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貴旭 潘貴榮
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
——貴州省丹寨縣財政局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側記
●通訊員 陳貴旭 潘貴榮

黨員干部正在聽取專題黨課
這是一次滌蕩靈魂的洗禮,這是一場守望“初心”的修煉,讓黨員干部不忘初心、銘記初心,砥礪前行。
2016年初春,舉國上下掀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熱潮。地處貴州“苗疆腹地”的丹寨縣財政局,在全局上下掀起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活動熱潮一波高過一波,全體黨員干部勇立潮頭,在這場“初心”修煉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做”上爭做合格黨員;在財政管理工作上,以“初心”劃定做人做事的紅線,把紀律挺在前面;在監督工作上,爭做“發展型、民生型、績效型”的“三型”財政人。
“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只有真學、真懂、悟透真理,才能真信、真用,才能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才能補足精神之鈣,練就擔當之力。
2016年4月28日,貴州省丹寨縣財政局啟動“兩學一做”部署大會,吹響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新號角。該局結合實際,深研細究制定了《丹寨縣財政局“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方案提綱挈領,突出實效,著力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使學習更加突出針對性、注重全面性、實現經常性、體現實踐性,從而形成了上下一盤棋,同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平臺。
構筑“培訓提升平臺”。采取專題黨課學習、集中學習、黨支部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把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抓財政征收、財政監督等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在學習教育中堅持一手抓“學”、一手抓“做”,努力做到“兩不誤、雙促進”。
以上率下,是該局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領導干部堅持帶頭上專題黨課,率先“身入”基層,與民“零距離”。在學習教育中,局黨組書記、局長熊興榮、局黨組成員潘貴榮分別作《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融匯于為國理財、為民聚財的科學實踐中》、《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努力做合格黨員》等專題黨課,打牢了“學”的基礎,達到了學精研透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局黨員參與學習和討論50余次,1200人次參加。
構筑“知行合一”平臺。圍繞“知行合一”目標,建立黨員干部學做結合、知行合一的長效機制,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財政局農業開發辦公室主任科員黃立祥正在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政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縣委副書記吳才亮到雅灰鄉羊場指導該局幫扶產業黑木耳種植

為抓好保苗抗旱,原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丹彪到雅灰鄉送隴村指導抗旱保苗工作
——建立“三會一課”制度,黨支部每月以“支部會+支部黨員大會+黨課”的形式,開展集中學習和組織活動,讓黨員學習教育成常態。
——圍繞“講政治、有信念”、“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等專題開展討論,年度以“兩學一做”為主題召開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讓黨的組織生活成常態。
第一,企業對財務人員進行意識教育。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潛在性和不確定性的風險。邀請專家對于最新的政策進行解讀,讓會計人員在理解上減少偏差和失誤的可能,同時通過對于政策的解讀,讓財務人員明確政策頒布后的責任主體是誰,讓財務人員認識到會計舞弊或違法操作(故意泄露數據等)等行為的嚴重后果。例如2018年新頒布的俗稱“會計人員‘黑名單’制度”,企業可通過一系列系統的培訓,讓企業中的會計從業人員對于會計職業中的風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解其中危害,從自身就有一個自律的意識。
該局圍繞“知黨規、行敬畏”主題開展專題學習討論,對照黨規黨紀和正反典型,查擺個人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列出問題清單,切實加以整改,引導黨員干部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目前,該局共列問題清單11個。
——開展“走基層、訪民情、辦實事、聯感情”活動,對貧困戶進行遍訪篩查,與貧困戶結成了“手挽手·一幫一”幫扶對子,讓黨支部結對幫扶聯感情、脫貧解困成常態。
