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鵬
(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江蘇泰州 225400)
談“接納”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季 鵬
(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江蘇泰州 225400)
雖然面對小學生,我們不能讓他們理解“上善若水”的智慧,但是教會學生接納自己,不因優勢而自大,不因缺點而自卑;教會學生接納別人,學會溝通和交流,學會理解和尊重,也是我們為學生健康成長而準備的一份禮物。
接納;心理健康;小學階段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積極進取,自我意識非常強大,喜歡自我表現,喜歡面對別人的贊揚,當然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由于家庭、社會教育的偏差,這種自我意識經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傲、自大,只愿意接受自己的優點,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缺點,只愿意接受別人的贊揚,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提醒,不會包容,不會理解,不愿意接納任何和自己理想愿望不同的東西,這些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我們必須給予糾正和指導。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確,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戰勝不了自己而讓自己更糟糕。從心里健康的角度來說,人首先得戰勝自己才能讓自己更成功,可是戰勝自己首先得接納自己。我們往往能夠接受積極、向上、優秀一面的自己,而回避懶散、拖沓、有缺點的自己。所以,我們這里談到的接受自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弱點,但是接受不是為了掩蓋,而是為了正確地認識自己,揚長避短,讓自己更完整、更優秀。
老師導入課堂:“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嗎?”老師的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老師,還沒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老師:“是啊,今天,大家就說一說,喜歡不喜歡自己?!薄袄蠋煟沂遣皇翘??”“老師,這次考試我沒考好,我討厭我自己太笨。”“老師,他們都說我唱歌不好聽?!遍_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敞開了心扉。接著學生的回答,老師開始引導:“澳大利亞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演說家,他寫了很多本書,并且在世界進行巡回演講,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下面我們就認識一下這個朋友吧?!崩蠋熞曨l播放尼克·胡哲的故事,學生非常驚訝,唏噓一片:“啊,是這樣?。 崩蠋煟骸笆前?,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都是完美的,重要的是我們怎樣接納生命的不完美,然后戰勝它,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p>
小學生的理性思維不成熟,他們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正確認識自己”,什么叫揚長避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從正面引導,不揭短,不諷刺,不挖苦,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從小就找到自信,這對于孩子們將來形成豁達、開朗、積極的性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的教育,好像過多地關注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在個性培養的過程中,老師、家長喜歡強調孩子的與眾不同,所以我們的孩子總是想突出自我,對與自己意見和想法不相同的伙伴,不喜歡,不包容,甚至為了讓自己顯得優秀而放大其他人的缺點,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往往冷傲、孤僻,看不到別人成功,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心理容易出現偏激。所以,老師一定告訴學生,包容別人,其實就是成就自己的道理。
“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句話,看看哪個同學能夠明白其中的內涵。”老師板書“泰山不讓細土,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通過學生的回答,老師認為學生基本能夠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巴瑢W們解釋得都非常好,但是我們能不能從中得出一些深刻的道理呢?”學生積極交流,最后得出結論:“老師,就是在生活中要包容別人,接納別人,這樣就能讓自己像泰山一樣高大,像大海一樣寬廣?!崩蠋煟骸跋旅嫖覀兘M織一個課堂小活動,首先選出五名同學,然后其他學生寫出這五名同學身上的閃光點,至少一點,多多益善,寫完以后,要親自對這五名同學讀一讀,最后讓這些同學說說當被人發現閃光點時的感受。五名同學以后再交換其他的同學?!?/p>
通過課堂小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被人贊揚、被人認同的快樂。最后老師總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很多時候是朋友幫助自己發現的,所以讓我們真心做朋友,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吧。
獨生子女的家庭模式養育下的孩子們,最大的教育缺失就是分享。在孩子們的思想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都是大人,事事都會以“我”為中心。這些孩子只會為“我”付出,不會想到與“我”分享東西,以“我”的快樂為快樂,以“我”的苦惱而困惱。當他們走進學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就會出現不適應,他們要么自我封閉,要么自我放縱。這樣的孩子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注定一生都不會快樂。
“老師有一個非常高興的事情,想與大家分享,你們愿意分享老師的快樂嗎?”“愿意?!薄敖裉欤蠋熓盏搅艘郧耙粋€學生發來的消息,他說他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等獎學金,他還說感謝老師的培養和教育,我特別感動,所以把這件事與大家一起分享,讓你們也高興一下?!苯又蠋熞龑В骸巴瑢W們有什么高興的事情,或者什么好東西與大家分享嗎?”“我把我喜歡的玩具和大家分享?!薄拔业纳盏案馐桥c伙伴們分享的?!薄皨寢尀槲疑艘粋€可愛的妹妹,我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同桌?!薄蠋熥詈罂偨Y:分享注定會得到快樂,分享讓我們得到朋友,得到幫助,我們分享自己的快樂,才能分享到別人的快樂,所以,同學們都要敞開心扉,把快樂說出來。說到底,分享還是屬于廣義上的接納,就是用分享的方式接納自己以外的世界。
接納是接受、包容,分享更是理解,理解是深層的接納。在人際交往中,讓學生能夠分享別人給予的快樂,也能理解別人的痛苦和煩惱。要引導學生遇到問題時善于站在別人的立場,換位思考,這樣就能感同身受地走入他人的內心,從而接納他人的痛苦,理解他人的煩惱,給他人一些寬慰,建立和他人的友情。
上課,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有沒有捉弄人的經歷?”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問這樣的問題。“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捉弄人和被人捉弄的事情,都大膽地說說吧?!薄袄蠋?,我給咱班的同學起了一個外號叫‘胖子’。”“我把他的凳子挪開了,他坐下時摔了一大跤?!薄拔彝肋@次考試才考了62分,我考了98分,考得太少了,他很笨?!边@些同學說得不亦樂乎,老師引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你們自己身上會怎么樣呢?你考得少時,別人嘲笑你;你身體和別人不同,別人挖苦你。你反過來想過問題沒有?”接下來,學生交流討論,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別人就等于尊重自己,尤其是當別人遇到痛苦和困難時,你的理解和幫助會讓他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寬慰,同時也會讓你收獲意想不到的友誼和真心。這樣的道理,老師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生動的課堂活動,明明白白地告訴給了學生,讓學生知道了接納、理解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正確對待自己,也能正確對待他人,也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善于與人相處,才能具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最終收獲自己的快樂幸福。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國家為社會培養身體健康、學業優秀、心理健康的合格建設者,是我們老師肩負的責任。
[1]李亞君.小學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4(26).
[2]張信勇.論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之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
季鵬,1981年6月生,男,江蘇泰興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德育與心理健康方面研究,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