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紅慶(曲靖市文化館)
曲靖管樂團隊的興起與發展前景展望
代紅慶(曲靖市文化館)
曲靖史稱滇之“東大門”,歷史文化積淀厚重,人文活動如雨后春筍蓬勃興起。古有洞經“香火”旺旺,今有西洋管樂團隊風生水起……
2013年4月間,為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到來,曲靖市總工會與市文化體育局共同商量決定,于4月末在珠江源廣場舉行“曲靖市職工五一管樂演奏晚會”,即向全市(凡單位組織有業余管樂團隊者)企事業單位下發了相關文件。
4月27日晚,由各縣市(區)工會組隊的參演管樂團隊500余人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云集珠江源廣場,在這樣一個風和日麗、清爽宜人的夜晚,為全市各界市民獻上了一臺風格多樣、品種齊全的管樂文化大餐!
曲靖市文化館成功地承辦了這臺角度新穎,品位高而雅俗共賞的創新型廣場群眾文化活動。
所謂“創新”,其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一是突破了老百姓司空見慣了的“拼湊型”廣場晚會模式。為了完成政府“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指令性”文化活動,負責張羅“周末廣場文藝演出”的相關宣傳文化部門臨時指派三五個單位,每家出一個或兩個諸如舞蹈、曲藝、小品、聲樂等節目,“組隊”應付了事。老百姓謂之“老一套,沒味道”。二是管樂合奏以其不同凡響的動作開天辟地第一次以嶄新的姿態,威風凌凌,風風光光登上了曲靖群眾文化的大舞臺。不少白發蒼蒼上了年紀的“老曲靖”感慨地評價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沒見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次開了眼界,見到了那么多的‘洋槍洋炮’!”三是率先在全省地州級群眾文化活動中開拓了“管樂唱主角”的市場,全方位檢閱和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新時期以來曲靖管樂發展態勢或信息,提出并回答了當下“如何拓展群眾文化領域”的命題。“一石擊起千層浪”,管樂“小分隊”活動遍及城市的大小公園、景區景點,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賞,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
按照組委會擬定的“檢閱”方案:以全體演奏人員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拉開此次慶五一管樂盛會序幕。
500余號樂手,于不同的方向在同一時間匯集在同一地點——“沒有彩排,一來就來!”為了使莊嚴的國歌演奏萬無一失,而史上又無可借鑒的經驗參照,萬一……?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急中生智,以敢于責任擔當的勇氣,臨時指定每一參演團隊將自己最出色的“首席小號”調出自己的隊伍匯集于500人陣容前列,接受總指揮的臨場處理(各團隊設有分指揮——這一著棋走的竟與4年后的2016年天安門九三閱兵的模式不謀而合)。抽出的10多位“首席小號”果然不負眾望,國歌的前奏鏗鏘地從唇間迸發而出,隨即“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排山倒海般震撼于空際,新聞媒體記錄下曲靖市文化館組織大型管樂交響合奏(唱)的成功瞬間。
由陸良縣總工會、麒麟區總工會、會澤縣總工會等管樂團演奏的《瀏陽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我的祖國》《祖國不會忘記》等產生在新中國建設各個歷史時期中的主旋律樂曲,傳遞出昂揚向上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充滿民族民間風土人情的民歌底蘊,藝術處理精當,演奏細膩,讓人們在領略了管樂演奏氣勢磅礴的雄渾韻味之余,不禁對演奏者報以熱情高漲的鼓勵。
富源縣總工會、沾益區總工會、羅平縣總工會、市演藝中心管樂團演奏的《茉莉花》 《七彩云南》 《羅平的春天花如海》《十大姐》等,樂手們用音樂的語匯為聽眾編織出一朵朵于聽覺藝術中產生的視覺美感——花枝招展、鮮艷奪目的絢麗花團。象征偉大祖國、可愛的家鄉美景覽不盡的喜悅之情和邊疆各民族團結和睦,勤勞勇敢,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來自武警曲靖支隊管樂隊的陣容,人數雖然僅25人,但儀表端莊,一舉一動都透視出軍人的氣質與風范,他們演奏的《祝你好運》表達了人民軍隊對老百姓的衷心祝福與美好心愿。
云維集團管樂團的《慶典進行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常在國家重大盛事時演奏的保留曲目,有一定的難度系數,但這首曲子出自一線工人樂手真乃難能可貴,可喜可賀!