自揚武鄉排中村、干改村、爭光村、基加村、龍塘村的貧困戶列入該局精準幫扶對象后,全局黨員干部自發深入村寨遍訪貧困戶,該局41名黨員干部與140戶貧困戶進行促膝談心,為貧困戶把“脈”脫貧措施,結成了幫扶對子。同時,該局在排中村、干改村幫扶活動中,先后幫助排中村協調幫扶資金30.87萬元,用于安裝太陽能路燈、庭院硬化、發展產業等;為干改實施機耕道、步道硬化,動員干改村試種新疆哈密瓜、廣東香瓜等特色水果,并試種成功,目前市場前景看好。
——建立黨員發揮作用機制,組織開展崗位技能競賽和黨員設崗定責,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輪崗練兵”活動,解決黨員干部外出學習時工作“對接”不上的問題,讓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常態。
為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該局采取了“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幫助黨員干部“淬火”提高。2016年,根據上級安排,該局共安排20名業務骨干到上海財經大學、云南大學等院校參加學習培訓。
構筑“信息數據平臺”。以財政系統QQ群、機關宣傳欄、專題黨課、專題討論、微信等手段助學,讓黨員樂學、真學、深學、學透成常態,學得管用,增強學習實效。
圍繞“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四講四有”要求,該局確立“高起點啟動、高標準要求、高質量落實”的基本思路,繪制完成了一張“線路清晰、色彩鮮艷”的規劃圖,讓黨員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學習教育中加強黨性鍛煉,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對此,該局啟動了錘煉黨性的 “三駕馬車”。
第一馬車:“目標”。有目標才有方向。在中央提出合格黨員“四講四有”總體標準的基礎上,結合財政部門實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針對不同業務、不同股室、不同窗口,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合格黨員的具體標準,要求每名黨員干部在“學”上獲得脫貧攻堅力量、在“做”上展現黨員風采、在“改”上動真碰硬、在“干”上精準施策。該局立足所涉及的業務,負責監管的行業特點,設計特色載體,掛出“作戰圖”,讓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實際把自己擺進去,檢視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告別落后,靠攏先進。
第二駕馬車:“榜樣”。榜樣是最好的引領。該局領導干部帶頭“學”,帶頭“做”,以上率下,樹立榜樣,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到烈士陵園瞻仰英烈,重溫了入黨誓詞,激勵黨員干部在崗奉獻;在全局開展“做合格黨員、創一流服務”和“手抄黨章100天”活動中,全體黨員邊抄邊學,逐條領會。班子成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不以工作忙為借口,而是自覺處理“工、學”矛盾,率先領會,帶頭精學細研,參與討論。
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黃立祥、劉世會等黨員,白天到項目實施地進行項目檢查,晚上自己到辦公室學習《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等,自我“淬火”。在他們的學習資料上記下了密密匝匝的紅線符號。
第三駕馬車:“支部”。支部是最堅強的堡壘。該局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作為建支部、強隊伍的標準,圍繞“公與私、義與利、個人與組織、個人與群眾”的專題討論,引導黨員干部將紀律挺在前面,在敬畏權力、敬畏人民中守規矩;在開展財政執法監督中遵守做人做事的底線,不枉私情,堅決在“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上擔當作為。
為做大做強財政“蛋糕”,局黨支部深入企業走訪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給予企業大力的幫扶。同時,與國稅、地稅部門適時召開聯席會,研究財稅收入的難點、疑點,會診“下藥”,既做到依法征收,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納稅人,依法教育敦促其納稅;對納稅積極的納稅人,給予獎勵。良好的財稅征收環境,使該局在抓財政征收上“進退有方”,各項稅源、稅種實現“應收盡收”。截至10月底,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305萬元,占預算調整數15600萬元的85.29%。其中:稅收收入完成 8995萬元,占預算數11055萬元的81.37%;非稅收入完成4310萬元,占預算數4545萬元的94.83%。
一個黨員一面旗。在黨性錘煉中,廣大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了,在項目攻堅、幫扶企業、改革發展、服務民生、精準扶貧等各個領域發揮出先鋒模范作用。
為防止工作“兩張皮”,該局堅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納入財政征收、財政監督的各項工作,把監督放在首位,全力監督檢查民生資金、財政性項目資金等涉及民生領域的問題。同時,按照“忠誠、干凈、擔當”要求,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上,努力打造一支“專業、敬業、職業”的財政監督執法干部隊伍。
