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宗麗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以社會需求和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為導向,對定向運動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總結,提出體驗式教學模式、知識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和主題式教學模式三種教學模式,并在定向運動課程中的進行實踐探索,對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進行跟蹤與分析,總結、歸納、提煉出更趨于完善的教學模式理論,旨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
關鍵詞 定向運動 課程 教學模式
2003年教育部下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方案中定向運動被列為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必修課程”中的“主干課程”,并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中施行[1]。多年來,定向運動作為一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特殊手段,被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作為專項課或選項課列入教學計劃,參與人數日益增多。社會上需求具備定向專業技能的人才數量也不斷升高。為了最大體現出定向運動課程的價值,對定向運動專業課的教學模式問題進行探索,其目的是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搭建起一條可行有效的路徑,避免由于教學的盲目性帶來的低效率,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可循之路。需要逐步完善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體系,并實踐探索出一套適宜我院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也為定向運動課程今后的發展建設提供堅實理論支撐。
一、定向運動課程的開展現狀
定向運動課程的引入在沈陽體育學院已有10多年,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使定向運動從單一的一門選修課,發展到現在定向運動成為一門專業課,以及多個專業的戶外運動項目群中均涉及定向運動教學內容,這也顯示其內容的重要性。但教學過程中反應的問題也比較多,特別在課程建設的初期,定向運動與其他戶外運動項目的關系;定向運動項目總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取、考核方法的科學性、學生日益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教學場地的不多元化,教學實踐環節單一等問題都是現階段多體現出來的。
因此,教學團隊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課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以社會需求和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為導向,對定向運動課程構成要素進行分析總結,提煉出核心教學目標、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等內容,對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體系進行理論研究。梳理學院所有開設戶外運動課程與定向運動課程的邏輯關系,以及定向運動課程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歸納出實際存在的問題,為完善合理的教學體系和探索教學模式提供理論參考。
二、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模式
根據定向運動項目特點,從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入手,根據體育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對象等情況,選擇并建立能夠反映項目本質屬性的教學體系,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學時數量、教學方法、學習評價等方面,為定向運動課程教學提供基礎性教學框架[2]。根據教學體系的建立,初步構建適合定向運動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這包括主題的選取、理論依據、教學目標的確立、操作程序的設計、實現條件的保證、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為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提供依據。下面提出三種適用于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模式。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
體驗式學習是教育者和學習者通過有目的的參與直接體驗、觀察反思和抽象概況來增長知識、發展技能等[3]。體驗式教與學過程有所不同,美國學者大衛·庫伯提出體驗式學習圈理論:具體體驗、分享討論或反思觀察、抽象概況、行動應用。它是一個循環遞進系統從制定教學目標和選擇教學內容開始,然后是確定體驗學習的主題、原理和技能—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自我反思、討論和回顧—評價—實踐應用—概況總結,為下一次教學提供反饋信息。體驗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動能動性的發揮,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強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事物的認識。
(二)知識傳遞-接受教學模式
定向運動的基礎知識需要記憶的較多,所以也可以采用知識傳遞-接受教學模式,這主要采用課堂講授的組織形式。基本教學程序是:復習舊課—激發學習動機—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檢查評價—間隔性復習。這是定向運動知識教學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三)主題式教學模式
定向運動可以和多種元素相結合,設計出多種多樣的趣味活動。而主題式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內容主題化,按照主題組織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非常適用于定向運動教學。主題式教學模式的程序為:自主學習—互助探究—討論交流—多元評價—能力生成。它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合作互助,在各種主題活動中建構知識,生成學生就業、轉崗、留學等所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實踐探索
針對社會需求,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向、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考察和分析,確立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將體驗式教學模式、知識傳遞-接受教學模式和主題式教學模式作為基礎引入到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性實證檢驗,以社會體和休閑體育專業的專業課為實踐平臺,通過兩個完整的教學周期,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教學內容,特別是課程內容的重組精選與凝練;建立科學、全面的多元化學生成績考核,制定教學考核統一化標準。
為促進教學改革,使定向運動課程更加的完善,為其制定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借此促進使此課程教學活動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另外,對增進教師間溝通,提升教師教學工作的業務水平,為教師反思教學行為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平臺。
基金項目:沈陽體育學院教學課題《定向運動課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 葉朝忠,張雨.定向運動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西安體育學報.2013.03:375-378.
[2] 王翔等.定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0.
[3] 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