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沛沛
(江蘇省南通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000)
我的世界我做主
——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黃沛沛
(江蘇省南通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000)
在幼兒園教學中,有些落后地區現在采取的方式還是“填鴨式”,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教育觀念應該與時俱進。作為幼兒園教師應以幼兒為中心,給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自主學習變成一種習慣,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兒童學習觀認為,幼兒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學習,是使幼兒身心獲得自由、全面、和諧發展的學習。培養幼兒的自主性,能使幼兒成為一個有主見、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向自己挑戰的人。因此,如何以孩子的發展為本,如何讓幼兒自主地發展,如何讓幼兒真正地自主學習,值得我們深思。在當前教育飛速發展中,怎樣真正落實到讓幼兒自主學習,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呢?
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孩子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展。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是否有意識地積極引導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創設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與教育任務、教育要求相適應的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環境,以此激發幼兒內在的創造沖動和意愿,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促進其發展,創設環境的過程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為此應努力讓幼兒參與創設環境,并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的作用。
情感紐帶是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的情感隨著課文情感的起伏而推進、延續。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孩子理解教學內容,并使幼兒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在組織活動中,教師應善于傾聽孩子們對某事的不同看法。發掘他們的感興趣的一面,并沿著孩子的這一興趣出發去引導孩子們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
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會表現出異常激動和專注的神色,而對自己不喜歡的活動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積極關注孩子們的表情,洞察孩子的心思和動機,引領他們去尋找活動的興趣。
操作是幼兒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教學有效手段之一。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也愛動手操作。實踐證明,動手操作能夠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也能讓幼兒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所以我們要讓幼兒在嘗試中,多畫一畫、剪一剪、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從而體現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對學習更加充滿興趣。
自信是一種愉快的情緒,成功能給孩子成就感,能帶來較高層次的情緒體驗,從而逐漸形成和增強自信心。在主動學習中,由于幼兒在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水平和喜好,選擇方式和視角,發現自己的獨特,以自己的發展進程取得成功。所以,孩子自信心的樹立,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在幼兒取得進步的時候可適當給予獎勵,這可以將幼兒的注意力轉向能夠給他帶來成功的活動,獎勵的方式以口頭獎勵為主,重點夸獎孩子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貪玩而忘乎所以,主要是約束力不夠,計劃的制訂正是糾正的最佳方式。通常是主動和幼兒商量,一份有效的計劃也就做好了。同時還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抓好督促檢查;二是開始對幼兒的要求不要太高;三是做好總結。
因此,在主動學習中,我們不僅注重幼兒究竟獲得多少知識和技能,更注重幼兒在學習中的成功體驗和經驗的積累,自信會引導孩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獲得更繁多的信息。自信心的樹立,使幼兒的主動學習具有更大的驅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講的是教育要含蓄,只有含蓄的教育,才能給孩子自我修正的時空,才能成為孩子自我誘導的力量。因此,我們在組織活動時可以征求小朋友的意見:這個主題可以怎么做?我們怎樣來開展活動?變以往的“要我做”為“我要做”。如在學習歌曲時,教師會和大家討論:這首歌可以用什么方法學唱?是用整體學唱法、分段學唱法還是逐句學唱法?讓幼兒根據自己認識理解的需要,對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的選擇,以獲得自身發展的能力,又幫助幼兒逐步樹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
在引導幼兒積極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對能力一般,不主動舉手表現的幼兒,教師可以主動提問他,待他回答正確后,教師應及時表揚,同時別忘了提醒他:“下次回答問題時,要大膽舉手,不然老師還不知道你這么能干呢。”即使回答錯了,也不要批評指責,找一些鼓勵的話安慰他。比如:“你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值得大家學習,坐下再想想,好嗎?”“你今天真勇敢,能夠在大家面前大膽舉手發言了。”這樣,他們的心理負擔沒有了,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保護,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只提出總體的要求,具體的細節讓孩子自己去把握,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比如,教師在主題教學活動中可多方創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時間與機會,讓幼兒與環境、與同伴、與老師之間進行多維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更多地給幼兒以自由,讓他們有進行創造活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用眼、手、腦去發現、去創造。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努力去發現、探索新知,學習新知,同時也學會學習,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高低會對他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從小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鄒穎.主題探究活動中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J].學前教育研究,2005,(10):36-37.
[2]任宗英.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42-43.
黃沛沛(1982),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現任職于南通市市級機關第一幼兒園,幼兒園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