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山西省太谷縣教育科技局山西太谷030800)
職業中學田徑課余訓練現狀的調查研究
——以太谷縣職業中學為例
□朱小敏(山西省太谷縣教育科技局山西太谷030800)
本文通過對太谷縣職業中學的田徑訓練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該校的高學歷、高職稱體育老師較少;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田徑訓練主要目的是向高等院校輸送體育人才同時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學校安排的田徑訓練時間不充足;田徑訓練與文化課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針對在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對應的建議: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提高教學水平;提高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運動的整體水平;增加田徑訓練的時間;積極參加省市甚至是國家級組織的田徑比賽,讓運動員通過比賽獲得更多的經驗。
田徑課余訓練現狀調查分析太谷縣職業中學
學校的體育發展離不開日常學習中對學生的體育訓練,作為體育訓練中重要的一項內容田徑運動也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近年來,隨著社會物質及精神文明的蓬勃發展,國家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社會各界也開始重視學生體育的日常訓練,學校也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學生的日常教學中也安排了形式不同的體育活動及比賽,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也使田徑運動在學生中受到歡迎并得到普及。不僅促進了田徑運動水平的提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由于當前一些學校受到師資、設備等方面的限制,也影響到了田徑運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為此,本文以太谷縣職業中學為例,隨機對20名教練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為下一步更好的開展田徑訓練提供參考。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太谷縣職業中學從事田徑訓練的教導員及學員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與田徑課余訓練及學校體育相關的文獻,為了選題及調查內容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2)訪談法。
在進行對該校進行調查過程中,通過與該校田徑訓練的教練及任課老師、參與訓練的學生進行訪談,通過個人主觀表述來了解田徑訓練與文化課之間的具體情況,來彌補調查表的不足。
(3)問卷調查法。
通過文獻的研究,專家、學者的建議,及在訪談中所搜集到的有效信息,對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了設置,共制定問卷20份,回收20份,均為有效問卷。
(4)數理統計法。
根據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3.1、學校的重視程度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田徑教練員的調查發現,90%的教練認為田徑運動對于學校的體育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學校體育的發展是運動員、學校硬件設施、教練員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學校的重視。有的學校為促進體育的發展,修建田徑館,聘請優秀的田徑訓練員,并且在學校給于優質資源后,其學生的體育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整個學校學生的體育訓練熱情,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

表1 學校重視程度(N=20)

表2 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訓練時間(N=20)
3.2、訓練時間調查與分析

表3 教練員對現在訓練時間的態度(N=20)
通過對教練員對當前訓練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教練員認為當前的訓練時間不夠,并且在對訓練時間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田徑訓練的時間為1-2小時/天,甚至一些學生僅為1小時/天,能達到2-3小時/天的運動員較少,而要保證田徑訓練的效果,足夠的訓練時間是保障,沒有足夠的訓練時間,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的技術及技能就無法提高,因此,當前該校在田徑運動中的時間需要增加,從而確保訓練效果。
3.3、田徑課余訓練的目的調查與分析
在20份調查問卷中對田徑訓練目的的調查結果發現,學校組織田徑訓練的目的以提高學校知名度及輸送體育人才為主,而忽略了增強學生體質及活躍學校氣氛的作用,并且發現參與田徑訓練的運動員也主要是體育特長生,普通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熱情并不高漲,而學校在訓練項目也以可以參加比賽及高考體育考試的項目為主,在參加省市甚至國家級比賽獲獎不僅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同時也在無形中受到了體育特長生在中考志愿報考中的青睞。

表4 田徑課余訓練的目的(N=20)
3.4、教練員綜合素質調查與分析

表5 教練職稱結構(N=20)

表6 教練的學歷結構(N=20)
教練員的職稱和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該教練的綜合素質,通過對20名教練的調查研究發現,該校的田徑教練的綜合素質不高。而這也限制了該校田徑訓練的發展,所以積極提高該校田徑教練員的素質也是該校田徑發展的方向。
3.5、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隊水平現狀調查分析
(1)技術水平與身體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表7 身體素質水平現狀調查統計(N=20)

