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財經法規制度(上)
1、《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12月1日,國務院制定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68號),決定取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共計7項,其中準入類3項(公路水運工程監理工程師資格、肉品品質檢驗人員資格、臨時導游),水平評價類4項(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師、水利工程建設監理人員資格、防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管理咨詢人員職業資格);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共計107項,均為水平評價類。
2、《關于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有關政策的通知》。12月1日,為確保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進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聯合制定下發《關于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30號),對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有關政策進行明確。一是關于火力發電征稅問題。《通知》規定,對火力發電貫流式冷卻取用水,按照實際發電量和適用稅額標準征收水資源稅。二是關于農村生活集中式飲水工程征稅范圍問題。《通知》規定,供水規模在1000立方米/天或供水對象1萬人以上的農村生活集中式供水工程,為農村生活集中式飲水工程征稅范圍。三是關于疏干排水征稅問題。《通知》規定,對疏干排水按排水量征收水資源稅。四是關于免稅政策問題。《通知》規定,對軍隊、武警部隊通過自備井取用地下水暫免征收水資源稅;對抽水蓄能發電取用水暫免征收水資源稅。五是關于城鎮公共供水企業水資源稅計入供水成本問題。《通知》規定,城鎮公共供水企業繳納的水資源稅應計入供水成本。
3、《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12月1日,為進一步規范網絡游戲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網絡游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文化部制定下發 《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16〕32號),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并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陸的網絡游戲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
4、《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12月2日,為加強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進水利改革發展,財政部、水利部聯合制定下發 《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財農〔2016〕181號),對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進行規范管理,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辦法》的有關規定,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于支持有關水利建設和改革的專項資金。財政部負責編制資金預算,審核資金分配方案并下達預算,組織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指導地方加強資金管理等相關工作;水利部負責組織水利發展資金支持的相關規劃或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審核,研究提出資金分配和工作清單建議方案,協同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和資金管理等相關工作。
5、《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12月2日,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權益,進一步做好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工作,中國銀監會、公安部聯合制定下發《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實施細則》(銀監辦發〔2016〕170號),對 《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適用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明確,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根據《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目前僅適用于我國公安機關立案偵辦的電信網絡犯罪案件;外國通過有關國際條約、協議、規定的聯系途徑、外交途徑,提出刑事司法協助請求的,由銀監會和公安部批準后,可參照此規定執行;銀行業金融機構僅承擔審核司法手續齊全性、完備性和核實民警身份的責任,不承擔因執行公安機關返還通知書而產生的責任。
6、《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12月2日,為切實加強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規范市場秩序,推動網絡表演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文化部制定發布《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文市發〔2016〕33號),對網絡表演進行規范,并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辦法》的有關規定,從事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應當根據《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向省級文化行政部門申請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許可證的經營范圍應當明確包括網絡表演,并在其網站主頁的顯著位置標明《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編號;網絡表演經營單位為外國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表演者開通表演頻道并向公眾提供網絡表演產品的,應當于開通網絡表演頻道前,向文化部提出申請。
7、《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12月3日,為進一步規范增值稅會計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等有關規定,財政部制定下發《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對增值稅相關的會計處理問題進行明確。《處理規定》主要包括會計科目及專欄設置、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相關項目列示、附則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賬務處理方面,《規定》明確了在取得資產或接受勞務等業務的賬務處理、銷售等業務的賬務處理、差額征稅的賬務處理、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進項稅額抵扣情況發生改變的賬務處理、月末轉出多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的賬務處理、交納增值稅的賬務處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賬務處理、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技術維護費用抵減增值稅額的賬務處理和關于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的會計處理規定。
8、《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12月5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16〕18號)的有關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發布《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第45號令),對《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3號)進行修訂,并自2017年1月5日起實施。與原《管理辦法》相比,新《管理辦法》重點強化了以下內容:一是嚴格用制度約束行為。新《管理辦法》規定,分專項制定管理辦法或者制定工作方案,補助貼息資金不得用于已完工項目和不得重復申請。二是更加注重發揮地方和企業在安排補助貼息工作中的作用。新《管理辦法》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主要職責是制定規則、批復資金申請報告和匯總下達投資計劃,具體項目選擇將主要由項目匯總申報單位(省級發展改革委、計劃單列企業集團和中央管理企業等)負責。三是推進改革創新的制度化。新《管理辦法》明確,將“列入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和“通過在線平臺完成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等作為申請資金的必備條件。四是創新計劃下達方式。新《管理辦法》規定,對于數量多、范圍廣、單項資金少和下達年度投資計劃時無法明確到具體項目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打捆或切塊下達年度投資計劃。
9、《關于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通知》。12月5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旅游局聯合制定下發《關于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通知》(發改社會〔2016〕2550號),決定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旅游業。《通知》明確了實施旅游休閑重大工程的主要任務:一是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二是加快旅游產品開發。三是積極推動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四是穩步推進重點旅游區發展。五是扎實推進全域旅游。六是大力推動旅游創業創新。引導和支持旅游創業創新,建設一批科技旅游示范基地,推進智慧旅游景區建設,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進軍旅游業,推動旅游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
