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前的衡陽破壞選舉案、南充拉票賄選案相比,遼寧省賄選案涉案人員更多、涉案金額更大,性質更嚴重,而且發生在省一級層面。這被相關媒體視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破壞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震驚了全國人民。
在2011年遼寧省委常委換屆選舉、2013年遼寧省兩會換屆和遼寧省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以及第十二屆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選舉中,相關人員通過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涉嫌破壞選舉。2016年9月17日,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籌備組發布公告稱,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過程中,有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有523名遼寧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
遼寧省多位知情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通報”情況看,這次賄選案查處的人數和級別都“極為驚人”。其中,通過賄選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有幾十人,涉案省部級官員有兩位數,涉案的廳級官員和省人大代表均超過百人。
2016年9月13日,據新華社報道,在當日下午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關于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確定45名全國人大代表因拉票、賄選當選無效。此外,針對遼寧省賄選案,黨中央更是重拳出擊,遼寧省落馬的五名副省級以上官員中,就有四名與賄選拉票相牽連。
2016年3月4日落馬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王珉,其曾擔任遼寧省委書記,中紀委在通報中指出其對于“遼寧省有關選舉發生拉票賄選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遼寧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蘇宏章,“在民主推薦、選舉中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玉焯,“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索要財物,搞拉票賄選,授意他人做工作拉票,索要財物問題涉嫌受賄犯罪,搞拉票賄選問題涉嫌破壞選舉犯罪”。
筆者發現,在《中共中央關于遼寧拉票賄選案查處情況及其教訓警示的通報》中,黨中央對遼寧賄選案的定性如下:遼寧拉票賄選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第一起發生在省級層面、嚴重違反黨紀國法、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和換屆紀律、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和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完全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
誠然,與之前的衡陽和南充兩地賄選相比,發生在遼寧省一級的賄選所帶來的政治污點無疑要大得多。遼寧的這場賄選足以證明,黨紀國法一旦突破勢必后患無窮,政治生態一旦破壞必然全面污染。其對根本政治制度的沖擊,對人民民主專政的挑戰,對民主政治的玷污無疑是驚人的,遼寧拉票賄選案留給我們深刻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