表8 技術掌握情況調查統計(N=20)
身體素質是田徑訓練的基礎和前提,在調查中發現,在田徑訓練隊中,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未受過系統的訓練,都是在入學后由于身體綜合素質較好,體育考核中表現突出,被選到田徑訓練隊參加田徑訓練。在技術掌握的情況來看,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田徑技術的隊員并不多,這不僅與教練員的訓練水平有關,日常學生的訓練時間不足也限制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從當前現狀來看,學生以學習為主,在學習緊張的時段獲取更多的訓練時間難以實現,而通過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也較容易實現,這也是提高學生訓練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
(2)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隊水平在晉中地區所處的位置。

表9 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隊水平在晉中地區所處的地位(N=20)
近年來,太谷縣職業中學在田徑運動中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田徑訓練中,并積極參加省市級組織的田徑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太谷縣職業中學在跳躍類及短跨類在晉中地區處于領先水平,投擲類項目水平處于中間水平,而中長跑類排名靠前,但仍然需要努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訓練中,要揚長避短,在跳躍類及短跨類保持其優勢,而在投擲類及中長跑類項目的訓練中,要積極學習領先水平學校的訓練方式方法,從而有目的、有計劃的提高這兩項訓練的水平。
通過調查分析研究,造成上述田徑不同項目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該校的田徑訓練不系統,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入學后由于其身體素質較好被選入田徑隊,并未受到過系統性、規律性的田徑訓練,這也造成了短時間內田徑水平提高不顯著的原因之一;其次教練員配置不平衡,在該校任教的田徑教練員原來主要從事的是跳躍類及短跨類項目,其隊該兩項的訓練技術及技巧較為成熟,而中長跑類及投擲類的教練員較少,在訓練這兩項內容時基本依靠的是書本的知識,實踐經驗較少,這也限制了該項技術的提高。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很難及時發現問題,對訓練節奏及技術水平的掌握也較難。
(3)田徑訓練與文化課學習的關系。

表10 訓練對學習的影響情況(N=20)
訓練時間和文化課學習時間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在日常訓練和學習中也較難協調,在調查中,有70%的教練認為訓練對學習有嚴重的影響,并且在對文化課老師的采訪中也普遍反映,參加田徑訓練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不高,且由于參加田徑訓練耗費了時間和體力,其在學習上的時間較少,并且由于體力受到影響,其上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較差,嚴重影響了課堂效率,下課后又有較少的時間復習文化課,所以運動員們的成績都處于中等以下。這也說明文化課與田徑訓練發生了較大的沖突。設立田徑隊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而現實過程中,往往造成了只注重體育訓練,忽視文化課學習的現象,這對無論是學生還是日后體育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4.1、結論
(1)太谷縣職業中學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好,在未來田徑運動中有較好的潛力,但是對于田徑技術的掌握并不好,這與教練員的指導水平及參加訓練的時間不足息息相關;
(2)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隊的跳躍類及短跨類項目中在晉中地區處于領先水平,但投擲類及中、長跑類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3)太谷縣職業中學教練員的職稱和學歷都不是很高;
(4)太谷縣職業中學的田徑訓練時間普遍不足。
4.2、建議
(1)要提高學校對田徑訓練的重視程度,給于田徑訓練提供更好的硬件設施,同時要鼓勵教練員多參加各類型的講座及外出進修學習,掌握更好的訓練技巧,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2)在日后的訓練中,要保持跳躍類及短跨類項目中的優勢,同時加強投擲類及中、長跑類項目中的訓練,提高太谷縣職業中學田徑運動的整體水平;
(3)在保證學習文化課學習的前提下,增加田徑訓練的時間,并且針對參加田徑訓練的學生開展適合其學習文化課的教學方法,從而使這部分學生不僅能提高田徑訓練效果,同時也不會耽誤文化課的學習;
(4)要積極參加省市甚至是國家級組織的田徑比賽,讓運動員通過比賽獲得更多的經驗,與優秀的學校建立聯系,通過交流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從而培養更多的體育人才,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1]劉宏,魏亮.高職院校實用性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探究運動,2015(23).
[2]張良瑞,黃光麗.職業中學體育課程現狀分析及深化改革的若干思路[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0(4).
[3]陸亞光.基于職業素養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0).
[4]徐小玲.職業院校青年體育教師專業成長路徑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9).
[5]康永志.錦州市高中田徑課余訓練狀況調查與分析[J].音體美,2014,12(2).
G807
:A
:1006-8902-(2017)-01-SY
朱小敏(1985-),女,漢族,山西太谷人,主要從事體育教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