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賓
什么是賄選?顧名思義就是在選舉過程中,競選者通過金錢、財產或者其他方式,對參加投票的選民或者代表進行賄賂,從而為自己拉選票的一種政治惡生態。從選民角度而言,這一行為就是權力變現;從競選者來說,其就是以錢斂權。公共權力私人化、政治行為經濟化是賄選最為深層的特征。
賄選在我國的憲政運動史上有著特殊的境遇。自晚清新政中國制憲之初,不少地方就曾演出過賄選的鬧劇,最為突出的就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曹錕賄選案。新中國成立之后,賄選毒瘤被基本割除。然而,時過境遷,近幾年賄選在少數地方沉渣泛起并肆意蔓延,引起了黨和國家的密切關注……
衡陽:
當地官場幾乎被“一鍋端”
“涉案金額達1.1億元,涉及56名省人大代表、518名市人大代表、68名代表大會工作人員的衡陽破壞選舉案,是1949年以來公開披露的涉案金額最大、涉及黨政官員和人大代表最多的一起選舉弊案。這一惡性政治事件被當時媒體稱為共和國賄選第一案。”這是衡陽賄選案發后,媒體對這一事件的總結。從言語之間,足見發生在湖南衡陽的這場賄選給社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之巨。
事件發生在2012年至2013年湖南省衡陽市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期間,出席會議的代表527名(該屆人民代表大會共有529名代表,有2名代表因故未出席會議),從93名代表候選人中差額選舉產生76名湖南省人大代表。然而期間,部分候選人為當選湖南省人大代表送錢拉票。
事情發生后,湖南省檢察機關對涉嫌“衡陽破壞選舉案”的原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曾仁忠,原衡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肖斌,原衡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廖解生,原衡陽市珠暉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鄧光忠分別以涉嫌玩忽職守罪、破壞選舉罪立案偵查并采取相應強制措施。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全體會議,對在衡陽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以賄賂手段當選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確認當選無效并予以公告。衡陽市有關縣(市、區)人大常委會28日分別召開會議,決定接受512名收受錢物的衡陽市人大代表辭職。事后對60多名破壞選舉的犯罪嫌疑人開展立案偵查。
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全體會議前的2013年12月19日,曾經在湖南衡陽賄選案中擔任衡陽市委書記的童名謙被中紀委通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組織調查”。此外,衡陽市原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國初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兩天后,中央組織部證實,童名謙因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最終,童名謙因在衡陽賄選案中失職瀆職、玩忽職守,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有媒體更是以“時任衡陽市委書記童名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以及市人大機關副處級以上干部幾乎被‘一鍋端,多達466人被處分,其中含18名廳官”,來形容衡陽賄選后當地官場發生的“強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8日晚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文雄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據多個信息源消息,曾經的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的落馬或有衡陽賄選案的影響。
在2014年1月13日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更是以較大篇幅講述衡陽賄選案,并質問“衡陽的共產黨員到哪兒去了”。2016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及衡陽賄選案,并要求湖南要深刻吸取衡陽破壞選舉案的教訓。據人民日報社主管的《人民文摘》報道,衡陽破壞選舉案曾令習近平總書記拍桌子。如此不難看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面對衡陽賄選時所表現出的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