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瑩
幫助學生在課堂積極發言的重要性
王雪瑩
進入初中以后,越往高年級,學生舉手的越來越少。往往是教師一個并不難的問題拋下去,教室里一片沉寂。教師再三追問,學生中會有幾個人低聲地群答。再要求:“那個同學來回答?”則又陷入沉寂。或者干脆“硬拔蘿卜”點學生回答。奇怪的是多數學生都能答對。特別是農村中學這種現象更是普遍,以致許多教師把這一不正常的現象視為理所當然。
課堂發言 學生 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成為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一條重要通道。為此,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在培養學生課堂踴躍發言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幫助學生提高對課堂發言的認識,使學生重視課堂踴躍發言。
1.課堂發言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課堂發言指學生當場在較短的時間口頭回答課文或老師、同學的問題。這就要對同學的思維提出三個要求,即思維的勤奮性、思維的集中性、思維的敏捷性。不喜歡動腦筋的同學,當要求口頭發言時,他們就得開動思維機器,克服思維的惰性,長此下去,他們就會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思維容易開小差,心不在焉的學生,當要求口頭發言時,就會促使他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緊緊圍繞課文和老師、同學提出的問題思考,久而久之,他們的思維就會集中于課堂,專心一意;能勤于思考但思維遲鈍的同學,課堂發言會促使他們加快大腦思維機器運轉的速度,堅持下去,他們的思維就會敏捷起來。
2.課堂發言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課堂要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說”的能力的訓練從課堂上看,主要形式就是課堂發言。它能鍛煉同學們說話的膽量,由開始的面紅耳赤、手腳無措到鎮靜自若、表情自然;它能訓練同學們說話的條理性,由開始的紊亂無章到井然有序;它能提高同學們說話的簡明準確性,由開始的拖沓含糊到簡練明了準確無誤……可見,課堂發言能有效地提高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3.課堂發言能增強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對某一活動有沒有興趣,很重要的是看你是否真正參與其活動。課堂踴躍發言,能促使同學的大腦勤奮,敏捷思考,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口頭交換自己的看法,使同學們的大腦形成優勢興奮中心。這樣,同學們學習的興趣就會與日俱增。課堂發言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我顯示自己存在的主要機會和形式,課堂發言使同學們的勞動成果得以及時發表。正確的回答,老師同學的贊同肯定;不準確或片面的回答,老師同學補充修正。這樣,課堂就會顯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二.消除學生思想顧慮,形成和諧的同學關系和民主的師生關系,采取鼓勵措施,使大面積學生愿意踴躍發言。
1.形成人人爭取自己發言,人人支持他人發言的課堂風氣。對于發言來說,同學們思想上普遍存在著兩大顧慮:一是害怕同學的嘲諷而不敢發言,一是擔心答錯獻丑而不愿發言。同學們對課文內容理解準確深刻,應該發表出來供其他同學參考,如果理解不準確或出現錯誤,更有必要發表出來,以得到同學、老師的修正,使自己當堂能弄懂弄準問題,同學們到學校來學習,就是由于不懂或懂之甚少,出錯自然難免。所以同學們應該丟掉面子思想,人人爭取發言。學生中確實有自己不發言還嫉妒別人踴躍發言的同學。如我教的班,在開始時就有的同學對回答錯的同學大加諷刺。一段時間,班上很少有人主動發言,課堂氣氛極其沉悶。我很快了解了情況后,在班上嚴厲地批評了這種壞風氣,并組織了“課堂踴躍發言該不該支持鼓勵”的專題討論。結果風氣大轉,班上形成了人人爭取自己發言,個個支持他人發言的風氣。
2.注意課堂的語言藝術,使課堂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愿不愿意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與師生關系如何有密切聯系。言為心聲,學生通過老師的語言就會領會到老師對他的態度和感情。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課堂語言藝術,來促進并形成民主的師生關系。
A.課堂發言中,有許多學生常會產生一些消極心態。如:①、壟斷心態。②、畏懼心態。③、依賴心態。④、隨意心態。⑤、應付心態。⑥、被動心態。
B.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我以為,在備課設計提問時至少注意三點。第一,課堂提問要緊扣教材。我們要認真深入地鉆研教材重難點,尋找教學提問的最佳突破口。第二,課堂提問要依據學生實際。第三,課堂提問要適宜于口頭表述。在設計問題時可用分解法把大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以利于學生課堂口答提問。
3.多給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一是多給他們提供口頭回答的問題,二是多給他們理解回答的時間,避免經常讓自己比較喜歡的個別學生發言的做法,使每個同學都有良好的學習心態。
當然,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踴躍發言與其性格、年齡、心理狀況以及教師的“導”有密切關系,只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努力推進素質教育,課堂上學生討論氣氛熱烈、發言踴躍一定會成為現實,學生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1]于龍.現代語文課程話語考論[D].上海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天祝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