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勇 孫貴華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夏 勇 孫貴華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是每位小學數學教師研究的重點。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漏洞,并提出了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有關建議。
小學數學 教學設計 有效
1.1 教學目標表述籠統化。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它在教學設計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教學設計的其他要素都要圍繞教學目標來展開。目標不只是對學生應該如何行為的方式的精確化陳述,也是為了更清楚地告訴我們課程與教學成功與否。盡管小學數學教師都知道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并能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但他們在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卻存在著籠統化的問題,導致教學目標在實踐中較難落實,更難以將其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
1.2 教材分析照搬化。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同一堂課的教材分析時,往往會出現雷同,這種雷同并不是巧合,而是照搬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所造成的意料之中的必然結果。盲目照搬教材分析所帶來的后果是教師越來越依賴教學用書,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不能有效地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在與教科書的聯系基礎上進行提煉與升華,自然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1.3 學情分析隨意化。學情分析是指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已有的知識基礎、思維特點、個性差異、學習習慣、興趣等情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設計出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等。同一年級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既有共性,如思維發展水平大致相當,也有因地域、教師、興趣、認知風格等所形成的個性,如一些學生更喜歡數與代數,而一些學生則更偏愛圖形與幾何。不管是共性,還是個性,都需要教師采用一些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分析。然而一些教師對此并未足夠重視,對學情的描述隨意化。
2.1 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的教育目的,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們的數學認知,更關鍵的教授學生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數學教育中提升小學生的全面素質,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中就要避免內容的單一化。例如,在看時鐘確定時間的學習中,教師若是簡單的列舉幾張時針圖,讓學生們競猜具體的時間,就存在單一的認知教學的特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素質都不能夠較高的提升,沒有挖掘出學生的潛力和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時針、分針和秒針的區別,還要對具體的應用進行演練,豐富教學內容,將時鐘問題引入小學生生活的實例,教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并根據時間的認知和驗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認知到實踐,深化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的應用價值,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2.2 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應選擇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教無定法,貴要得法”。數學教學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選擇有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教學方法,比如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多媒體課件、實物模型、搶答提問等教學方式。有時,一堂課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術能力,掌握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知識素養,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2.3 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心理專家明確指出,一個人的有效注意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年齡尚小,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奇、好玩的事物給吸引,在課堂教學中,稍不留神注意力就被其他事物給分散了,這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加之,數學這門學科其本身的特點:枯燥乏味、抽象難懂,這就更難讓小學生沒法全神貫注地去聽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的設置可以將課堂變無趣為生動形象,從而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積極聽講、認真聽課。具體做法可以利用故事情景法或者多媒體導入法,將學生喜歡或者感興趣的游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將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
2.4 豐富學生的課后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后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小學數學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學習小學數學知識,學生要能夠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數學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例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書店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分組統計書店這一時段所賣出的書,在統計過程中要記錄所賣出書的類型,讓他們分析得出哪一類書的銷售量最好等等問題。當然,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觀察每組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出恰當的評價。
綜上所述,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措施有: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豐富學生的課后實踐活動。
[1]楊清華.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77-77.
[2]司振軍.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J].教育,2015(46):18-18.
(作者單位:重慶市潼南區柏梓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