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徐峰
摘 要: 探究式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調學生要探索、研究,并互相交流合作。在當前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普遍不強的背景下,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擴大學生詞匯量、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聽說材料、糾正學生英語發音和語音語調,可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聽說的主動性,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模式 詞匯量 聽說材料 英語音標 語音語調
在大一入學時,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約有九年時間,但學生普遍英語聽說能力不強,主要表現為無法聽懂語速稍快的英語或無法自如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部分學生發音不規范,語音語調受漢語母語干擾明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一是詞匯量不夠及不能熟練運用已掌握的單詞,導致說英語時只能重復使用有限的常見單詞、短語。二是沒有說英語的環境,無法接觸到地道的英語口語,說出來的英語多為中式英語。三是學生不注重聽力的練習,不知如何選取聽力材料。四是不重視音標,不能正確讀出單詞的音標和重讀音節。
探究式學習是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系統講解者和傳授者,而應營造一種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擔當指導者的角色。探究式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教師講解知識的模式,強調學生要探索、研究,并相互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各高校紛紛縮減大學英語課時,每周的英語聽力課一般為一兩個學時,這么少的課時,很難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因此可利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課上課下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一、鼓勵學生探索擴大詞匯量及在口語中運用已知詞匯的方法
詞匯是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基礎,詞匯量少的學生,即使注重聽說訓練,聽說能力也只能徘徊在較低的水平,因此,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幫助學生在英語聽說中運用已知詞匯,對提高大學生英語聽說能至關重要。新學期開始,教師把所教班級分成若干英語學習小組,每組以四五人為宜,第一節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擴大詞匯量,以及在口語中熟練運用已知單詞,然后每組派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做匯報,同時讓每名同學參考其他同學的方法,整理出適合自己的擴大詞匯量的方法和熟練運用已掌握英語單詞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方法,寫一份本學期擴大詞匯量的學習計劃。
學生討論過后,教師提供給學生記單詞的方法,供學生參考。一種方法是詞根詞綴法,建議學生買一本通過詞根詞綴和聯想記憶單詞的參考書,單純的死記硬背單詞效果不佳。大部分單詞都由詞根和詞綴構成,并且這些詞根詞綴都有各自的含義,熟悉常見的詞根詞綴,可以讓學生快速記住具有相同詞根或詞綴的單詞。以單詞comment為例,前綴com-表示加強、共同的意思,詞根-ment表示頭腦、智力,這個詞的漢語意思是評論、意見、批評,與comment具有相同詞根詞綴的詞包括:company(公司,伴侶),companion(同伴、共事者),mental(心靈的、智慧的),mentalism(心靈主義)等,這些詞的含義都與詞根詞綴本身的含義有聯系。另一種方法是根據已知單詞記憶新單詞,例如單詞utter,可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單詞butter記憶,butter比utter多一個字母b字,utter的漢語意思可用聯想記憶方法,即說出(utter)要黃油(butter)的想法。記住單詞后,學生還應學會在口語中運用這些詞匯,比較好的方法是語境法,即把單詞放到常見的短語或句子中。以單詞dim為例,作為形容詞,這個詞的意思是昏暗的、模糊的,作為動詞的意思是使暗淡、使模糊,讓學生把這個單詞放到短語中記憶,如dim light(昏暗的燈光),dim figure(模糊的身影),dim the light(把燈光調暗)等,然后讓學生課下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把詞組擴展成完整的句子,盡量使這些句子具有語義上的連貫性,最后用這些句子改編成對話,并反復演練幾遍。
二、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聽說材料,提高聽力口語水平
目前高校大學英語聽說課時較少,很難通過課上聽說練習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下聽說材料,上課時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必須有輸入才會有輸出,輸入的過程就是聽英文或觀看英文視頻的過程。大學生選擇的英文聽說材料,應與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相當,太難的聽說材料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太簡單的起不到訓練的效果。上課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每個人分享所知道的好的聽說材料,包括英文音頻和視頻等,最后每小組把討論的結果,即有效有益的聽說材料在班里分享,班里所有的學生選出適合自己的聽說材料。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聽說材料。鑒于目前大學生日常英語掌握的較少,選取的英語聽說材料越接近日常生活越好,一些經典的英美劇是不錯的選擇,內容有趣,人物對話都是英語中的日常用語,方便學生熟悉對話后與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演練。美國電視劇《大學生費莉希蒂》講述的是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愛情故事,與學生的校園生活接近,教師建議學生先不看字幕整體看完一集,第二遍時看著字幕,注意第一遍未聽懂的單詞、詞組或句子,播放第三遍遇到不認識的生詞時,可暫停播放,在字典上查生詞的發音及漢語意思,看完第三遍后重復播放視頻,直到看到某個畫面鏡頭,能立刻說出劇中人物的對話。學生在熟悉一集內容后,選取其中一個片段跟同學表演,時間不超過8分鐘,學生兩周學完一集。除了英美劇外,一些名人演講視頻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例如美國政要奧巴馬、希拉里的演講,英國新任首相特蕾莎·梅的演講等。
