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林
(江蘇省如東縣新店鎮初級中學,江蘇如東 226432)
英語課后作業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教學效果的試金石。在課堂上受時間的限制,有時很難判斷出學生對于新知識是否完全掌握。通過課后作業,學生能發現知識在運用中的諸多問題;教師能通過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不足[1]。筆者先分析英語課后作業的現狀,再簡單地談談自己對如何改善英語課后作業現狀的一些看法。
走進書店,你會發現教輔資料琳瑯滿目。教師在布置英語課后作業時,往往為了省事會直接用現成的資料。這些作業與學生的實際學情不完全契合,甚至存在著脫節情況。學生做這些作業不能起到很好的鞏固、提高作用。甚至有的時候,教輔資料之間的雷同現象比較嚴重。長時間做這樣的課后作業,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難得到提高,還會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教師而言,也不利于專業成長。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聽、說、讀、寫都很重要。相比較于書面英語,英語的聽說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會更多。為了應對考試,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形式比較單一,忽略了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把在考試中能取得高分作為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而不是以能在日常生活中流利地表達自己、與人交流作為目標。長期缺少聽說方面的作業和訓練,會產生“啞巴英語”,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學生進入初中后,兩極分化現象已經很突出。一個班的學生,面對老師布置的相同課后作業,往往會出現英語知識掌握好的學生覺得題目沒難度,英語知識掌握相對差的學生覺得題目難度大、做不出來。這樣布置課后作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缺少分層,不利于班級整體成績的提高。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部分老師布置的題目都能從互聯網上找到。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時,容易出現拍題、搜題現象。筆者發現,現在這種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部分英語基礎較差和學習目的性不明確的留守兒童,他們由于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對電腦網絡一無所知,上網不受約束,對于作業通過拍或搜答案、應付了事,其余時間在電腦前沉迷于游戲。
課后作業需要教師的批改和評價,傳統全批全改方式會占用教師大量的時間,不利于教師集中所有的精力去教學。此外,傳統的評價學生作業的方式,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忽略了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等方面的評價,這不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課后作業一般都是學生做、教師批改評講和學生訂正這樣一個過程。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對于自己做錯題目,常常只是把老師講的答案記下來,并沒有來得及消化掌握。二次作業是針對學生錯題中的知識點,重新設計新的題目,讓學生進一步練習,鞏固沒有消化掌握的知識的過程。缺少二次作業,學生所犯的錯誤容易再犯,成績很難得到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受教學進度的限制,容易忽略學生的二次作業。
課后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教師不僅要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而且對于課后作業也要精心設計。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狀態和掌握情況,整合各種資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設計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課后作業[2-3]。對于學生課堂反應好的知識點,課后作業中比重要少些;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在設計作業時要有所側重。這樣能將學生從無休止的重復和機械做題訓練中拯救出來,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對教師而言,在各種各樣的教輔資料和網絡資源中,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于自己的專業化成長也是有利的。
傳統的英語課后作業多為抄寫、背誦和做題,這多是應對考試的作業,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不是為考試,而是在實際生活中能用英語與人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英語,不要怕犯錯。英語的聽、說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要讓學生在課后多聽錄音,英文歌曲和一些電影原聲。聽多了英語,學生自然會說。要在英語課后作業中增加口語、聽力的比重。為此,要創造出形式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作業,如朗誦、辯論、英語手抄報等。
針對學生不同的英語基礎,教師設計課后作業要分層。作業要有梯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基礎。比如,新單詞的學習分為能靈活運用、會拼寫和認識會讀幾個層次;布置英語課外作業是知識掌握好的學生可以不做,知識掌握一般的學生盡量把所有的作業做完,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緊抓基礎題。
人都有惰性,學生偷懶拍題、搜題的現象不難理解。但是長時間地不自己思考,直接網上找答案,會導致英語成績的直線下降。為此我們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還要和家長做好溝通,控制好電腦、手機、平板和一些可以上網的電子產品。針對留守兒童,要特別和他們的爺爺奶奶叮囑手機、電腦可以搜到答案,要做好監督。當然,如果一個學生作業是認真做的,但是遇到一個很難的題目,花了很長的時間想不出答案,只是借助網絡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這樣的拍題、搜題,應該鼓勵。
學生做完的英語課后作業,需要教師認真批改。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完成和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在評講作業時,才能心中有數、有所側重。根據作業的特點,可以將教師批改和小組批改的方式結合起來。比如,選擇題可以學生間在小組內相互批改;詞匯題由小組長進行批改;翻譯句子,任務型閱讀和作文,這些能力題需要教師自己改。此外,教師要注重過程性評價,不能只看學生課外作業做得對與錯,還要看到他們在完成作業中的態度等方面,及時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
英語課后作業中,學生發現的錯題,是最有價值的。要讓學生進行錯題的整理,教師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如果是粗心錯的,提醒學生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品質;如果是相應的知識點沒有掌握,需要加強聯系鞏固相關知識。教師不管教學進度多么緊,都要重視學生的二次作業。
英語課后作業在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它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掌握情況,精心設計、分層要求,也需要家長和教師合力監督,更需要教師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于錯題,要進行二次作業,這樣才能發揮英語課后作業的作用,讓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穩步提高。
[1] 樓玲霞.初中英語課后作業設計與評價探討[J].中學生英語,2014,(26):28,30.
[2] 耿紅.新時期初中英語作業的現狀分析[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3,(02):6.
[3] 袁倫高.教輔與高中英語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9,32(0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