市工商局紅盾管樂團演奏的《紅色娘子軍》主題演奏,雄壯有力,旋律鏗鏘,演奏嫻熟,滲透出經典樂曲的魅力張揚。
曲靖師范學院帶來的《威廉退爾序曲》是整臺晚會的唯一一首外國經典管樂合奏曲,彰顯出師院大學生蓬勃向上,對多元文化的汲取與對外國名曲的攻堅挑戰,使得中西文化在這一刻相互交融,繽紛多彩。
曲靖市民族管樂團帶來的是極富民族特色的“彝族撒尼古老調號”以及樂曲《圭山謠》。這個84陣容超群的管樂團之樂手,大多來自田間地頭,然而擺弄起這些稀奇深奧的“洋管管”來,也顯得不甘示弱,信心十足,技巧可圈可點。
各隊指揮手法線條清晰,藝術處理涵養可見一斑。風格各異,或粗獷,或細膩,或雅致,或“狂草”……是一道難得一見的多彩風景。
云南省管樂學會會長、著名小號演奏家、原云南省歌舞劇院首席小號王旭先生在演奏結束后激動地說:“曲靖能組織這樣規模的管樂展演在全省都是富有創意,創新的。”他尤對民族管樂團“看好”!提出要“保持風格特色”,有機會,當推向全省、全國賽事!
如果把2012年4月“珠江源廣場管樂演奏晚會”的意義定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曲靖管樂的一次盛大檢閱”的層面上,那么,之后至今的5年,局面卻不容樂觀,處于低迷、偃旗息鼓與蓄勢待發的僵持階段!
略加回眸:曲靖管樂團隊成規模、成“建制”般的興起是進入21世紀以來的“異軍突起”,我們可以從5年前的“五一管樂展演晚會”顯見一斑。這期間的領軍團隊有兩支:一支是以馬榮升(前云南省管樂學會會長及其所率管樂界前輩老師)開創的大學生“院校派團隊”之“曲靖師范學校(院)管團樂”(云師大女子管樂團、大理金花管樂團等);另一支是在全省工商系統乃至國家工商總局都小有名氣,被譽為“工商文化的一面旗幟”的曲靖工商局管樂團——當時的局長親自掛帥在薩克管組擔任演奏員,凡組織活動一律在網上通知,儼然一副“專業”管理的態勢!還有曾經牛氣沖天,在煤炭價格高漲時期,紅極一時的“東源煤礦工人管樂團”,此不一一贅述。
這些曾經在曲靖管樂演奏的史冊上書寫過輝煌樂章的團隊或領軍樂手,如今都勢如“每況愈下的煤炭業”,紛紛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局面尷尬,各自為戰也。
更為令人沮喪的還有“往事”兩樁:云南馳宏鋅鍺有限公司(前會澤鉛鋅礦)曾經有一支生龍活虎的女子管樂團,然而好景不長,領導變更、樂手結婚生子或跳槽等因素,早已刀槍入庫,一蹶不振,銷聲匿跡了。
曲靖特殊教育學校在10多年前有一拔經市文化館老師多年不懈的愛心指導,在吹拉彈唱(民樂)方面如當年的阿炳一樣聰慧,曾以“曲靖市代表隊”組團參加全省殘疾人藝術會演,歷屆成績非金即銀,名列前茅。優秀選手又屢屢被挑選為省隊隊員角逐全國殘疾人藝術會演,均在相關門類捧得金、銀、銅杯!為了拓展殘疾人藝術教育事業,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經反復謀劃,試圖在省內率先“吃螃蟹”——組建盲人管樂團(省外已不鮮見),欲闖闖樂界這個“禁區”校方終于拍板購來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一應俱全的“雙管制”管樂器。然而“長音練習”才啟動就夭折了,個中緣由一言難盡!只可惜一批金燦燦的管樂器成了擺設,甚至“礙手礙腳”地睡在倉庫里,慢慢被人遺忘而老(化)去……
曾經在當地“兩會”、各種慶典活動中一展風彩、獨領風騷的管樂團隊已成“昨日風景”,行蹤難覓。偶爾在公園景點還可聞到“各吹各打”的小分隊活動,無不令人扼腕嘆息。