——按照“四講四有”標準,將紀律挺在前面,緊緊抓住財政性資金運行全流程監管這個核心,加強對資金申報和審批、資金撥付和發放、項目實施和驗收的監督管理。該局借助“民生資金云”平臺,建立“陽光+制度+科技”惠民資金監督管理機制,并實行 “財政——信用社——農戶”的模式封閉運行,確保惠民資金安全有序運行、及時足額落實。2016年1-10月,全縣共撥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1463.88萬元、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1786.85萬元、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1329.56萬元,全縣城鄉低保、就業再就業等社會保障支出6049.53萬元;全縣新農合醫療補助支出4822.73萬元;城鄉醫療救助385.82萬元。
——加強財政內部制度建設,督促各股室加強監督,把監管嵌入各項財政業務,形成財政大監督、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該局先后制定了 《關于加快推進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鄉級報賬制管理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丹寨縣財政專項資金鄉級報賬管理》、《丹寨縣財政局權力運行流程圖》、《丹寨縣財政局廉政風險分析表》等內控制度,使財政資金監督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邊學邊改、立行立改”找準方向。針對公務車輛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在邊學邊改中,制定了《丹寨縣機關和參公單位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建立派出審批流程臺賬,從源頭上杜絕公車私用、公車亂用現象的發生。同時,按照文件要求,對78輛一般公務車進行標識化,并制定公務用車明白卡 1000張發放到享受公務交通補貼干部職工手中,進一步強化公務用車紀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針對國有資產易流失的問題,該局又立行立改,制定了《丹寨縣公務用車總體方案》等規定,委托貴州六合拍賣公司對取消的34輛公務車進行鑒定、評估,按程序進行公開拍賣。通過競拍,總成交價54.70萬元,比評估底價13.42萬元增長307.97%,增加了41.28萬元的國有資產收入。

財政局執法大隊隊長金振平在為雅灰鄉排受村貧困群眾送去慰問物品。

財政局干部劉凌波資助考取貴州大學的雅灰鄉甕幫村陳曉英“夢圓大學”
——落實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預算法》有關規定,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規范財政資金管理,筑牢資金安全的“底線”和預防腐敗的“紅線”;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踐行“三嚴三實”結合起來,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樹立高線、守住底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任責任和監督責任,確保干部、資金“雙安全”。
該局采取“核數據、列清單、查評議、聽民意、嚴查處”等方式,清除享受非普制人員。目前,全縣共抽查國家公職人員、村(社區)干部及其近親屬1254人,涉及資金239.31萬元,清除不符合享受非普制人員143名,涉及金額5.41萬元。
——關口前移,筑牢“籬笆”,是該局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一個“亮點”。一是資金“管護關”,把各項惠民資金集中到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實行封閉運行;簡化資金審批、撥付、發放手續,減少中間環節,杜絕滯留資金,避免吃、拿、卡、要;堅持管采分離、管用分開,對大宗物資采購和招標工程,嚴格實行政府采購和工程招投標;全面推進報賬管理,核算到單位到項目,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跟蹤檢查。二是資金“審計關”。及時跟進,對重大項目和重大資金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防止資金被擠占、挪用,對違規行為,及時提出審計意見,保證惠民資金依法依規合理使用到項目和群眾身上。三是資金“監察關”。組織財政、農業、民政、扶貧、紀檢監察等部門對各種惠民資金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通過及時通報、掛牌督辦等形式限期整改;對群眾舉報和檢查中發現的各種侵占、挪用、虛報冒領、貪污惠民資金的違法行為,及時立案調查,嚴肅查處。
加強惠民資金的監督管理,嚴防“小腐”和“微貪”的問題發生,該局把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作為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行為準則,貫穿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全過程,積極構建財政“大監督”,凈化涉農資金的“大環境”,讓財政資金在陽光下“晾曬”。目前,該局共開展財政性資金項目“兩公示一公告”的監督檢查工作,采取單位自查、重點檢查等方式進行,參加自查單位共40個,涉及公示資金23525.29萬元,通過自查,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3個,涉及資金450.72萬元;抽調業務骨干22名組成五個督查組對25個部門 (單位)2016以來財政性資金 “兩公示一公告”情況進行督查,同時,抽取20%的行政村共19個進行實地督查,涉及資金23497.82萬元。按照文件要求,公示公告財政性資金項目124個,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此次督查涵蓋林業發展資金、涉農補貼等11個項目資金。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