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天元
摘要:〖HJ0.98mm〗不同類型的音樂著作權付費試用與許可模式對應不同的音樂產業商業模式的需求。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絡傳媒的發展,文化精神產品,特別是視聽音樂產品的需求、消費日益增多,但也暴露出保護重視不夠、統一規范性差等問題。筆者通過唐山、石家莊、邯鄲、長沙四市實地調研、發放問卷以及參考相關資料等方式方法,較全面地分析文化娛樂場所視聽音樂著作權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思考建議。
關鍵詞:音樂著作權;付費許可模式;集體管理組織
中圖分類號:D923.41;J6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2-0153-0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文化、精神方面的消費逐漸增加,推動了文化娛樂產業的升級,而隨之而來的視聽音樂著作權保護問題卻愈發嚴重,引人深思。
一、文化娛樂場所視聽音樂著作權付費試用與許可模式的現狀
音樂著作權是指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絡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作為著作權法中制度設計相對復雜的領域,音樂產業因其音樂主體眾多、權利類型多元、權利客體的利用頻率和范圍遠超其他類型的作品,而使其在運作上較其他版權產業經歷更為復雜的權利流轉,因此對主導產業的著作權許可保護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目前尚未制定一部專門規范音樂著作權試用付費及許可的法律,只是在一些法律條文中涉及到了音樂著作權,如,在以2010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為主的法律中,均有具體條款對其作出了一般規定。其次,在規范音樂著作權試用付費及許可模式的文件中,使用最多、最直接的是位于第三位階的行政法規,如,《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等。另外,一些臨時性文件、紅頭文件或地方性文件也是工作的規范性依據,如,國家版權局于2006年公布的由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籌)上報的《卡拉OK經營行業版權使用費標準》。
為保護和加強著作權的管理,我國現前采用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并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的與使用者訂立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許可使用合同,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費,向權利人轉付使用費,并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等。我國成立的管理組織主要有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
二、實地調研及存在問題
(一)實地調研概況
為全面了解文化娛樂場所視聽音樂著作權付費試用與許可模式實情和消費群體關注度,通過問卷的形式,以中小學、大學、娛樂經營企業及黨政機關為對象進行調查。在題目設置上,圍繞前往KTV的頻率、對音樂著作權的重視程度、付費愿意、著作權收費保護的作用、相關措施及建議等內容,設置了19道題目。在地區上,唐山地區337人,占39%,石家莊地區220人,占26%,邯鄲地區148人,占17%,長沙地區190人,占18%。期間,累計發放問卷862張,回收問卷847張,其中學生617人,占72%;成年人220人,占26%;文化娛樂經營企業10人,占2%。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高中生群體對該問題持較積極樂觀的態度,愿意以積極繳費的方式支持歌手收費,對這個問題的了解與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尚停留在課本所學,提出的解決措施多比較泛泛,不能從實際上解決問題,簡言之,并不了解問題的焦點。大學生群體態度較中立,60%以上的人表示即使付費也會去的,其他因休閑娛樂、消磨時間或刷夜去KTV的,持可去可不去態度的居多,鑒于KTV消費者大學生占了很大比重,那么KTV漲價勢必使這類人群的數量大規模減少。已工作群體態度較模糊,持觀望態度,80%以上不愿意由老百姓負擔歌手的知識產權費用,多數認為這并不重要,亦有部分認為這是KTV和國家所要解決的問題,漲價不能接受。文化娛樂經營企業態度較為消極,認為如果KTV漲價明顯,會流失部分人群,增大成本,降低利潤;部分認為可以付費,但應具有合理性,不能偏高。
(二)現付費許可模式存在問題及原因
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①對音樂著作人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尤其是KTV對歌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最大程度保護文化權益。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和創造力還不強,政策體系還不完善,離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夠;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更好地順應消費者需求,科學有效地運營文化娛樂產業,是面臨的主要問題。②不同主體收費權利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存在爭議。地區差異較大,文化產業區域布局不合理,無法統一標準進行管理。③收費標準的根據不清。包括程序的合法性、計算的合理性和統一性。并未出臺明確規范,從上到下態度較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法條或司法解釋規范存在很大自主性,需對相應問題進行明確地指導說明。④授權主體與收費范圍存在爭議。集體管理組織運行模式存在問題,如組織運營中的不公開、不透明、分配不公,權利人對管理費占比、版權費用的分配等重大事項上無法充分行使話語權和知情權。
