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旭
(江蘇省儀征市新城中心小學,江蘇儀征 211401)
目前,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的深入,《牛津小學英語》當中的綜合板塊教學已經成為教學的關注點,怎樣應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將板塊當中的教學功能進行優化,全面提升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教師要針對板塊當中的各項特征,圍繞設定的教學目標,將每個部門當中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例如,學生在學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Unit 8 Our dreams時,可結合每個板塊當中的教學內容與彼此之間的關聯,對板塊當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拓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其中的知識點,提升學習的效果[1]。在授課中,需要學生學會dream,future,care about,astronaut,spaceship,football player,World Cup,dancer,pianist,come true.以及學會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be)…教師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片,提問學生What does he do? What does Bobby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等,將dream,future的學習引出來,之后利用游戲的形式,學習其他單詞。如Play a game: Link link。讓學生閱讀教師出示的圖片,將與之對應的職業圖片進行連接,通過連單詞復習職業類單詞,學習astronaut,pianist,dentist,spaceship等。對于句型的學習,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可以在情境中引導學生熟悉句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情境對話,之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情境對話練習,并將新學習的單詞加入其中,有益于學生加深對句型的理解。
在綜合板塊的學習中,不但要求有語音的項目還要有相關的語言活動,教師要細致地將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出來,更要將制定的教學主線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比較細碎和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使授課的內容更加清楚,各個教學環境都能緊密相扣[2]。
例如,學生在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Unit 7 Chinese Festival時,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學習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教師可利用之前學習過的圣誕節導入需要學習的課程。在授課之前,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關于我國傳統節日的資料,包括食物以及風俗習慣等。在授課當中,需要學生學習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rice cake,dumpling,moon cake,rice dumpling等,并熟練掌握句型 The … is in … or … People eat … at this festival.在授課中,教師要將傳統節日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將準備的資料拿出來,與其他同學一同分享,并說一說自己的家庭都是怎樣過節日的。在之后的Read and answer中,讓學生利用閱讀回答問題,如When's Spring Festival?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引導學生學習對新單詞的運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當中,利用傳統節日作為主題,構建教學情境,逐步學習關于傳統節日的單詞、句型、時間等,將每個板塊當中的內容都進行了銜接,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
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教學最大的難點之一,只有將學到的英語知識真正應用在交流中,才完成了英語的學習[3]。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將每個模塊當中的功能發揮出來,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Unit 4 Cartoon time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對卡通部分的閱讀,并表演其中的故事內容,做到能夠模仿卡通部分的故事內容,對故事進行續編,因此要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培養。如在基礎教學內容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環節“Look! There is a big box. Sam, Bobby are looking at it. In fact,we call this big box:Peep show.”并對西洋鏡的一些知識進行簡單的介紹,提出Look! is Bobby happy? No,Bobby is frightened.Why? What's in this box? 之后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猜一猜。之后,組織學生把卡通片盒檢查一下,提問:What's in it? If you are Sam,What will you say?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其語言交流能力。在閱讀環節中,讓學生列舉一個表演卡通的例子,并與小組成員進行排練表演。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表演情況給予鼓勵和評價[4]。此外,教師可出示課件:Bobby告訴Sam他在盒子里看見了魚。Sam最喜歡魚了,一聽口水都要下來了,結果一看,是一條鯊魚,嚇了一大跳!之后,讓學生模仿書上的故事,繼續創編一個故事,同樣表演出來。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學會What do you/they like doing? 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的運用,并在表演中用英語進行了交流,復習了about,idea,ice,hole,look out,wet等詞語,進一步強化了對英語的學習。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模塊整體授課的原則,注重教學的節奏和模式,利用創設情境的手段,靈活進行教學,注重在情境中對學生的多項能力進行培養,保障教學的質量,真正將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提升。
[1] 王燕芳,吳霞芳.有效開展《牛津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的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10,(27):37-39.
[2] 戴益靜.例談《牛津小學英語》綜合板塊的鞏固拓展活動[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08):59.
[3] 吳瑞娟.基于《牛津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整體教學的語音板塊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2,(33):16.
[4] 李鈺楠.牛津版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分析[J].小學教學研究,2014,(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