三、糾正學生英語發音及語音、語調
部分學生的英語發音不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學時,有些地區的教師對音標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對音標進行系統的講解,導致學生對英語音標一知半解,無法正確讀出單詞的發音。二是學生所在地的方言對英語發音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很多來自南方的學生不能正確區分[l][r]兩個音,山東部分地區的學生區分不開[s][?蘩]兩個音。因此,學期初的第一次聽說課有必要幫助學生系統的學習英語音標,糾正學生的發音。鑒于課上時間有限,音標的發音學習交給學生課下完成,課上教師主要承擔檢查糾正的職責。
學生課下音標的學習應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新學期第一個星期,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下時間學習音標中元音的發音,單元音和雙元音共20個,每個元音找三個發此音的單詞。教師給學生推薦英語音標發音軟件的網址,有助于學生學習音標的正確發音方法。小組組員學會元音的發音后,在小組內部互相糾正音標的發音及所找到單詞的發音。聽說課上,教師隨機檢查幾個小組的元音發音情況,并對學生發錯的音進行糾正,檢查結束后,重點講解學生讀錯的元音和單詞。28個英語輔音的學習均按照上述方法展開。
四、探究式教學模式下開展大學英語聽說課
齊魯理工學院本科生兩個周上一次聽說課,分為兩小節,共90分鐘。聽說課上,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探索、研究,并互相學習合作,鍛煉學生英語聽說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聽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前十分鐘,教師按照課前分配好的任務,請一組學生表演英美劇中的某個片段或者學生自己改編的英美話劇,表演前由一個學生用英語簡單介紹劇情及每個學生扮演的角色,要求所有學生脫稿表演。表演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包括表演精彩的部分、發錯音的單詞、有誤的語音語調等,提醒下一小組表演時應學習的地方和糾正的不足之處。
課前英文短劇結束后,教師播放課前根據聽說課本上每個單元的主題,在網上下載的與單元主題相關的短小視頻,然后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討論過后,找學生代表口頭表達討論的結果。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版第三冊為例,第一單元的主題是“Enjoy Your Colorful Campus Life”,教師可給學生播放某名校的招生宣傳視頻,然后給學生提出兩個問題:Are you content with your present college life?What is your ideal college life?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與同桌討論,然后請幾組學生以對話的形式展示討論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對話進行點評,并告訴學生本單元的聽力材料內容都是跟大學生活相關的,自然引入本單元的主題。
上課前,教師告知學生預習每個單元的生詞,讓每個學習小組討論單詞的發音和用法,上課時找學生讀并講解單詞的結構和用法。齊魯理工學院本科生目前使用的聽力課本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版,因為課堂時間有限,無法聽取課本上所有的聽力材料,教師應選取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相同的題型,即長對話和篇章聽力。在聽之前,教師應把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和生詞解釋清楚,有利于學生理解聽力材料內容,然后給學生1分鐘時間根據選項猜測問題,帶著問題聽取材料有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獲取材料中重要內容,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播放第一遍錄音時,讓學生做題,第二遍時檢查答案,第三遍間斷播放,在能找到答案的句子后暫停,讓學生討論答案應選哪個,討論結束后,教師公布答案,然后再次播放此句,解決學生的疑問,所有問題依次類推。長對話與篇章聽力結束后,教師播放在網上下載的四級聽力考試中新增的新聞短篇聽力,并講解相關技巧。最后,教師總結本次課內容,布置課下學生應完成的聽說任務。
五、結語
探究式教學模式能極大調動學生學習大學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利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擴大學生詞匯量,為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對英美電視劇的片段模仿,可規范他們的英語發音,學到地道的英美口語,遇到類似的生活場景時,能流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系統地學習英語音標,學習小組內部互相糾正發音,可改正學生因方言造成的英語發音不準的問題。結合大學英語課堂上探究式教學方法的使用,可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參考文獻:
[1]任智魏.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6).
[2]楊惠中.怎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J].外語界,2008,(2).
[3]連志梅.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2).
[4]馬冬虹.劉昕.影響工科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相關因素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9).
[5]劉芳瓊.觀摩原聲美國影視作品提高大學英語聽說能力[J].學術界,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