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于海洋
用工風險
文丨于海洋

2015年12月底,“毒保姆”事件震驚全國,并在2016年持續發酵,多家媒體先后報道類似不良保姆事件,例如2歲女童疑被保姆虐死,男保姆虐待七旬老人,保姆往幼兒嘴里塞指甲鉗……雖然此類事件只是個案,有些事件中的所謂“保姆”甚至只是家屬隨便找來的無簽約家政企業、無培訓、無上崗證的“三無”人員,但這些報道給家政行業帶來的影響仍是不能否認的,再加上媒體的渲染和傳播,很容易讓消費者對整個家政服務產生不安和恐慌。
盡管只是個案,但用工風險一直是家政行業的一大挑戰,會給家政服務員、家政公司、雇主三方的權益帶來傷害。
對于家政企業來講,一旦遭遇類似事件,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不逃避責任;其次不要回避媒體,可以少說但不要回避;最后,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態度,積極做好善后工作,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要降低風險,就要把好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入口關和培訓關。首先,在初次面試家政服務員時,要注重家政從業者的愛心和孝心,了解到他的家庭關系如何、團隊協作能力如何等;其次,要注重家政服務員的職業道德培訓,判斷從業者是否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愛心,是不是用心來做這個行業;再次,家政服務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是非常關鍵的,重視服務員的思想教育,及時了解家政服務員在上戶時的服務情況;最后,回訪機制是重中之重,在回訪時從家政服務員的言語之間也會發現一些問題,這就可以早發現、早預防。

上海市首批家政服務人員上門服務證暨查詢系統開通儀式

寧波市家庭服務糾紛處理細則研討會

家庭服務中貴重物品如真皮沙發保養存在較大風險
在2016年,還有越來越多的家政企業開始呼吁建立行業黑名單,這個黑名單包括家政員、雇主和家政企業,最好全國聯網,這樣可以有效地實現對整個行業的監督,并通過優勝劣汰,盡快將不合格的人員和企業篩選出去。
行業黑名單其實是整個家政權益體系中的一個環節,要從根本上降低用工風險,需要建立完善一個系統的三方權益維護體系,并有政府、相關維權機構參與其中。2016年,這樣的探索仍在繼續。
2016年1月,在長沙行政區域內、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等級的家政服務企業,可按非實名制實際從業人數參加工傷保險。這一新聞引起了整個家政行業的關注。
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就《上海市家政服務行業標準、規范》征求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家政公司、家政服務員、雇主三方權益受到損害時應如何做好維權措施。
陜西省家協已和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保險等大型保險公司協商,根據陜西家庭服務業的實際情況,專門設計相關險種,并在陜西省家政企業中進行試用推廣,實現集中參保。
青島市出臺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商業綜合保險政策,有效化解當前家庭服務業面臨的風險,解決三方的后顧之憂。
隨著家庭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再加上家庭服務工作的特性,家庭服務領域的糾紛、爭議涉及的金額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復雜,調處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這已經引起了全行業的重視。這些問題與家政服務關系中各方的利益密切相關,最終影響的是行業發展速度。
雖然行業發展至今,政府主管部門、司法機關、行業協會、企業以及從業人員、消費者都進行了各種探索和嘗試,有效地推動了行業基本準則和權益保障機制的建立、運行。但這一問題的解決,由于相關的制度和法律缺位,目前仍面臨重重阻礙。2017年這樣的討論、思考和實踐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