際生活和缺乏能力培養等多種問題,以至于給教學的開展帶來了較多障礙。想要順利完成應用題教學,教師還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模式和解題方法,并提供與生活緊密聯系的題目,以確保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1]應斐斐.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解題障礙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 (04):222.
[2]聶卓霞.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和創新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3 (14):88.
[3]陳淑瓊.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J].學周刊,2013(29):104.
[4]李艷華.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 (06):1.
[5]張賓.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技巧探析[J].學周刊,2016(28):105-106.
[6]劉國祥.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 [J].科學咨詢 (科技·管理),2016 (06):98.
[7]管小兵.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探究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 (09):237.
[8]邢梅素.貼近生活 學以致用——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J].學周刊,2011(18):110.
(作者單位:湖北監利縣福田寺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