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孟君
怎樣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
殷孟君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怎樣的課堂才算是有效的課堂?結合實際經驗闡述如何做才能讓40分鐘的課堂更有效。
課堂教學 有效 藝術 語文價值
課堂的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更有效,如何能使課堂40分鐘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是我們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對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如何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于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著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于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1.課堂要有激情
一堂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些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優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堂課的有效與否,不是上課的老師說了算,應該是學生說了算。如若學生始終能被精彩的課堂所吸引,在強烈氛圍的渲染下不知不覺地度過40分鐘,學生在一堂課中始終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課。
2.課堂要能體現語文價值
語文課堂要能體現語文的價值,我們要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味該怎樣教出來?語文的教學價值該怎樣體現?我們要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的性質弄明白了,語文該教什么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教學也就有了方向。
3.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而我理解的語文更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每一位教師關注的熱點。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老教師給我的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來引發設計,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4.語文課堂要重視朗讀品評課文,感悟中心思想,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作品,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些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5.注重課內外結合。
新課標指出: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應該讓學生自己閱讀,不以老師的閱讀代替學生的閱讀,不僅讓學生閱讀課文,還要讓學生閱讀課外書,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采用多種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語文素養能力。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所謂課后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后,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后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總之,要使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通過課堂實踐的磨礪,真正走出課堂教學的種種誤區,創造出"真實、開放、有效"的和諧課堂。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注入后勁。只要我們每天細心觀察,注意、關注每個學生,我們的課堂就會多姿多彩,我們的課堂就會更有效。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八里灣鄉陳去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