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全芬
摘 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逐漸嚴重,隨著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農產品安全監督檢驗技術也變得越來越精密,同時我國開始出現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農產品;安全監督;采取;措施分析
近些年來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所極度關注的問題,其中農產品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農業發展、社會穩定、農民收人增加等。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所以當前,各地各級政府非常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不斷對于農產品方面進行監管措施。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安全監管機構體系的建設不夠完善
當前,隨著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所以,隨著各級政府的建設體系的建成,監管機構的主干框架已經形成。但是這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分布廣,所以主要工作都停留在一些市級縣地區,并不能夠深人到內部,落實到鄉鎮村等偏僻地區。這樣的情況就造成真正需要幫助的地區存在人員、經費、手段的短缺。原因在于三個方面,一是絕大多數并沒有安全協管員,二是并不能把建設幫助落實到實處。三是安全監管機構沒有建立完善。
2.檢驗體系能力比較弱
一般通常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基層質量安全檢測不夠以及關于物質資源配置支持力不夠。二是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不夠完善,主要是由于檢測人員的技能和水平不夠高,所使用的技術過于傳統和單一。三是縣鄉機構的工作開展的進程不到位,無法保證產品的檢測,保證產品的質量。
3.工作標準化加強
工作的標準化一般有待加強,工作標準化的缺陷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由于時代的發展,科技化和工業化模式逐漸加強,作為農業生產者開始表現出科學文化素質不夠高,其技術水平落后的缺陷,在另一方面這種傳統落后的文化依舊存在,多數農產品標準化設施不夠完善。二是表現在農產品的安全標準上。目前存在的安全標準無法適應比較龐大的中國農產品類型,缺乏安全標準就無法對其產品進行檢測。三是由于表現的類型不同,農業標準的制定無法與現實中的實際需求進行對接。
二、針對農產品采取的措施
1.加強新時代機構體系建設
作為新時代建設機構體系,要加強建設起有關農產品的具體體系,作為建設機構要一方面要緊緊抓住安全工作的良好機遇,加強思想主義的道德建設,實施監管機構的全村覆蓋,要將建設從實際出發。落實到實處。當然把農產品安全工作也要作為各級地方政府考核的范圍,全面納人各級地方財政預算中去。另一方面,要非常重視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將安全質量服務的建設落實到實處,實實在在建設機構管理隊伍,保證是質量安全、職能落實、資金充足。當然,在一定程度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產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對生產第一線的農產品進行檢測和管理。
2.強化檢驗能力
對于基層農產品的檢測要進行創新并加強相應的管理,對于保證檢驗檢測的日常需要,我們要做到如何更新檢驗儀器,對于技術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進行人員、場所、設備的到位。第一,實施大量農產品檢測和調查數據,對于農產品進行安全測評和綜合評價,對于不合格或者標準不到位的產品進行及時的更換,并加強對于農產品的健康安全管理,以便及時發現和預防農產品質量安全不合格帶來的風險和危害。第二,對于農藥和殘留物進行加大監控。全面實施檢查力度。
3.推動農業標準化建設
眾所周知,只要在農業建設中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發展的比較順利,那么一定離不開高程度的農業產業化和標準化,同時也建立出好的基層管理部門,他們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處理問題十分迅速。當然對于松散的個體農戶,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要更進一步推動農業標準化和管理。一方面來說,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是農業發展項目的重中之重,只有將農產品的質量提高才能加大政府對于農業建設的投資,得到好的投資才能涉及到各個農業產業的發展,不斷的擴大生產農業產業規模,提高農業建設化水平。另一方面,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要求就是要制定相應的安全標準,只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建設安全體系,結合當地的根本情況,才能建設出符合當地特色的農產品檢驗方法標準。
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機制
啟動應急平臺,組建應急隊伍,關注實際中的四種應急事件:一是引發群體性事件;二是政府部署的;三是引發急性中毒;四是消費者關注的。遇到特殊情況下,我們這要運用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機制,第一時間上報情況,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努力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降低負面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民群眾的食用安全。
三、結語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人民群眾巳經不再滿足于吃的飽這一需求,而是越來越看重健康方面的需求,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農業產業開始迅速發展起來,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再加上近些年,國家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十分重視,讓我國農業的發展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農業發展的同時由于起步較晚,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用而言之,對于農產品質量的發展,我們不僅僅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還要加強采用正確的科技技術加以實施,主動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農業生產上所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