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如一
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靳如一
中專院校著重于技術型人才的培養,而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然而語文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對學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有所影響。本文通過中專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方向,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中專 語文教學 實施 素質教育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增強語文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中專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部分。在中專教育中,語文是中專學生學習的基本學科,也是重要的學科之一。更是學生豐富情感,增強道德意識,以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重要的途徑。現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素質也納入考慮的范圍,這就需要學生在重視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1.中專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方向
語文教學中,是根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原則來確定素質教育的內容的,其素質教育的方向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在語文方面的要求為依據,從而構建完善的素質教育體系。
1.1 素質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專業的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通過語文教材中的正面人物體現出的高尚情操和可貴精神來影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思想道德和品德受到熏陶,從而加深對于專業的熱愛,更加有自信心。與此同時,要在語文教材中挖掘美學的思想,給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鑒賞能力以及創造美的能力,使得審美情趣得到提升。
1.2 素質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文化素質教育是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來進行的,在提升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以外,還要加強系統的訓練為以后在工作中具備所需的語文能力。比如,在衛校的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熟練的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也能夠寫出常用的應用文等。
1.3 素質教育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在教育中,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健康的認識心理和學習心理等方面的能力,通過語文教學要教育學生具有現在的素質,重視語文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2.中專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
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語文教育實踐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是學生語文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必然之路。
2.1 在教學中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過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和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創建校園小報,組建文學社團等等,使學生能夠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更好的應用語文知識,培養學生實際的語文能力。與此同時要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走出校園,將學到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調查,指導學生學評論文章等等。首先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能力。另外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
2.2 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增加情境的創建,設置條件,營造輕松氛圍,更好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交流中,從而提升自學的能力,在通過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才能逐步實現語文素質教學的目標。
2.3 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素質,就需要教師將親身傳授和學生靜止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由于教學方式是為了更好的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不能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來完成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師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諸多目標要求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把握教學內容,大膽構建適合語文教學實際的,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各種模式的教學方式,盡可能采用教學錄像,多媒體。多媒體、計算計輔助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2.4 考試形式的多樣化。在教學中,將單一形式的考試方式變為多樣靈活的考試方式。由于現在單一的考試方式,內容比較偏向理論知識的考核。學生素質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學生主體親身實踐活動中鍛煉出來的,要想測試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情況,就必須改革現有傳統的考試形式。
改革后的考試形式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的運用,將成績進行綜合性的評定。從而更好的提升考試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公正性。使得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服務。
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能夠更好的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通過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的指導學生提升語文的應用能力,同時綜合素質的提高。
[1]范桃紅.試論中專語文教學的困境及解決措施[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10(10):256-286.
[2]王金磊.中專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5(11):20-60.
(作者單位:菏澤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