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籃球技術是一個抽象但又對籃球運動結果產生極大影響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籃球運動的發展正處在艱難的上升期,而對于技術和戰術的重視也使得技術、戰術本身的概念和分類尤為重要。當前籃球教學訓練中關于技術的概念界定和分類存在一定的誤區,如此會對籃球教學訓練的結果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本文就籃球教學訓練中技術概念和分類的認識誤區進行總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籃球教學 技術 誤區 重構
當前中國籃球發展正處在最好的發展時期,中國運動員開始在世界籃球運動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國籃球也在亞洲范圍內多次奪冠。盡管與美國、南美、歐洲的籃球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從整體上看整體的籃球競技水平還是處在上升當中的。當然,我國當前籃球發展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籃球基礎教學的質量不高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盡管有很多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但是他們的天賦其實掩蓋了我國籃球教學的問題。而關于技術這一籃球運動中最為核心的要素,在對其概念進行界定和分類上還存在理論上的誤區。
一、籃球教學訓練中技術概念和分類的理論之爭
為什么在籃球教學訓練中會有關于技術的概念和分類之爭呢?其實恰恰是因為技術本身的重要性決定的。現代籃球理論普遍認為,籃球運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球員的天賦、球員的身體素質、技術、教練制定的戰術、籃球比賽的環境等等。其中有些因素是無法改變的,例如天賦和環境,而有些因素則能夠通過一定的活動來進行完善,例如身體素質、技術和戰術。而上述所有因素中,只有技術的概念非常抽象并且不確定,所以關于技術的概念和分類才會有爭論。除此之外,我國的籃球運動發展過程中,其他幾項因素其實并不比世界頂尖運動員相差太多,但是整體籃球水平依然不高,所以大家只好將原因歸結于“技術”上了。
二、籃球教學訓練中技術概念及分類存在的誤區
籃球教學訓練中對于技術概念和分類都存在誤區。其中對于技術概念上的誤區主要體現在過分地咬文嚼字,但卻并未真正發掘技術的實質和內涵。無論從我國建國以來一直沿用的前蘇聯的概念,還是在不斷改版的體育教材中,都將技術定義為一種“專門動作方法”,這種定義方法其實并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卻只看到了技術表面的現象,對技術真正的實質性內容并沒有涉及。這種定義方法的危害就是在實踐中很容易將技術等同于動作方法,那么在訓練過程中就會特別重視動作,而忽視其他的一些東西。其實,技術除了動作方法之外,已經融合了之前很多相互獨立的要素,例如,當前球員的意識也應當納入到技術的范疇之內,在進行技術培養的過程中應當對意識也加強訓練。
而由于對于技術這一概念尚未有科學的、正確的、全面的認識,所以分類自然而然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其主要誤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于技術的分類一直以來都沒有變化,而籃球運動卻是在不斷變化著的。盡管傳統籃球和現代籃球在規則、球員的表現上看并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籃球運動本身也是在不斷發展的,舊的分類方法已經不符合當前籃球運動的實際。傳統的分類將技術分為進攻和防守兩項,進攻技術主要包括對抗技術、投籃技術、罰球技術等等,防守技術則包括搶斷技術、蓋帽技術、籃板球技術等等,但是現代籃球進攻和防守已經漸漸融為一體,機械地將二者獨立看待,并不符合技術分類的內在邏輯。
其二,容易忽視籃球技術的特點。換句話來說,對于籃球技術的分類并沒有真正體現籃球運動的特點,認為籃球技術的訓練也是千篇一律的重復。以射擊項目為例,只要在訓練中教會運動員基本動作,剩下的時間完全可以交給運動員進行無數次的重復練習即可。而籃球運動則不行,機械地將其分解為各項進攻和防守技術是完全不夠的,進行再多次的訓練,也不可能讓運動員預知到球場上將會發生的不同情況,籃球的不可預知性使得孤立的進攻和防守技術分類是不合理的。
三、籃球教學訓練中技術概念和分類正確途徑探索
關于技術的概念,我們不應當給出一個十分準確精細并且一成不變的答案,而是應當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給出不同的概念。我們可以將技術定義為:為實現籃球運動的得分目的而有意識的進行的各種動作、方法等形式的總和,并且技術的外延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這樣的話籃球技術成為一個動態的概念,就能夠不斷適應當下的籃球變化。
而對于技術的分類,則改變傳統對于技術簡單粗暴的進攻防守二元化分類,進而進化為多元化、多層次的技術體系。筆者認為,籃球運動的技術應當包括包含基本動作的基礎技術、采取各種途徑將籃球放到籃筐里的得分技術、將球從對方手中獲取的搶球技術、自身控制籃球的持球技術和進攻時面對防守或者防守對方進攻的對抗技術。這樣的分類雖然還是離不開進攻和防守兩個層次,但是這種分類將進攻和防守融合在了一起,使二者不再是孤立的兩個方面;同時,這種分類方法也讓籃球教學訓練有的放矢,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教練能夠根據技術的不同分類進行采取不同的方式,使籃球教學和訓練都更加靈活。
參考文獻:
[1] 尹春華,洪錫均.2014-2015賽季NBA總決賽勇士隊的制勝因素分析[J].內江科技.2016(09).
[2] 唐文坤.從運動生理學角度談籃球運動員的營養調配[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9).
[3] 劉巍.長沙大學生參與三人制籃球運動的現狀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25).
[4] 劉揚.烏魯木齊市青少年女子籃球運動發展現狀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