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摘 要: 作者思考在化學中考總復習中將初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及學科思想方法的指導穿插其中,使學生在復習中收獲新知,更好地過渡到高中學習。
關鍵詞: 初中化學總復習 新思路 初高中銜接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初高中教育出現了斷層。如何處理好其間的銜接與過渡,已然成為當前中學化學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傳統復習的定位與思考
目前中考復習大多定位在重復梳理知識點,針對當地中考題進行熟練解題。重新定位,將總復習不僅僅局限于對原有知識的“回爐再學”,而是做到既上承初中的知識點總結,又下接更高層次的學習,使學生更平滑地從初中過渡到繁重的高中。
二、復習新思路的實施
結合初中化學總復習一般采用的章節、知識板塊、綜合訓練三輪復習方式,將初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及學科思想方法的指導穿插其中,使學生在復習中收獲新知。
第一輪銜接:注重感性認識。
在章節復習中,教師將一些延伸至高中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對比,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有直觀印象。以原子結構復習為例,通過對比,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初高中共有的知識點很多,如元素周期表、酸堿鹽、氧化物、簡單有機物、溶液等。共有的知識點找準了,銜接教學就有抓手了。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在第一輪復習時選擇若干內容進行對比教學,使學生在復習舊知時也對未來的學習有感性認識。
第二輪銜接:注重知識點體系化。
進行第二輪知識板塊復習時,可以在五個方面進行拓展銜接:
一是化學用語。若初中對化學用語的要求太低,必然造成高中化學學習的很大困難。如常見元素的化合價不會標,就會影響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的學習。為使初高中銜接得更理想,初中對化學用語含義的理解和表述的規范性都必須增強。
二是基本概念。如初中對于氧化反應的定義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而高中則定義為在反應前后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因此初中教師不應局限學生的思維,當復習相關概念時,可以進行拓展介紹。如提出高中階段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讓學生判斷給出的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這樣處理有三個好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提取信息的能力,復習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三是元素化合物知識。初中一般是通過實驗得出物質的性質,很少從結構方面去考慮。但是高中學習卻以物質的結構為主干,以族的板塊,從結構開始,推出性質變化規律,再通過實驗驗證,達到知識的靈活應用與遷移。建議在復習該板塊知識(如金屬、常見酸堿鹽等)時可以適當從組成結構上加以解釋和總結,使學生形成更規律更系統的認識。
四是化學實驗。實驗是學生科學品質培養的重要途徑。為了初高中能更好銜接,復習階段有兩個措施可以參考:其一,改“卷面考試”為“實驗考核”。選取有代表性的實驗作為考核內容,將考查的操作技能分解為多個給分點,在考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評判。其二,改“書面作業”為“動手探究”。將物質純度的測定、物質的檢驗與鑒別等作業改為動手探究,學生通過對物質性質和反應原理的分析→反應條件和操作步驟的選擇→儀器和藥品的選用→現象的分析→問題的討論和解決→正確結論的探索,不僅熟練應用理論知識,而且有效地培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是化學計算。為了更好地完成由初中的“質量計算”到高中的“物質的量的計算”的過渡與銜接,在化學式的計算中可以有意識地將宏觀和微觀進行對比,如元素質量比等于原子個數乘以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物質質量比等于分子個數乘以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在計算板塊復習時,還要注意題型的多樣化,數據可以以表格或圖像等多種形式呈現,增強學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
通過在第二輪板塊復習中插入初高中化學知識體系的銜接內容,將初中的知識“點”過渡到高中的知識層“面”進而形成知識“網”,為今后系統學習化學知識做好準備工作。
第三輪銜接:注重學科思想的指導。
“化學學科思想”包括:整體性思想、聯系思想(結構和性質、微觀和宏觀、量變質變思想、定性和定量、相互轉化)、守恒思想、一般與特殊的思想、動態平衡思想等。教師可以比較閱讀初高中教材,研究哪些思想方法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借助初中知識進行滲透。以下舉一些例子:(1)組成結構決定性質思想。金剛石和石墨由于結構不同導致性質有極大差別,不同的酸性質相似,就是由于組成上有共同的部分氫離子,這些例子都能體現組成結構決定性質的思想。這一思想到了高中體現得更明顯,如“一族”物質結構的相似,決定了它們性質的相似。(2)守恒思想。初中涉及較多的是元素守恒,到了高中,守恒的內涵得到延伸,如電子得失守恒、電荷守恒、能量守恒等。(3)物質分類思想。用“類”的思想解決問題,容易把握問題實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初中教材中學習金屬性質、酸堿鹽的性質就是有意識地將一類物質歸在一起研究。而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就是以物質分類為主線來編排的。無機物中對氧化物、酸堿鹽的分類,有機物中對烴、烴的衍生物的分類,充分說明分類思想無處不在。(4)定性與定量思想。初中對溶液酸堿性和酸堿度、物質溶解性和溶解度的表述,都是從定性定量兩方面對事物進行研究。到了高中,更強調定量思想,如離子溶度積、平衡常數等。
三、結語
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既是知識的銜接,又是教法、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師生情感的銜接,相信通過總復習期間對兩階段學習在各個方面的銜接教學,讓學生在復習中收獲新知,引導他們在高中化學學習中更快走上正確之路。
參考文獻:
[1]楊艷.試論初高中化學共有知識點與銜接教學.考試周刊,2014(96).
[2]周存軍.談中學化學學科思想和方法的培養.現代教育科學,2009(3).
[3]武圣君.初高中化學實驗銜接措施的探討.化學教學,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