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曉燕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幼兒園,江蘇如皋 226500)
自主游戲中蓄積大班幼兒學習習慣之拙見
施曉燕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幼兒園,江蘇如皋 226500)
在課程游戲化不斷地推進中,自主游戲已成為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它以自主構架、玩中學習為特點,幼兒在游戲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家園一起收集了自主游戲所需的各種各樣的結構材料,并進行粗線條的分類歸納,結合對幼兒游戲水平的分析、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毅力等學習品質提供了材料保證及有利場所,支持幼兒的全面發展,從而形成影響幼兒一生的學習與生活品質。
自主游戲;學習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權利與人格,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見,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在游戲中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最終形成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品質。
自主游戲的內容從何而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幼兒對自主游戲失去興趣,那游戲就失去了其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挖掘幼兒身邊的游戲資源,自主創新游戲內容。
例如,美工課上,孩子們制作“蛋糕”,大大小小的蛋糕越堆越多,桌上快放不下了,面對這么多的蛋糕該怎么辦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忽然有個小朋友說:“我們來賣蛋糕吧!”于是,大家給蛋糕房“起名”“裝修”,并進行人員“分工”……一個“香甜蛋糕房”的角色游戲就產生了。這里有裝飾好的“銷售窗口”和熱火朝天的“制作車間”,初期是制作車間的“工人”將蛋糕送到銷售窗口銷售,后來發現傳送的過程較慢且擁擠碰撞耽擱了制作蛋糕的速度,于是就產生了專職“運貨員”,“運貨員”的誕生著實讓蛋糕房在一段時間內變得順暢。可過后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因為有了運貨員的運輸使得生產速度提高了,導致銷售窗口的蛋糕大量積壓,也就是“供大于求”。于是,教師給孩子看了許多包裝精美的蛋糕,啟發幼兒觀察“蛋糕是什么樣子的?這些蛋糕是怎么包裝的?”于是,從收集各式廢舊盒子到設計包裝,大家又開始重新設計游戲的環節,因此制作間多了一個制作程序——包裝,蛋糕變精美了價格也隨之上漲。隨著自主游戲的不斷深入,接二連三的新問題一步步充實著游戲的內容,幼兒始終興趣濃郁。
幼兒通過制作蛋糕中所遇問題“許多蛋糕怎么辦”,最終將美工活動拓展成自主游戲“香甜蛋糕房”。幼兒的創造力真是巨大的,游戲中幼兒不斷有新發現,如制作問題、銷售問題、價格問題、運貨問題、供求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發現都是幼兒在游戲中真實遇到的,幼兒對解決這些問題很感興趣。當一個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孩子們都沉靜在成功的喜悅中。這種源自幼兒興趣的自主游戲,幼兒會處于主動游戲、主動學習的狀態,學習習慣自然產生。
專注力是一個人學習和做事能否成功的關鍵,對人的一生也是至關重要的,等到孩子長大了,一切都養成了習慣,則改之晚矣!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戶外活動時,杰杰一把抱住幾個紙筒放在一塊空地,接著相羽等幾個小朋友又抱來了大大小小的木塊、木板、塑料板等等,四人開始商量著玩起來。杰杰將塑料板鋪在地上,拿起一個紙筒放在上面,妍妍也來幫忙,將兩邊分別放了一塊小木板,上面橫放著一塊紙板,杰杰接著放紙筒,不料,紙筒倒了。這時,他們重新擺放紙筒,這次他們在塑料板上擺上兩個紙筒,兩人小心翼翼地將紙板放上去,一個、兩個、三個……,在紙板上依次放了六個紙筒。沒有長木板了怎么辦呢?這時,相羽、垚垚拿來幾塊方形木塊:“我來和你們一起玩吧”,于是,他們也加入了搭建紙筒的行列。幾個人將木塊一個接一個地排好,紙筒依舊平穩地站著。他們不斷找來紙筒,用同樣的方法將紙筒擺在上面,紙筒越壘越高,壘高的過程中,大家動作都很小心,保護著紙筒不倒下。最后,妍妍從貨架上取來一塊很長的木板,杰杰輕輕踮起腳,1、2、3,幾個人屏住呼吸,木板終于放上去了,接著,一人遞一人放,很快,高高的堡壘完成啦!
這是自主游戲中典型的建構游戲,幼兒在游戲中互相合作、一起解決問題,心里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一開始,杰杰從嘗試用一個紙筒做支架,后來發現不夠牢固,于是他們換了兩個紙筒,并在紙筒上放木板,木板作為底盤,紙筒越大越高。在擔心紙筒會倒時他們繼續想辦法、勇于挑戰自己,終于搭建出了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嘗試、并順利地完成了作品。我發現幼兒的游戲水平比以前已有所提高,同伴合作能力、游戲時的投入情況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值得欣慰的是幼兒完成作品的專注力,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中游戲水平也不斷提高。
娟和涵是好朋友,一次,她們分別搭了兩座造型不一的樓房,在娟提出將兩座樓房連起來時,涵答應了,可經過數次嘗試后并沒有成功。在看到孩子求助的眼神后,我說:“你們現在放棄就一定不會成功,如果再試試,結果就不一樣了。”聽到我的鼓勵后幼兒又開心地忙活起來,最終,以每層都放上木條而解決了“連接”問題。這時,我便說,給你們的樓房取個名字吧,孩子應聲而答,那就叫“好朋友樓房”吧。
意志力是抗挫折能力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幼兒現在的學習生活,從小培養幼兒的耐心、克服困難的耐力,那么,長大后當他遇到超負荷的困難時就能沉著應對;相反,如果一味地順從孩子,孩子做不好的事情就包辦代替,那么,就會令其喪失很多有助于幼兒學習品質構建及培養的關鍵期。案例中的兩個幼兒在游戲中嘗試將兩個樓房連接起來,最初,由于年齡特點,面對困難時缺乏意志力,這時老師敏銳地觀察與介入,讓孩子的堅持成為可能,在呈現作品中幼兒感受到無比的喜悅之情,久而久之,孩子的堅持、耐力就會得到形成和滋養。
在自主游戲中看到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專注學習品質后,我做了兩件事,第一,每次游戲結束之后,遴選有價值的學習品質事例或人,與幼兒一起分享,肯定幼兒自主游戲中所持有的狀態、做法;第二,全體幼兒共同欣賞作品,總結難度大、造型復雜的作品形成情況、方法、策略,引導全體幼兒都懂得成功需要毅力、創造、專注、交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等學習品質的堅持,進一步夯實幼兒的學習品質形成,帶領幼兒體驗生活中每樣東西的存在價值,真實而不失美感,最終形成影響幼兒一生的難能可貴的人生品質。
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游戲材料是否精致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重要,重在他們是否玩得快樂。我們應從幼兒的需求出發,為適合幼兒的、新奇的、有趣的自主游戲推波助瀾,在興趣的陪伴下遇到問題也有信心面對和解決,讓孩子們沉浸在“我的游戲我做主”的快樂與自主中,幼兒不僅獲得了經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還具備了一種學習習慣,奠基了學習品質、最終會是形成良好人生品質的根基。
[1]李佳航.淺談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學周刊,2015,(07):64-65.
[2]丁海東.幼兒自主游戲中的現場指導[J].福建教育,2014,(Z6):47-50+68.
[3]李立.引導幼兒自主開展角色游戲的有效策略[J].海峽科學,2012,(07):95-97.
施曉燕(1973),女,江蘇如皋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如皋市骨干教師。