究其原因,一是尚未出臺明確規范,從上到下態度較模糊,沒有統一的標準,法條或司法解釋規范存在很大自主性,需對相應問題進行明確地指導說明。二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和創造力還不強,政策體系還不完善,離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對他的重視程度不夠;相對與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更好地順應消費者需求,科學有效地運營文化娛樂產業,是面臨的主要問題。三是地區差異較大,文化產業區域布局不合理,無法統一標準進行管理。四是集體管理組織運行模式存在問題,如組織運營中的不公開、不透明、分配不公,權利人對管理費占比、版權費用的分配等重大事項上無法充分行使話語權和知情權。
三、思考建議
(一)在創制環節,要完善相關立法。一要簡化、規制權利類型,明確權利劃分,使其更商品化、產品化。根據著作權人享有的不同權利,針對具體使用場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形成不同類型的付費機制,而不再是單獨的、零散的權利。二要明確使用者義務,根據權利類型、用途、使用程度給予原權利人相應的經濟利益與補償,防止同一情境下不同主體產生付費差異(或許是歧視性),不合理(過高或過低)付費方式和同一產品不同權利重復收費的情況。三要完善我國音樂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合理設計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類型,制定音樂作品的使用收費辦法,增加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定,從而更好地維護著作權人和鄰接權人的利益。
(二)在使用環節,一要立法明確取得授權的對象。我國可以在著作權法中引入視聽作品的概念并明確其范圍和著作權歸屬,并對其制片者和其中音樂作品著作權人的著作權加以確認,為法院司法和權利人主張權利提供依據,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二要協調產業主體間的利益關系。協調新興互聯網產業與傳統音樂產業相悖的商業模式,是音樂著作權制度體系有效運作的前提。允許產業主體借助權利再分配實現合作,通過協商找到發揮各自商業模式最大效用的途徑。然而,當特定產業形成市場優勢時,會為保持自身既得利益而不當限制其他產業主體商業模式的實現,因此也需要借助立法排除阻礙產業形態更替的非法手段。
(三)在交易環節,一要建立市場價值的具體評估機制,音樂版權運營首先要對需要采購或者自有版權的價值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評估,建立一套優秀的價值評估體系非常必要,并依賴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各大互聯網公司及權利人主體的長期實踐探索。同時,重點評估定價問題,既需要官方指導價,也需要使用價格杠桿調節產業鏈里各方利益,從而促進生產和交易;定價標準,既要兼顧利益平衡原則以及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狀,還要考慮唱片公司、視聽娛樂場所的利益以及當地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通過社會調查或召開聽證會的方式制定出出適宜本地區的付費標準,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可持續良性發展。二要調整傳統音樂產業主體的商業模式,根據“著作權人——網絡服務提供者——使用者”三方關系的差異性來選擇音樂著作權許可模式,建立一套合理的轉授權模式和良好的回饋原創音樂人、詞曲作者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實現音樂產業內部各主體的共贏。三是完善交易平臺,發揮第三方中介機構的作用。提供一個讓買賣雙方找到彼此的平臺,規范交易程序;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統一的版權庫,匯集錄入曲目,明確版權庫中各權利的歸屬,更好地節約版權使用方在得到授權時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四是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監管。進一步加強政府監管,建立健全以分類管理為核心的高效的宏觀管理體系,創造公平的版權競爭環境,結合地域等發展實情,制定不同的發展、管理政策和鮮明的反盜版措施;通過積極穩妥的改革措施,建立健全以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的內部富于活力的微觀管理體系,激發企業活力。進一步加強與司法機關的合作,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律手段來解決糾紛,打擊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以充分保護著作權人的利益。同時,還需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加強國際合作,拓展音樂視聽著作權的保護領域和力度。
音樂著作權許可模式轉型與否,既關乎音樂產業的未來,也會影響整個著作權許可制度改革的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深入,娛樂場所視聽音樂著作權的保護必將日臻完善,視聽音樂作品必將大有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大海.21世紀社會學系列教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第一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呂宇翔,杭敏.美國音樂版權的運作與管理模式[J].中國出版(海外視窗),2012.4.
[4]張竹君.影視音樂著作權保護之德國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消費導刊·法制園地,2007.
[5]熊琦.音樂著作權許可模式的轉型路徑選擇[J].法學家,2014(1):120-130.
[6]呂睿.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相關問題再討論——新疆首例KTV經營者訴音像、音樂著作權管理機構案評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25(3).
[7]歐陽謝宇.由MTV的著作權糾紛案引發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