還有一段“往事”可謂曲靖管樂界永遠的一塊“傷疤”;屈指15年前,當時的曲靖五套班子人馬齊聚曲靖的“天安門”標志性建筑——南城門廣場,因一樁活動的興起要在此舉行啟動儀式。當主持人宣布:啟動儀式開始,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駐曲某部的小號手們“前奏”第一腔就干“砸”掉!全場一怔。“禍不單行”的是:接著升旗手一揚國旗,旗桿上的升旗繩即刻斷裂,國旗被“拋落”墜地,全場嘩然。從此“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為確保政府行為的大型場合國歌演奏萬無一失,均以播放光碟了事!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老話絕非兒戲、聳言。
在莊嚴、盛大典禮場合中,管樂團把國歌奏“砸”掉……,相當一段時間,此舉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年前,習總書記在六一節到來之際前往北京豐臺區小學看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和全體師生一起“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是一個由少先隊管樂團的紅領巾樂手們演奏國歌的成功范例!之前或之后,全國的小學校鼓號隊如雨后春筍購置了小號等管樂器,紛紛組建了自己的“青少年管樂團”,北京金帆小學“金帆管樂團”就是一張在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這無疑給各地,包括曲靖管樂界吹來了一股春風,帶來了無限“商機”,樂手們磨刀擦槍,有了用武之地。鄧小平曾經說過,“足球應從娃娃們抓起”。管樂團隊的培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振作起來,重整旗鼓,蓄勢待發”是曲靖管樂界上乘之選的“三部曲”,唱好這“三部曲”,曲靖管樂團隊必將風生水起,再顯當年風采。
2013年8月間,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音樂“小金鐘”獎——第二屆“中國管樂杯”全國中小學管樂獨奏展演在青島舉行。此活動傳遞出來的信息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減輕參加本次活動的中小學生的負擔,組委會免除了選手的報名費、授課費、輔導費、觀摩費、參演費等多項費用,青島市人民政府撥出專款予以支持,參演選手只需承擔食宿費用。“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管樂發展”。
專家評價此次賽事為廣大青少年管樂愛好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對中國管樂的繁榮和發展以及推動全國中小學生管樂藝術水平做出了有益嘗試;獲得“小金鐘”獎高中組的選手將由組委會推薦,可以被中央音樂學院免試專業課優先錄取,獲得“小金鐘”獎小學組、初中組的選手也將有機會被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沈陽音院學院附中等全國幾所著名音樂學院附中免試專業課錄取。而在第二展演中獲得“中國管樂杯”金獎、銀獎的選手,中國音協管樂學會和有關專家將向考生報考的音樂學院予以推薦。
“目前青島市已有50多支學生管樂團,數千名學生在學習音樂。今后將按照青島市以管樂教育為特色,大力推動美育教育工作的教育規劃,借助全國中小學生管樂獨奏展演這個平臺,在兩年內發展到100支學生管樂團,使管樂藝術水平和規模進入全國學校的先進行列。”
號稱云南第二大城市的曲靖呢,50:0!
曲靖管樂界的同仁們務必“擼起袖子加油干”,曲靖管樂團隊復興的春天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