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娟
摘要:介紹成功檢出污染龍眼皮上脫落細胞DNA從而鎖定犯罪嫌疑人體會,以期為以后類似案件提供有益經驗。
關鍵詞:法醫物證學;唾液斑;接觸DNA;龍眼皮
中圖分類號:D9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2-0179-01
在法醫物證學實際檢案中,嫌疑人遺留在現場的生物物證的發現提取、檢驗和結果分析,是作出正確檢驗結論、為案件偵破提供重要依據或線案的關鍵,其中接觸DNA是重要部分之一[1]。唾液是較為常見容易獲得的人體分泌液,也是犯罪現場中犯罪嫌疑人容易因為疏忽而遺留的人類生物成分,唾液中含有大量的上皮細胞,是用于DNA提取檢驗的良好材料。理論上,凡是跟人口唇或者口腔有過直接接觸的檢材都能進行DNA提取檢驗,比如,吸過的煙蒂、吸管,喝過水的杯子,瓶子沿口,嚼過的口香糖、果核等。本文主要通過實際案例談談龍眼皮上唾液DNA的提取體會。
一、案件物證的提取
2015年08月23日11時許,程某某騎電動車在路過我市銀海區福成鎮某某村委會周屋村路邊時,被兩名騎摩托車的男子攔路持刀威脅并搶走金戒指一個、金手鏈一條。發案現場為雜亂及開闊性的莊稼地,未能發現有價值的指紋、遺留用品等,經過勘查人員細致勘查,終于在現場20余米外找到幾片龍眼皮,該龍眼皮經過踩踏污染,已經變色。龍眼皮直接原物提取,用干凈紙質物證袋包裝,并即時送DNA實驗室進行檢驗。
二、檢驗及分析
在現場勘查中,能否提取到可以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痕跡物證,將直接影響到案件的偵破,該案中現場唯一能提取到的龍眼皮檢材的DNA檢驗就顯得更加重要。
檢驗人員采用二步擦拭法對龍眼皮進行擦拭,先用棉簽均勻沾濕超純水后,用濕棉簽擦拭表面,在表面未完全干燥前,再用干棉簽擦拭致表面干燥,擦拭物放1.5mL離心管中,加入10uLPK,100uL骨消化液,混勻后在56oC消化3小時,后使用QIAquick PCR純化試劑盒提取,獲30uLDNA模板。取DNA模板在標準體系下用ID-Plus擴增試劑盒進行擴增、電泳,獲得兩人完整的STR多態性分型結果。
三、數據庫比中、鎖定犯罪嫌疑人
將檢出的STR分型結果錄入DNA國家數據庫進行比對,其中一分型結果比中我市一名前科人員,鎖定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四、體會
唾液斑檢材的存在形式多樣,在侵財性案件中,如果能在現場發現犯罪嫌疑人遺留的不同載體附著的唾液斑跡,通常是犯罪嫌疑人到過現場的有力證據,勘查人員應該根據所在地區的氣候、溫度環境等因素,充分考慮犯罪嫌疑人作案時的心理,有針對性地去發現和提取一些特殊的唾液斑跡。
常用的接觸性生物檢材前處理的方法很多,如二步擦拭、直接剪取、負壓吸附,脫落細胞粘取器粘取[2]等,對于一些較臟、污染較嚴重的唾液斑,應先除去其中部分雜質,選擇最佳提取方式,以提高檢出率和檢驗結果的可用性。
生物物證檢材規范提取、送檢也非常重要[3],在自然環境中DNA受陽光、溫度、微生物等影響會發生降解,脫落細胞也會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轉移。野外丟去的龍眼皮,因其易壓碎,并且人口腔中含有大量細菌和酶類,容易導致唾液斑中上皮細胞的降解,因此要時刻注意檢材受污染情況,包括現場勘査人員、物證、提取用器械、耗材之間等環節的污染情況,盡量保持龍眼皮的原狀,規范提取,采用大小合適、干凈透氣的物證袋包裝,送檢過程中輕拿輕放,盡量減少脫落細胞在轉栘過程中的損失[3]。
由于接觸DNA檢材中提取全基因組難度極大[4],因此,做出檢驗鑒定結論易慎重,要注意區別線索和證據的作用,使結果能得到重視和加以利用。
[參考文獻]
[1]董正志,韓清順,郭科建等.觸摸痕中接觸DNA檢驗概述[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5,30(3):270-272.
[2]童大躍,劉超.新編法醫物證檢驗技術[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69-72.
[3]王天佑,趙楠,王波.生物檢材在案發現場的發現與提取[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1(1):58-59.
[4]John.Butler著,侯一平,李成濤主譯.法醫DNA分型專論:方法學.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26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