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倩
《綱要》指出:教師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和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快樂。作為幼兒園的一種專門語言活動,談話活動在幼兒語言學習過程中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教育活動,能讓孩子體驗語言交往、積累、發展的快樂。幼兒園談話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有其特別的規律。談話活動的目的、對象、活動方式的獨特性,在活動設計的基本結構及組織要求上應得到充分的反映。談話活動設計主要分成以下三個步驟: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話題
設計和組織談話活動的第一步,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在活動的一開始,教師通過一些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打開孩子開口的大門,為下面的準備準備好鑰匙。創設談話情境,主要通過這兩種不同的方式。
(1)以實物創設情境。教師利用活動角布置、墻飾、桌面玩具、實驗擺設,甚至于一張圖片,向幼兒提供與談話主題有關的可視形象,啟迪幼兒談話興趣與思路。例如:在談話活動“我喜歡的蔬果”中,可給幼兒提供一些平時喜歡吃的水果讓他們先嘗一嘗,他們會興趣盎然,然后讓幼兒從水果的名稱、種類、顏色、味道等方面談一談,他們便有話可說。最后,布置一個蔬果小超市,讓幼兒在快樂的情境中當營業員介紹自己喜歡的水果,增強談話的效果,發展語言運用能力。
(2)使用語言創設情境。教師通過自己說一段話、提一些問題喚起幼兒的記憶,調動他們的情緒,以便幼兒順利進入談話情境。同樣,在設計和組織“我喜歡的水果”這一活動時,教師可以采用語言創設情境的辦法。教師可以這樣向幼兒展示談話的情境:“小朋友,你們一定都吃過水果吧,你們吃過什么樣的水果?你們到過水果商店嗎?在那里看見過一些什么樣的水果?”用語言創設談話情境,同樣可以達到引出談話話題的作用。
創設情境、引出話題要注意什么?
①注意創設談話情境的方式。無論是以實物的方式還是以語言的方式創設談話情境,都必須以有利于幼兒談話為前提。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創設談話情境的目的在于開啟幼兒談話愿望、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創設什么樣的談話情境取決于幼兒談話的需要。有經驗的教師都會發現對幼兒已經具備比較豐富的經驗的話題或幼兒新近關注較多的話題,可以不采用實物方式創設情境,因為這些話題幼兒不需要借助眼前可視的形象思考和談話。對談話難度大的話題,則要考慮創設實在、具體的談話情境。
②注意創設的情境與談話話題之間的關系。談話情境的創設是為引出話題服務的,應避免出現兩種情況:一是避免許多與談話內容無關的擺設,要緊扣談話的中心話題。二是避免過于熱鬧以至于喧賓奪主的現象。談話的情境創設應盡可能地簡單明白,以便直接連接話題內容。過于花哨、復雜的情境有可能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在創設談話情境時必須記住情境是談話話題的“助力器”,應以達到引導談話話題的目的為基本標準,以衡量情境創設的量和度。既要充分利用談話情境啟發引導幼兒,又要盡快導入話題引發幼兒談話。
2.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在幼兒就談話話題開始談話之后,教師接下來要為幼兒提供圍繞話題自由交談的機會。這一步驟的目的在于調動幼兒個人有關談話中心話題的知識儲備,運用已有的談話經驗交流個人見解。比如:在“我喜歡的水果”這一談話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兩兩結伴邊吃水果邊談論水果,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談話,表達自己的觀點。
(1)應當放手讓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在幼兒分組或自由交談時,應當允許幼兒說任何與話題有關的想法。此時,只要幼兒的談話圍繞話題進行,教師就不需要做示范,不給幼兒提示,不糾正幼兒說話時用詞造句的錯誤,不干擾幼兒談話秩序,更不打亂其談話思路,讓幼兒充分運用已有談話經驗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2)鼓勵每位幼兒積極參與談話,真正形成雙向或多向的交流。當幼兒分成小組時,教師可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交流對象。這些三三兩兩自由結合的小組,或是一對一的小組,更有利于發揮每位幼兒的積極性,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交談,也可保證談話的氣氛更寬松、融洽。
(3)在自由交談的活動過程中,適當增加幼兒“動作”的機會。談話是口頭語言操作,也是動腦的操作。根據幼兒活動的特點,在談話活動中適當增加一些其他方式的操作活動因素,更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他們說話的積極性。例如:在“我喜歡的水果”活動中,教師在“幼兒自由交談”時可以設計請幼兒相互送水果給朋友的情節,使幼兒的談話更有趣味。
在這個活動階段,教師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教師饒有興趣參與談話。教師可以采取輪番巡視的方式參與各組的談話,到每一組都聽一聽幼兒的談話,用微笑、點頭、拍手等體態語言給幼兒以鼓勵,也可用皺眉、凝視、撫肩等體態語言暗示那些未能很好進入談話狀態的幼兒。教師還可以簡單發表個人見解,或是對幼兒說話給予一定應答,或用自己的語言對各組幼兒談話做出反饋,這樣能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二是教師要觀察幼兒談話情況,了解他們運用原有談話經驗進行交談的狀態,明了幼兒談話的水平差異,為下一階段活動的指導作進一步準備。
3.教師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話題
經過讓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的活動階段之后,教師要集中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范圍。在此階段,教師通過逐層深入的談話,向幼兒展示并幫助他們學習運用新的談話經驗,使幼兒的談話水平進一步提高。
仍然以“我喜歡的水果”為例,在活動的第三階段,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在集體范圍內談話。教師提出三個要求: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帶來的水果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請幼兒談一談自己最喜歡哪種水果,為什么?請幼兒談一談自己覺得哪種水果最有趣,為什么?在每個問題提出之后,教師都組織幼兒圍繞這個問題談論。教師的提問和引導,應該沿著“我喜歡的水果”這個話題,逐層拓展幼兒的談話內容,給幼兒提供學習運用新的談話經驗的機會。
教育目標在談話活動中的具體化,是幼兒要學習的談話思路和談話方式的總和。教師在設計組織談話活動時要防止那種機械呆板理解“談話經驗”的問題,注意不要把一種句式或幾個詞匯的學習與新的談話經驗學習等同起來。每一次設計談話活動時,都應當重視根據語言教育的要求和談話活動的特點,尋找本次活動目標與新的語言經驗點,力圖從大的方面幫助幼兒整理談話思路,掌握一定的談話規則,獲得一些適用于談話的交往經驗。如果每一次談話活動,教師都能根據每個年齡班幼兒談話的水平,在幼兒原有談話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經驗,談話活動教學效果的增強便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