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資仍會托底經濟

李慧勇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
2017年,中國經濟全年增長目標為6.5%。從GDP走勢看,將和2016年一樣走勢平穩,但從更敏感的工業生產、PMI指數來看,可能呈現小V型波動,經濟增長的壓力將在二季度開始體現。
2017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三大壓力。
一是房地產調整。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產貢獻了8%的GDP增長,拉動GDP增速0.5個百分點。地產調控下,地產銷售已開始回落,房地產產業鏈后續將面臨調整壓力,拖累經濟。地產銷售回落除了影響房地產投資之外,也將拖累相關地產鏈消費。從歷史數據看,地產銷售與建材消費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大概領先家電和汽車消費7-8個月;領先家具消費6-7個月。
二是汽車銷售回落。觀察近年來的社零數據可以發現,社零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汽車銷售的影響。2016年以來,汽車銷售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其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10月實施的汽車購置稅政策,刺激了汽車銷售的快速增長。但由于政策從2015年10月開始實施,其效應從2015年10月就已開始顯現。2016年汽車銷售的高基數也將使得2017年的汽車銷售難以繼續保持如此強勁的增長。
三是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順差減少。從2016年二季度起,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上漲,中樞顯著抬升。與之相對應的是,全球包括中國在內,通縮壓力都有所緩解。因此,如果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的中樞抬升,進口商品的價格指數繼續走高,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進口金額增加。而如果全球經濟不能出現明顯起色,我國的出口形勢也難以根本性好轉。大宗商品的低價紅利會衰減,貿易順差可能會降低。
2017年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順差減少,消費回落,保增長仍然需要依靠投資。在投資中,地產投資將回落,制造業投資有望加快但漲幅有限,基建投資仍需托底經濟?;ㄍ顿Y加大力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地產和汽車回落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保證經濟實現6.5%左右的增長。所以,2017年宏觀政策基調仍將以保增長防風險為主,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從2016年的情況來看,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赤字率,由2.5%提高至3%。二是減稅,營改增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從實際效果來看,前8個月共減稅2493億元。三是專項建設基金。2016年安排三批1.5萬億元。與2015年的8000億相比明顯增加。四是PPP已進入快速落地期,前9個月落地規模已達1.56萬億元。五是債券發行。2016年前10個月,共發行政府債券81246億元,遠高于2015年的58226億元。其中部分用于地方債務置換,降低了地方的債務負擔。
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將延續。預計赤字率將進一步擴大至3.5%-4%,專項建設基金也將進一步發揮對基建的支持功能;隨著PPP落地進度的加快,2017年PPP落地規模將進一步提高;債券發行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由于PPI上漲帶動實際利率下行,預計降息的必要性不大。是否降準則需要觀察房地產調控的效果以及海外風險的沖擊。預計央行仍將主要依靠公開市場操作等補充流動性,逆回購利率將繼續保持平穩。受房地產銷售大幅回落的影響,預計社會融資總額增速將回落到12.5%,M2增速將回落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