10、《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12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制定下發《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規〔2016〕2559號),明確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及收費優惠減免政策。《通知》明確對16種不動產登記實行收費減免優惠。一是減半收取登記費。包括不動產更正登記、異議登記等4種情形。二是免收登記費。包括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申請不動產登記;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予以免收的等8種情形。三是只收取證書工本費,每本10元。包括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地上房屋所有權登記;單獨申請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夫妻間不動產權利人變更,申請登記;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等4種情形。
11、《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公告》。12月6日,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相關評審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評審結果公告》,公布21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名單。根據《公告》的有關規定,評出的21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包括14家基金管理公司、6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1家券商。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第三議定書》。12月8日,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與巴基斯坦聯邦稅務委員會主席尼薩爾·穆罕默德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第三議定書》。據《第三議定書》的有關規定,中國有關銀行和絲路基金為《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合作的協議》所列項目提供貸款取得的利息在巴基斯坦免征所得稅。
13、《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12月8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制定發布《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明確對中央企業的差異化考核標準。根據《考核辦法》的有關規定,對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重點考核企業經濟效益、資本回報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引導企業提高資本運營效率,提升價值創造力;對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企業,在保證合理回報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加強對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以及完成重大專項任務情況的考核;對承擔國家安全、行業共性技術或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完成情況較差的企業,無特殊客觀原因的,在業績考核中予以扣分或降級處理。
14、《關于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12月9日,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發布《關于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80號),對企業差旅費中人身意外保險費支出稅前扣除、企業移送資產確認收入等具體進行明確。一是關于企業差旅費中包含的人身意外保險費支出稅前扣除問題。企業為職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而購買的人身意外保險費支出,符合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及其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關于企業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準予稅前扣除的規定,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二是關于企業移送資產確認收入問題。企業發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 〔2008〕828號)第二條所述情形的,應按照被移送資產的公允價值確認銷售收入,但對被移送資產的稅務處理另有規定的,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如企業發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 〔2014〕109號)第三條規定的股權、資產劃轉行為的,應按照財稅〔2014〕109號文件規定進行稅務處理。
15、《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企業所得稅退稅有關問題的公告》。12月9日,國家稅收總局制定發布《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涉及企業所得稅退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81號),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由于土地增值稅清算原因導致多繳企業所得稅的退稅處理政策進行明確。一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退稅時間。《公告》將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申請退稅的時間規定為所有開發項目清算后,即房地產開發企業按規定對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后,如土地增值稅清算當年匯算清繳出現虧損,且沒有后續開發項目的,可申請退稅。二是多繳企業所得稅款計算方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項目繳納的土地增值稅總額,應按照該項目開發各年度實現的項目銷售收入占整個項目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在項目開發各年度進行分攤,并計算各年度及累計應退的稅款。三是報送的資料。《公告》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申請退稅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書面材料說明應退企業所得稅款的計算過程,包括該項目繳納的土地增值稅總額、項目銷售收入總額、項目年度銷售收入額、各年度應分攤的土地增值稅和已經稅前扣除的土地增值稅、各年度的適用稅率,以及是否存在后續開發項目等情況。四是以前年度多繳稅款處理。《公告》發布執行前已經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公告》發布執行后仍存在尚未彌補的因土地增值稅清算導致的虧損,按照《公告》第二條規定的方法計算多繳企業所得稅稅款,并申請退稅。
16、《關于實行中央對地方增值稅定額返還的通知》。12月11日,為進一步完善分稅制財政體制,落實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國務院制定下發《關于實行中央對地方增值稅定額返還的通知》(國發〔2016〕71號),決定從2016年起,調整中央對地方原體制增值稅返還辦法,由1994年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時確定的增值稅返還,改為以2015年為基數實行定額返還,對增值稅增長或下降地區不再實行增量返還或扣減。返還基數的具體數額,由財政部核定。
17、《關于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制定下發 《關于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財稅〔2016〕136號),對減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進行明確。根據《通知》的有關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并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本《通知》所稱的乘用車,是指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主要用于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含駕駛員座位在內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的汽車。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53號)執行。
18、《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5年度證券期貨行業自律組織投資者保護報告》。12月14日,為使市場和投資者了解我國證券期貨行業自律投資者保護現狀,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制定發布《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2015年度證券期貨行業自律組織投資者保護報告》,全面地介紹了我國證券期貨行業部分自律組織2015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的工作情況。《報告》匯總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等十家證券期貨行業自律組織2015年度保護狀況、舉措和成效。
(本欄目責任編輯:范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