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敏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江蘇海門 226100)
探究幼兒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秦 敏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江蘇海門 226100)
在幼兒園中,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重點就是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幼師應該關注幼兒的生活習慣、思想觀念以及學習習慣,為幼兒開展有針對性、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通過分析幼兒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以期為同行提供有效借鑒,提升幼兒教育有效率,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培養策略
幼兒教育也被稱為啟蒙教育,幼兒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幼兒對一切未知都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因此,幼兒階段也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階段。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幼兒接觸與了解社會的重要場所,幼兒園教育工作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應該展開影響教育,通過引導、輔助等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為教師,要做到以德服人,以身作則,通過樹立榜樣,規范幼兒的行為。例如:幼兒要擁有正直善良的品德,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擁有高尚品德的人。幼兒的認知能力還不成熟,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可以以模仿為主,則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態度和言行,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又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著裝,盡量不花哨、干凈簡潔,做到為人師表的形象,為幼兒留下好印象,為奠定良好師生關系做好基礎。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以親和的態度對待學生,盡量與學生做“朋友”。
另外,幼兒教師作為與幼兒接觸最多,對幼兒影響最深的人,答應了幼兒的事情一定要兌現,如果兌現有困難,就不輕易承諾,如果教師常說話不算話,則會降低在幼兒心目中的可信度,幼兒對教師的愛戴與敬仰會由于失信次數而依次遞減,漸漸地,教師的話就不會被幼兒當一回事,教育效率隨之降低。
當前,很多幼兒教學材料都蘊含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教師應該選擇某一板塊,開展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例如:要培養幼兒誠實的品德。首先,要求幼兒不說謊話,同時利用一些小事件,表揚實話實說的孩子,對于敢于承認錯誤的孩子給予表揚,鼓勵幼兒及時改正錯誤,以此教育幼兒誠實做人的良好品質。幼兒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犯一些小錯,因此,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后以親和的態度,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進行糾正,養成知錯能改的良好品質。另一方面,幼兒教師要讓幼兒認識到說謊的壞處,可以通過播放有教育意義的視頻、講述身邊說謊帶來危害的事件、講述誠實的寓言故事等方法,讓幼兒做到誠信做人,不說謊、知錯能改。
幼兒玩心都較重,基本所有的幼兒都喜歡做游戲,因此,游戲成了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游戲活動,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可以開展“吸管傳球”的游戲,讓幼兒認識到互相幫助的作用。游戲開始之前,引導幼兒進行自動分組,每個小組3-5個人,規定幼兒在1分鐘內進行吸管傳球,傳球最多的小組為勝利。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可以體會到游戲的快樂,同時也能夠體會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另外,由于游戲有輸有贏,有部分小組會由于游戲失敗責怪合作伙伴,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失敗是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責任,下一次只要同心協力,一定能夠達到目標,這個游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結果并不重要,要讓幼兒樹立起正確的競爭觀念與合作觀念,使幼兒能夠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在將來的生活與工作中端正態度,健康成長。
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良好表現,都是為了在教師和家長面前得到肯定,每一位幼兒都希望得到家長與教師的表揚,因此,在幼兒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要讓幼兒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正確性,針對做錯的事情,則給予一定的懲罰,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進行改正。例如:當幼兒對自己的同伴大喊大叫時,幼兒教師要及時制止,要讓幼兒認識到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要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待人的道理。另外,有部分學生擁有自身的特殊才能,幼兒教師要能夠發現幼兒的這些潛能,要引導幼兒發展自己的優點,不斷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開展“表演會”的活動,引導幼兒自行組隊,進行節目表演準備。表演節目包括:合唱表演、歌舞表演、舞蹈表演、協助畫圖表演、小品表演、詩歌表演等。幼兒在這個活動中,音樂才能、舞蹈才能、領導才能、書法才能等潛在能力得以激發,幼兒教師針對其表現突出的地方也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此,鼓勵幼兒努力發展自己的潛在能力。
給予幼兒適當的期望,會促進幼兒在短時間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若教師與家長都對幼兒沒有期望,則幼兒會喪失成長的動力,難以進行形成自主性的上進心。但是,過高的期望容易讓幼兒產生壓力,一旦難以達到家長與教師的期望,幼兒的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針對不同的幼兒給予不同的期望,促進幼兒的成長。例如:對于運動神經較強的幼兒,其文本能力較差,則給予其運動發展的期望,如:在籃球、足球、跳遠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期望;對于音樂能力突出的幼兒,則給予藝術方面的期望,一旦幼兒達到期望,給予相應的鼓勵,增強幼兒的信心,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另外,由于幼兒的良好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可養成,其良好習慣需要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規定起床、進餐、游戲、學習、睡覺和娛樂的時間,長期堅持,幼兒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得以形成,幼兒可以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到合理休息、合理學習和合理娛樂。
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方式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簡單粗暴,最好細致和藹。要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溝通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針對幼兒的需求,給予相應的教育指導。由于情緒是幼兒行動的主要動力,幼兒都希望受到鼓勵和夸獎,但是如果總是換來指責和批評,在其情感上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惡性循環對于幼兒的成長并不好。針對幼兒的不良行為,幼兒教師雖然要及時指出,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選擇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正。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匿名信箱”的形式,引導幼兒吐露自己的心聲,進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在將來的生活與學習中,能夠穩步發展,不斷進步。
[1]繆麗婭.踐行《弟子規》促幼兒良好品德習慣養成[J].科普童話,2015,(11):1.
[2]吳霞.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J].速讀(上旬),2016,9(7):93.
[3]張宗蘭.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1):79.
[4]康平英.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與品德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60):195.
秦敏(1990),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學前教育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