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意大利超輕型輪式自行榴彈炮(ULWSPWH)是由康佐治·依維柯·奧托公司和意大利國防部共同投資研制的,該炮以“半人馬座”和“箭”8×8裝甲車為底盤,將裝備意大利陸軍數字化中型旅。其采用“半人馬座”裝甲車底盤的概念樣炮在2012年歐洲薩托利國際防務展上進行了展示。

發展過程
傳統的牽引式火炮需要多名操作人員,越野機動能力有限,無法為操作人員提供防護,此外進入和撤離戰斗時間也較長。而據奧托·梅萊拉公司稱,ULWSPWH榴彈炮將具有傳統牽引式火炮無法企及的火力能力。
該炮何時進入整套系統發射試驗階段要視研制經費情況而定。目前的分階段的方法可用于逐步增強其作戰能力。
由于采用了經實踐檢驗的發射車底盤,該炮的機動能力測試應該在初期就能完成。研制項目開始的第一年,火炮搖架、炮塔以及炮身殼體的改進等工作都將開始,接下來將繼續研制自動裝填系統,隨后是關鍵性設計審查。也就是說,一套完整具有作戰能力的火炮系統研制工作將在3年內完成,其質量認證則要到下一年才能獲得。
結構和技術特點
ULWSPWH榴彈炮可安裝在“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底盤上。“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已被證明可為炮塔式105毫米和120毫米直瞄火炮提供穩定的發射平臺。但生產型火炮也可能安裝在曾部署在阿富汗使用的“箭”裝甲車底盤上。該炮可為康佐治·依維柯·奧托公司產量日益增加的“半人馬座”和“箭”8×8裝甲車輛提供建制火力支援能力。
該炮的操作人員通常包括駕駛員、指揮員和火炮瞄準手,火炮系統采用全封閉式遙控炮塔,炮塔延伸至車體的后部。155毫米/39倍口徑火炮系統配裝了炮膛抽氣裝置和胡椒罐式炮口制退器。全焊接式鋼質裝甲炮塔的方向射界為左右各15°,行軍時可遙控將身管朝前鎖定,高低射界為-5°~75°。
15發155毫米炮彈及其配套的模塊裝藥系統可供隨時使用,此外,車內還裝有備用炮彈及模塊裝藥。當使用自動底火安裝裝置(PFM)時,彈藥處理系統可使該炮的射速達到8發/分。該火炮還具有多發同時彈著能力,4發155毫米炮彈可同時在空中飛行。
這種155毫米/39倍口徑ULWSPWH榴彈炮符合《北約聯合彈道諒解備忘錄》規定,可發射所有型號的北約標準彈藥以及奧托·梅萊拉公司的“火山”(Vulcano)彈藥。據生產商稱,次口徑155毫米“火山”底排增程彈的最大射程為36千米。當發射具有精確打擊能力的“火山”制導增程彈時,其最大射程將超過60千米。
該炮配裝了計算機化的火控系統,可在3分鐘內從行軍狀態轉入戰斗狀態,從戰斗狀態轉為行軍狀態只需60秒。
1挺7.62毫米機槍可安裝在裝甲載車頂部前端,用于自衛。在炮車頂部安裝的“黑特諾爾”(Hitrole)遙控武器站可有多種選擇,如配裝7.62毫米、12.7毫米機槍或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其他選擇還包括在炮車頂部安裝全景式白晝熱瞄系統。
發展趨勢
意大利設想給ULWSPWH榴彈炮配備專用彈藥補給車,彈藥補給車將采用與榴彈炮相似的裝甲或防護型輪式車輛。彈藥補給車將安裝自動彈藥處理系統,可快速向榴彈炮傳輸155毫米炮彈和模塊化裝藥,可在10分鐘內完成完整的彈藥補給過程。
生產型火炮將具有與最新標準的“箭”裝甲車相似的機動能力,包括最大公路行駛速度110千米/時,最大行程800千米,涉水深1.5米,可跨越1.2米寬的塹壕,最大爬坡斜度60%,水平面爬坡斜度為30%。該武器系統戰斗全重在30噸左右,按照STANAG 2832B標準,既可通過鐵路進行運輸,也可用A400M空運。
“箭”裝甲步戰車是意大利陸軍數字化中型旅的核心裝備。奧托·梅萊拉公司認為,裝備火炮將為這些部隊提供高機動性間瞄火力能力。該炮也將與奧托·梅萊拉公司和塞萊克斯公司為意大利陸軍共同研制的SICCONA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相連接,這種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現已裝備部隊。
(編輯/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