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國飚
摘要: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即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其中,TPP國有企業條款作為最具爭議的談判問題之一,涉及到我國市場經濟所有制等根本性問題,無論未來中國是否加入TPP談判,此條款必然會給我國帶來極大的影響。首當其沖的便是我國的國有企業,直接波及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經濟,其次也會給我國的所有制體制帶來巨大的挑戰。本文則主要論述TPP國有企業條款對我國的影響及應對。
關鍵詞:TPP;國企條款;競爭中立;法律調整
中圖分類號:F744;F27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2-0266-01
一、試分析TPP國有企業條款
(一)TPP國有條款概述
所謂“TPP國有條款”指的是TPP談判中各國有關國有企業的提案,根據最新的談判情況反映,目前TPP談判中該議題大致有如下四點要求:1、消除政府補貼2、消除對國企海外投資的特惠融資措施3、保護外國私營企業經濟活動4、撤銷政府采購優惠等①。從表面上看,中國尚在TPP之外,其對國有企業的補貼與優惠政策不受TPP之約束;即使與美國等國家發生貿易逆差,美國也只能通過反傾銷等措施進行救濟。從長遠看,中國已經與智利、新西蘭、新加坡、秘魯等TPP成員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與越南參加了ASEAN協議,與澳洲、韓國等國家也在就自由貿易這一主題進行協商,因此TPP協議中關于國有企業的條款仍然會對中國的國有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二)TPP國有條款對中國之影響
如今,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有了可喜的發展。雖然TPP關于國有企業的規定,實質不僅僅是將國有企業或政府商業行為“公司化”,而且還是針對政府在國有企業中的控制權和政府給予國有企業的種種優惠政策,其核心內容就是保護美國私營企業在國際市場乃至中國市場中與中國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②。但實際上,市場力量在中國未來發展中是決定性的要素,哪怕TPP談判從未存在,中國的國企改革也是為了遵循市場規律而必須進行的。有數據表明,通過混合所有制的進一步推進,國資委的股份從絕對控股下降到了16.26%,但是國有資產在這個過程中增值近八百倍??梢姡瑯嫿ìF代企業制度,特別是市場競爭行業,不但不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反而可以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們不難發現論:TPP的存在給國企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二、TPP國有企業條款應對措施
(一)深入研究“競爭中立”,積極參與國際談判
目前,我國對于TPP協議的研究仍不夠透徹,尤其在“國有企業條款”這一領域的研究更是十分有限,如要實踐則必以成熟的理論研究作為指導,而必要的理論研究能夠幫助我們在國際談判中以理服人,如“國有企業”這一概念的界定,以何標準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國家所有?究竟國有控股占多少百分比以上視為國企?至今各國仍舊沒有統一的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國際競爭中立規則方面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同時外交方面積極地參與與他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與制定,建立健全競爭法和競爭政策,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解決大型企業尤其國企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與壟斷行為之間的矛盾關系,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與國際接軌。
(二)進一步推進國企轉型,積極面對TPP國企條款
我國政府應該將TPP協議中的國有企業條款視作為我國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的契機與動力之一,而不是以陰謀論的角度去批判他國,更不該消極對待。本文認為,我國應該進一步地堅持混合所有制的推廣,一是前文曾述國有控股的占比降低并非壞事,二是推進混合所有制是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的表現,三是混合所有制的積極嘗試會有機會從根本上消除TPP下國企的概念,避免當政府在某一企業“持股百分五十以上”或者“擁有指明半數以上股東的權利”時,該企業被視為國有企業。
(三)建立國內行政執法機構及程序
中國反壟斷法起步較晚,目前并沒有針對國有企業而設立執法部門,而是依據查處行為進行分類。如,商務部負責依法對經營者進行反壟斷審查,發改委則負責依法查處價格壟斷行為,工商總局則負責查處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政壟斷等方面,而以上數種行為皆有可能涉及國有企業,這便意味著同一行為可能由多個行政執法主體共同管轄,這種多主體管轄制度效率低下,分工不明確,有可能出現重復執法的情況。就目前而言,中國在這一方面不能太過心急,但至少確保受影響的私有企業可以對國有企業違反競爭中立提起質疑、申訴并得到裁決。假定未來我國需要加入TPP,則一個行之有效且具有較強防范力的行政執法體系是我們往后不斷努力地目標。
三、結論
無論未來中國是否會加入TPP談判,TPP的影響力是一定會不斷地增強的,中國也一定會受到TPP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國企轉型改革也是必須進行的。因此,積極認識與應對TPP中國有企業條款無疑是我們現下以不變應萬變的最佳法門,我們應先從理論上認識問題與所產生影響,后根據頂層設計落實混合所有制的推行,完善我國政府監管中立制度,為國有私營企業的營造良好的經濟競爭平臺,從而與國際接軌,推動中外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商。
[注釋]
①顧敏康.TPP國企條款對我國國企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政法大學報,2014(6).
②應品廣.競爭中立與國有企業改革:最新進展與中國應對[C].全面深化改革與現代國家治理——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